快樂的中秋節日記600字左右

篇一

“過節咯!過節咯!”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我大聲吆喝著這個喜訊。呵呵,今天是中秋佳節,秋高氣爽,空氣中到處瀰漫著節日的氣氛,大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裡,我們和爺爺奶奶歡聚在一起。我給爺爺奶奶講學校里的趣事,逗得爺爺奶奶哈哈大笑,爺爺奶奶給我講著中秋節的故事,聽得我如痴如醉。開始吃月餅啦!瞧,桌子上的月餅各式各樣,種類繁多,有五仁的、豆沙的、草莓的、還有無蔗糖的,令人眼花繚亂。唉呀,別看了,還是快點吃吧!我早都饞的直流口水了!我懷著喜悅的心情逐一品嘗了月餅,家人看著我那滑稽的吃相,便把我叫做“小饞貓”。

歡快的一天快結束了,夜幕降臨,也到了賞月的時間了,人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今年卻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我們一直等待著月亮的出現,但由於天氣的原因,月亮似乎再跟我們捉迷藏,始終不肯出現。天空中只有幾顆零零散散、散發著微弱光芒的星星。忽然天空中出現了一些白色,啊,月亮出來了!它以一個完美、漂亮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像月餅,更像一個玉盤。雖然沒有什麼光亮,但月亮上那個若隱若現的身影依稀可見,我說是嫦娥,而爸爸卻說他看著像一名戰士。我們說著、笑著、談論著······

我愛中秋節,愛它月餅的金黃飽滿,還愛它的花好月圓。

篇二

今天我們放假,不用去學校。因為今天是農曆的八月十五,也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媽媽告訴我,這一天,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要回到家裡與家人團聚。由古到今,也有很多的詩人,用詩詞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和濃濃的思鄉之情。其中就有蘇軾寫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理解的意思是:“蘇軾在中秋節的時候,一邊吃著飯、喝著酒,一邊想像自己變成孫悟空,翻個筋斗雲到天上去看看,玉皇大帝是不是和自己一樣在喝著酒吃著飯呢!”老師還教給我們一句很出名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意思是說:月亮有被雲遮住的時候,也有非常明亮的時候,有缺了很多很多的時候,就像彎彎的小船,也有圓圓大大的時候;人的心情也跟月亮的變化一樣,有悲傷的時候,也有快樂的時候”。我覺得這些詩句都非常的美,寫的也非常的好。

媽媽還告訴我,每逢中秋節來臨的時候,很多在外地工作或者是上學的人,就是最想念家鄉的時候。因為這一天,月亮是最圓最亮的時候,月餅也是圓圓的,人也團圓了,所以中秋節才要取“團圓”的意思。如果可以回到家,全家人熱熱鬧鬧的聚在一起,一邊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一邊賞月,我想那應該就是最幸福的時刻了。

我還記得媽媽以前給我講過“嫦娥奔月”的故事,我猜想,嫦娥如果真的在月亮上,當中秋節這一天的時候,她應該也會和我們一樣吃月餅吧。不知道月亮上過中秋節會是什麼樣的,所以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夠成為一名飛行員,坐著宇宙飛船到月亮上去探查一下,看看到底有沒有嫦娥,看看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總之,我覺得中秋節是個非常有意思的節日。

篇三

等了一月又一月,終於盼來了花好月圓、人圓的中秋節。

早晨一大早,我就被爸爸媽媽拉了起來,一起買晚上吃的東西。時間過的飛快,一眨眼,就到了下午。事不宜遲,爸爸媽媽馬上衝進廚房,著手準備起晚餐來。嘀嗒,嘀嗒,嗒!鬧鐘的時針指向了八,賞月晚餐終於開始了!

我和家人一起坐進了我們家正對著明月的陽台。我抬頭仰望這明月,只見它散發著皎潔的月光。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那皎潔的月光讓人們和建築物披上銀白的薄紗,讓大地換上美麗的新裝,讓天空充滿銀燦燦的光芒,讓河面變得更加美麗,讓花兒笑的更加燦爛······這明月,它還為漂泊他鄉的中華兒女們送去祝福;為因有事而不能和家人團圓的叔叔阿姨們送去一縷縷安慰,幫他們把想說的話帶給家人;為所有家庭送去美好的祝願;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人化解一絲絲鄉愁,一縷縷憶人之愁,為······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地停下來,仰望這皎潔、美麗的一輪明月。車停了,行人停了,時間好像也停了下來。數以萬計的人在看,全中國的人看,全世界的人也在看!就像古詩中說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抬頭看。”這美麗的月亮,像一輪玉盤嵌在蔚藍的天幕中,像一個寄託人間思鄉,思人之情的轉輪,像對家鄉,對親人,對朋友祝福的使者,像······這明月,讓我想起了在海峽彼岸的台灣同胞們。此時他們也在吃月餅,賞月呢!

我和家人一起議論著這明月,一起欣賞皎潔的月光,使我感到心情十分舒暢,我喜歡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