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的作文

陰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全家團聚,吃月餅、賞月、祈福,又稱為團圓節。關於寫中秋節的作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中秋節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篇1:中秋賞月

看黑夜漸漸織上天空,我們登頂觀月。

正值清秋時節,屋頂上,樹木茂盛。銀河泄影,丹桂流香。舉頭四顧:雲浮天中,隱現紅光。點點繁星,輝映天空。紅日已半入西山,倦鳥正隱於暮色。如此美景,已讓人陶醉。繼而,月上梢頭,霎時間清風陣陣,丹桂吐香,樹影參橫,山色光亮。再望蒼穹,見碧天如海,一望無垠,花隨風舞,爭相朝賀。茶香瀰漫,花香四溢,怎不令人陶醉?往下望去,處處燈火輝煌,街街車水馬龍。樓閣橫斜,笙歌響亮,好一派市井風光!

此時,月正天中。群星璀璨,襯托玉輪。月如一個害羞又淘氣的姑娘,時藏於雲中,只露出點點銀光;時而又露出半個身子,朝人們微笑;時而又讓彩雲隨風舞蹈,上演彩雲追月。

月在雲端,人在月下。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齊聚一堂,獨不見遠在成都的小姨。“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小姨的一箭歸心。同在圓月之下,異鄉遊子卻不能和親人見面。如此美景,卻不能一起欣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之愁,不就是這軟禁在深宮的離愁嗎?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在這中秋之夜,更祝願天下遊子早日歸鄉!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篇2:中秋月

中秋節 我們中國有兩個重要的十五。一個是正月十五,一個是八月十五。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中國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正是家人團聚、舉杯共慶的時候,也是嫦娥奔月的這一天。中秋節的晚上,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回到老家去團聚。中秋節的傳說有“嫦娥奔月”、“廣寒宮裡的小玉兔”、“砍桂花樹的吳剛”......有趣的故事多的是。 天色逐漸的暗淡,不時還吹來一陣涼颼颼的風,還下著一點毛毛雨。我和小弟弟在奶奶家的石凳上坐著,來觀賞中秋月。月亮升得高高的,放射出淡淡的銀光。在月亮的周圍全是雲霧,衣裳是淺白的,雲霧在天空中飄蕩,變成了仙女的姿勢。一會兒又慢慢分散開去,慢慢得露出了皎潔的月亮,多么像個紅著臉害羞的小姑娘。 月亮越生越高,有淡淡的銀色變成了金燦燦的金黃色。 月亮時而暗,時而亮,月色朦朧,在它的表面上以蒙上了一層飄動的雲霧。 我不知道台灣的小朋友是否跟我們一樣過著我們祖國的節日,不知道他們是否遺忘了這個節日,我只是從心裡衷心的希望台灣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讓那裡的小朋友和我們一樣快樂。 我也希望在台灣回歸祖國的那一年,中秋月會變得越來越圓,越來越亮。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篇3:中秋賞月

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八月十五的月亮特美,這不 ,趁著今天是中秋,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江濱公園賞月。看,在如墨一般的天空里,穿著銀白色衣裙的月姑娘,緩緩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著,越升越高,露出了她那圓圓的笑臉。月亮好似一隻銀白色的玉盤嵌在深藍色的天幕中,又好像一盞明燈高懸於空中,把周圍的事物都給披上了一層銀白色的紗裙,顯得寧靜、恬謐。

我靜靜凝望著月亮,心裡不禁思緒萬千,想起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傳說……嫦娥,因為偷吃仙丹,從此住進了寂寞的廣寒宮裡,只有一隻玉兔在身邊作伴;吳剛,不知為何被罰去砍那永遠也砍不斷的桂花樹……正當我想得入神時,忽然看見一些閃著金光的“星星”,我連忙問:“爸爸,那些是什麼?”爸爸說:“那是一盞盞帶著美好願望的孔明燈。”喔,原來那些“星星”是孔明燈呀,那么請孔明燈也一起將我的美好祝福送給嫦娥,還有那遠在海峽另一岸的台灣小朋友們……

我凝神望著這圓圓的月亮,陶醉於這美麗的夜色之中,一直到很晚,很晚……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篇4:中秋賞月

昨天是中秋節,我約了幾個朋友到戶外去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天空中,清風淡雲,月色朦朧。此時的月亮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用輕薄的面紗,蓋住了自己的小臉,久久不肯露面,構成了一幅神秘的畫。

夜深了,月亮終於掀開了那神秘的面紗,邁著輕盈的步伐在這灰色的天空中暢遊,她是那樣的圓,那樣的美。月亮灑下無數縷皎潔的月光,把大地照得如此潔白。望著天上那朗朗明月,我不由得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深深地感到了離故鄉千里的遊子們懷著濃濃的思鄉之情,望著明月;我又想起了“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仿佛看到嫦娥在寒宮中,想念著丈夫后羿。此時的她一定很後悔當初偷吃下了靈藥,如果她沒有偷吃靈藥,就不會有今天這般相思之苦。嫦娥這時候一定在看著后羿為她準備的月餅、水果,默默地傷心著……

夜靜了,月光顯得格外的美,此時,在人們的眼裡,我想它再也不是一輪圓圓的明月,而是親人們那親切的笑臉與濃濃的思鄉之情……

我們迎著中秋的涼風,回家了。天上的月亮還是那么圓,那么亮,那么美……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篇5:歡度中秋

陰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全家團聚,吃月餅、賞月、祈福,又稱為團圓節。相傳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盛行於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宮庭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現代,仍有著規模盛大,多姿多彩的民眾賞月遊樂活動。

我和姥爺、媽媽來到了唐城牆遺址公園。車到重陽廣場,拾階而下,漢武泉橋旁,一片浩瀚的水域,足有一百畝之廣。沿曲江池岸向南行,有漢武帝引水造曲江池的原景圖∶淙淙細流、緩緩注入曲江池。再向前行,池旁有一座曲江亭,上書“花月夾城道,柳岸曲江頭”的對聯。我還看見了吹糖人的藝人,觀賞了吹糖人的工藝過程。可惜,來得有些晚,石子灘不允許通過,我們只好原路返回。

這時,夜幕降臨,月亮升起來了,因為有雲,月亮朦朦朧朧的,曲江池畔燈光閃爍,湖面波光粼粼,美不勝收。漢武泉橋的另一側,水域稍小,跨過水中的石階,有三個體能項目設施和健身設備,我玩得很高興。

月亮越升越高,圓圓的,清亮了一些,再見了,曲江池,我要回家了,我還會再來的,我渡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