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記的中秋節初一作文10篇

流星划過天際,我錯過了許願!江河奔騰入海,我錯過了祝福!又到中秋,不能錯過給你的問候,祝中秋節快樂,永遠幸福!下面是學習效率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難以忘記的中秋節初一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難以忘記的中秋節範文一

春節,充滿著迎新的喜慶;清明節,寄託著對故人的哀思;國慶節,讓我們感受偉大祖國的日益強盛;母親節,送給媽媽一份溫馨與祝福;感恩節,使我們懂得了感激與報答……中秋節里一件趣事,至今記憶猶新,揮之不去。

中秋節的那天晚上,我看見爸爸和媽媽拿了兩個凳子,拿了一些食品放在凳子上。我有些奇怪,心想:“食物不給自己吃,給月亮吃幹嘛,月亮又沒有嘴巴怎么吃呢?”一連串的疑問迫使我不能不去問媽媽。媽媽說:“農曆八月十五,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亦稱八月半。一般家庭都希望在這個節日裡合家團圓,因此也稱團圓節。這一天團圓賞月,吃月餅,所以我們每家都要祭奠月亮祈福。”原來是這樣,那說明月亮能吃了呀。

我心想:月亮會吃東西,一定怕痛了。於是我就拿了一個空酒瓶子朝月亮扔去,看看月亮有沒有反應。不但沒有反應,瓶子還摔得粉碎。爸爸一看笑著說:“月亮離我們十萬八千里。”對我這一舉動,爸爸媽媽差點暈過去。至今以後,我的這一舉動就成為了家裡人的笑料了。

中秋節的這件傻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雖然想起來可笑,但卻讓我難以忘記。

難以忘記的中秋節範文二

在我快樂的童年裡,有一件讓人一“聞”就笑的事,很搞笑喔!大家請看!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了。聽老人們說:“七月十五棗紅圈,八月十五棗落竿。”到奶奶家打棗,是我每年最快樂的事。

金色的陽光灑在奶奶的小院子裡,映紅了那棗樹上的“瑪瑙”。你看那一堆堆、一簇簇掛滿枝頭的棗,真是好看。他們給中秋節帶來了豐收的喜慶。

我不顧一路上的疲勞,操起與我手腕一樣粗的竹竿,吃力的舉起來,沒頭沒腦地向棗樹亂打,棗子噼里啪啦的砸在我的頭上,疼的我哎喲哎喲直叫喚,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奶奶說:“傻孩子,哪有這樣打棗的?應該有方法呀!”

我又向奶奶要了一把大椅子,站在上面,再拿起竹竿吊住樹枝使勁地搖。沒想到樹枝竟把我的竿吊了上去。我一失手,腳也踩了個空,身子一晃,“啪”地來了一個“後空翻”坐在地上。

表哥看我那狼狽相,笑得直不起腰來,用手指著我:“瞧瞧瞧,表弟還會‘武術’了!”我哭笑不得。連奶奶也笑得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我不服氣地想:“我不就是手沒握緊竿嗎?這回我一定打下好多來,讓你們看看。”

我又上了椅子,瞅準有一大串棗的枝條,把竿勾了上去。這回我拽住竿,使勁往下拉,然後上下來搖。棗子劈里啪啦往下掉,我開心得大喊:“下棗子雨啦!下棗子雨啦!”

打了一會兒,我放下竹竿,找來竹籃,和兄妹們一起開始撿棗。棗多得怎么也撿不完。這時,我多么想變成一隻小刺蝟,只要在地上打一個滾,就能撿到那么多棗。我們撿完了,再一看,嗬,這兒一盆,那兒一筐,真不少。

晚上,我們圍坐在一起,共同享受這勞動的成果。我們吃啊笑啊,奶奶也笑得合不攏嘴,望了我一眼,意味深長地說:“打棗也不易呀!”是啊,乾什麼事都不容易。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我嚼著這脆脆的棗子,覺得格外的香甜。

這一件事讓我很快樂,令我難忘。

難以忘記的中秋節範文三

昨天早上下了一場雨,所以擔心今天要是下雨就看不了圓月了。還好,今天一直都是艷陽高照。下午五點半多,太陽就早早的下班了,或許是趕著去博餅吧,而月亮則隱隱約約顯現在東方,而媽媽還在忙活著,要祭拜祖先,拜菩薩等一些本地的中秋節風俗。

說到中秋節,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博餅了。我以前的博餅記錄真是慘不忍睹:年年和一秀過不去。六年級的時候好不容易才博到了對堂,可惜獎品已經拿完了……前幾天班級組織的博餅比賽也是如此,“非常幸運”的博到了兩個二舉,然後有是連續的一秀。當我聽到第二小組竟有人博到倆狀元,氣得咬牙切齒。

抱著一種“雪恥”的心態,我對今天的博餅是志在必得,命運女神總會眷顧我一次吧,我信心滿滿的想:今天肯定是我的幸運日,說不定可以鹹魚大翻身,八月十五的大狀元!越想越美。

吃完晚飯,博餅就開始了。經過“剪刀”“石頭”“布”後,確定了順序:妹妹先,然後是媽媽,接著是小媛,最後才是我,妹妹一把抓起骰子,“咚”的投進瓷碗,我一看,哇一開始就是二舉!妹妹喜滋滋的拿走QQ糖。小媛也還行,一秀啦,馬馬虎虎的。媽媽不怎么在意,只是陪我們玩玩的。輪到我了,“狀元吧,來個開門紅!”猛地把骰子往碗中擲,看著骰子在碗中鏇、碰撞、落定。“啊,是一秀喔!”妹妹“驚喜”的叫道,還朝我擠眉弄眼的,我狠狠瞪了她一眼。

十幾分鐘過去了,骰子在我們手中輪流。而我竟包了獎品的一半——一秀的獎品!太不可思議了。妹妹幸災樂禍的看著我,她又博到了三紅。我賭氣的拿起骰子往瓷碗裡一摔。“沒有。”媽媽看完數對我說,就在妹妹準備拿起骰子時,我突然按住她的手,著急的說:“等等,你們看,四個‘六’,兩個‘四’,規則不是說:四個一樣的數除‘紅四’外即四進,耶!我博到了四進噢!”

一直到九點多了,媽媽說:“時間不早了,明天還要上學,收起來吧。”我們才餘興未消的離開了。我和妹妹一臉壞笑的互相說道“你運氣真爛。”“是么,你也沒好到哪裡去。”“敢不敢再跟我比啊?”“好啊,明年一定贏你。”……

窗外,皓月當空。

難以忘記的中秋節範文四

中秋節的傍晚,我和爸媽一起去東邊的奶奶家吃晚飯。

一到那裡我就纏著爺爺想看剛出生的小狗,爺爺忙把小狗小心翼翼的抱出來,我趕忙接過小狗抱進了廚房,它們真是可愛!一隻胖一隻瘦,一隻白一隻黑。看它們可愛的模樣,我就跟媽媽商量,把又白又胖的那隻小狗抱回去餵養,可是媽媽說它太小了,離開了自己的媽媽會活不了的,要留在狗媽媽身邊再養幾天。正說著,小狗的媽媽走過來,把我嚇壞了,我怕它傷害我,忙走開,可小狗的媽媽見它的兒女安然無恙就走了,我這才安心下來。

吃晚飯了,我吃了一點點就不想吃了,以為我有點困了。經過媽媽的再三勸說,我才多吃了點。

最後,我們回家了,因為玩得很快樂,所以回家後我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難以忘記的中秋節範文五

農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也是團圓節。這一天全家人可能要在一起吃團圓飯,品月餅、賞月。這些都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習俗。今年的中秋,我們全家三口人是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度過的。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來到了海濱浴場旁的大酒店。一進門,我就發現了有個做月餅的活動。於是,匆匆忙忙的吃了口飯,便去參加活動了。

做月餅的師傅手藝真好,只見他非常熟練的和好面,然後去調餡,經過了十幾分鐘就做好了準備工作;然後,師傅揪了塊兒面,放在面板上,擀成皮,再把一勺蓮蓉餡填在皮里,把皮封上口,最後放在模子裡定型,拿出放到烤箱裡加熱。不一會兒,這個月餅就被叔叔魔術般的變了出來。

終於輪到我們家了,我們三個消了消毒,興奮地戴上廚師帽。此時,我感覺自己像當了廚師一樣自豪。開始做月餅了,我們有點手腳忙亂,先要和面,媽媽倒面時太快了,不小心弄成了“麵粉飛揚”,結果我倆成了個小面臉。爸爸過來幫忙,他用濕手給我倆擦臉,結果我和媽媽就變成了小花貓,弄得我們三人捧腹大笑。經過師傅的幫助,面終於和好了。爸爸揪了一塊面放在面板上揉了幾下,然後用擀麵杖擀成皮。這時,我對爸爸說:“剩下的我來”,我把皮放在手上,用小勺舀了兩勺蓮蓉餡放在麵皮里,用手慢慢地把麵皮邊捏在一起,封上口。這時,媽媽說:“你捏的不嚴實”,媽媽又幫我把封口捏了捏,說:“可以了”,我把它放到模子裡,用手輕輕壓平,然後把模子倒過來,輕輕一磕,一個月餅就做成了,我終於長長的出了口氣,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最後,爸爸把月餅放進了烤箱,過了十幾分鐘,月餅可愛又讓人流口水的樣子終於出爐了,全家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我坐在桌旁邊吃月餅,雖然形狀不太好,但味道還不差。看著天上又圓又亮的月亮,心裡高興極了,第一次品嘗自己親手做的月餅,味道還真與眾不同。今年的中秋節過的真開心!

難以忘記的中秋節範文六

又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每年一次的月圓,月光飽滿柔和地灑在地上,這天的月亮格外的圓亮。這讓我想起了去年我家的團圓飯,當時的景色讓我至今難忘。

閩西月餅,燈盞糕,大螃蟹,是福建人團圓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色。嫩滑香酥的閩西月餅,象徵和和睦睦,心想事成;圓圓鼓鼓的燈盞糕,象徵家庭富貴,兒女滿堂;味美多汁的螃蟹,象徵財源滾滾,八方發達。

一桌美味可口的飯菜,一圈子幸福歡笑的親人,和睦地坐在一起,邊吃飯邊聊天,互訴樂事與彼此的相思之情。淡淡的溫暖與幸福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屋中的空氣聞起來都是甜甜的。

團圓飯過後,便就到了重頭戲了——賞月。月光狡黠,照亮整個天窗。茶几上擺著我們最愛的閩西月餅,還有西瓜等水果小食。這些東西雖然不起眼,但都是中秋佳節的必食之品,用來祈祝家人生活美滿和諧、甜甜蜜蜜、平平安安的。每吃一口月餅,心中都覺得十分滿足,就像是真真正正地擁有了一次幸福。

月亮雲氣繚繞,就像那掛在天邊的圓盤;又像是一顆閃閃發光的鑽石;最令人迷醉的就是那如同西子般的明眸。月光就像是一股清泉,雖裹著一層薄薄的煙紗,但卻讓天地頓時迷痴迷醉。

在中秋之夜不能團聚的親人啊,請你們不要難過,不要孤獨,因為思念和親情是不會因為距離而減少消失的。想念的強烈只會隨著距離的拉長而變得更加濃,更加醇,更加厚。沒有必要去傷心悔恨,心裡牢牢牽掛就足夠了。

那邊,家中年級小的孩子牽著一個小兔子燈籠,在院落里興奮地跑著。啊對,還有各家各戶的燈,在這個溫馨的夜晚,雖然,沒有元宵節的燈會那么的隆重和正式,但是各家各戶還是自己忙活開了。房間的門上,房角的壁檐上,窗戶的頂上……最好玩的還是要數孩子手裡拿著的動物燈籠了。別致的造型,生動的寓意。不過,最普遍的還是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燈籠,在燈下的鐵架台上點燃酒精塊,熱氣上騰,使燈飄揚在夜色中,人們便在下面仰望這盞逐漸升上天空的燈,並默默地許下心中最美好的期望。

天空被映照得更亮了,不僅有這溫暖人間的孔明燈是,更有一輪皎潔的明月。

難以忘記的中秋節範文七

今年的中秋節與往年的不一樣,今年的中秋月與往年的不一般。你看,那皎潔的月亮如同一面明鏡,照亮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今年中秋節,我們全家是在海拔兩千多米的神農架山頂上度過的。我們晚上八點多才開車到達山頂,山頂上的溫度很低,我們把帶來的全部衣服都穿上了,但還是很冷,直到吃完飯,大家才想起來今天還是中秋節呢,一路上的疲憊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叫嚷著跑出門外,啊!月亮是那樣的圓、是那樣的明亮、是那樣的皎潔,好像在等我們呢。月亮向大地揮灑著銀光,把大山、樹林、小溪都蒙上了一層銀白色的面紗,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大山的輪廓。忽然,一片雲霧遮住了月亮,今天晚上月亮可不想讓烏雲搶它的風頭,所以它使勁地擠呀擠呀,想鑽出來,這時,風娃娃要助月亮一一臂之力,吹了一口氣,烏雲被嚇跑了,月亮又重新露出了它秀麗的臉蛋,像小姑娘撩去披在肩上的烏髮,向人們露出了笑臉。我看得入了迷,此刻,我的心完全被月亮奪去了,似乎那高高的山峰、潺潺的小溪、濃密的樹林頓時都顯得黯然無光了,就連那團團的雲彩也好像剎那間消失了……星星眨著它那小小的眼睛,忽明忽暗,可愛極了!啊!真美呀!夜空好像一條無比寬大的毯子,滿天的星星像一顆顆珍珠綴在毯子上,明亮的月亮像一塊寶石,閃閃發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媽媽激動地禁不住背起詩來,我也不甘示弱“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要不咱們來個古詩大比拼,不過,必須說與月亮有關的。”叔叔提了一句,“好!”我們全部贊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大家你說一句,我說一句,真是爭先恐後、互不相讓呀,我們吵得熱火朝天,感覺也不太冷了,直到10點多,我們才停止了古詩大賽,我們又照了幾張月亮的照片,叔叔還給我照了一張手托月亮的特寫照呢。11點多,我終於躺在軟軟的床上睡著了,我夢見了嫦娥、玉兔、還有桂花樹呢……

今年這箇中秋節,雖然沒有美味的月餅、香甜的水果、醇香的美酒,但我還是覺得很快樂、很幸福,覺得這箇中秋節與往年的不一般,令人難忘,是個獨特的日子!

難以忘記的中秋節範文八

剛一進家門,就嗅到濃濃的一陣油炸藕餅香,噢,這是韭菜豬肉餡的!相信大家並不奇怪為什麼油炸藕餅,對嘍,今天可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白天忙著做團圓飯,中秋節的夜晚才是眾望所歸。終於,夜幕悄悄降臨,可今天的主人公——月亮,卻是遲遲不肯現身。庭院裡,我們吃著團圓飯,因為月亮的“缺席”而有一茬沒一茬地接著話。

“月亮出來了!”不知是誰的大嗓門一叫,引得我們朝天上看去。果然,一輪皓月如害羞的姑娘似的慢慢從一張碩大的烏雲後探出腦袋來了!

“終於出來了!”“是啊!”“今年的月亮可比往年的亮多了,也圓多了啊!”“這月亮一出來,也就看得見吃飯了啊!”“哈哈哈……”

月亮的出現,頓時恢復了中秋賞月吃團圓飯的氣氛,帶來了歡快與熱鬧。

我也抬頭仰望著月亮:天上掛著的月亮好像黑色幕上放著的白玉盤,它跟我們這樣地接近哪!柔和的月光灑下一片如銀紗般的迷濛。這時候,仿佛每個人的眼睛裡都盛滿了一個月亮。

吃過團圓飯,咱們就搬出藤椅來,吃著月餅正式賞月亮。我家庭院廣,是個賞月的好地方,鄰里都拿著小板凳到我家來納涼賞月了。女的和女的挨一塊,男的和男的湊一起,小的便圍著圈兒依偎在老的身邊。

奶奶拿出超市里買的散裝月餅,分發給了大家,雖然比不上元祖蛋糕里訂做的月餅,可各個人卻是托在手裡,吃在嘴裡,樂在心裡,仿佛托著的,吃著的,心裡裝著的都是那天上的月亮。

“你們看,月亮裡面是不是有東西在動?”五六歲的鄰家小男孩指著天上的月亮,驚奇地說道。

“是的,是的,肯定是玉兔在天宮上跳呢!”坐在我旁邊的扎著羊角辮的女孩嚴肅地說。

“不對,不對!”光著膀子的一個男孩立馬從凳子上蹦起來,轉而一臉嚮往的說道,“那時漂亮的嫦娥姐姐在跳舞給我們看!”

於是,他們就“月亮裡面在懂得是嫦娥還是玉兔”這一問題在爭論不休。

我笑而不語,並未告訴他們“月亮裡面什麼都沒有,其實不過是你們的幻想罷了”我怕一告訴他們,他們就不能再天馬行空的幻想了,我怕一告訴他們,孩子們心中的月亮也就碎了。

難以忘記的中秋節範文九

每年中秋,我過得並不快樂。

雖然有月景伴隨我:樹葉篩下點點的月光,月亮在溪水中跳動著,月亮好像向它們灑下點點銀白色的粉末,這令我想起“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更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意境,又如“煙籠寒水月籠沙”般令人陶醉。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地上,給大地披上銀灰色的紗裙。她穿著白色的襯衫,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玉盤似的臉,透過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啊,這就是那夢幻般的美嗎?

想到這,我又不禁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佳節本是合家團圓之日,但家中爸媽不在,何謂合家團圓?爸爸媽媽都在廣州,相信他們此時一定也在“倍思親”。別家的孩子可能在享受著合家團圓之樂,而我,只能熬過一個漫長而又無聊的黑夜。

從記事開始,我從來沒有過過中秋節,從來沒有享受過一家人團聚在在一起的時光[除了過年],因此,在我的心中,中秋節,只是讓我更加想念爸爸媽媽的日子。

最後,在湘江邊,我抬頭仰望天空,只見深邃的夜空中,掛著一輪圓月,周圍有幾絲白雲在漂移,月兒發出淡淡的白光。朦朧的月色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撒開浮動不定的銀輝,好似銀魚兒在那裡跳動。整個湖面象一面開闊的明鏡,象一塊無暇的白玉,象一條綴滿寶石的長綢帶,風一吹,波光粼粼。我撿起一塊石頭投進小河,頓時激起了層層漣漪,逐漸擴大擴大……水中的月亮也隨著波紋變得支離破碎,搖晃著,搖晃著……中秋節就這樣離去了。

難以忘記的中秋節範文十

中秋,是我國傳統的三大節日之一。根據我國古代曆法《周禮》記載,定於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佳節。中秋節的來歷,有許多的神話傳說,更有許多的民間稱謂。最能詳熟的中秋也被稱之為“仲秋節”。因為一年四季,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三季中的第二月便被稱之為“仲秋”。同時,中秋節也被稱之為“月節”、“追月節”、“端正月”和“團圓節”之說。我國的中秋節,至唐初年開始逐漸演變為固定的傳統節日,至明清時,已成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佳節。

中秋,歷來有賞月、吃月餅、舞火龍、緬情寄友之說。我國的中秋更有別於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國的中秋。

在八月十五這天,月,分外圓潤,皎皎潔潔,情思萬里,樹影婆娑,秋風習習。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餅賞月,其樂融融,親情漫漫,寄寓著無限美好幸福和諧安康的生活。

誠然,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民族分類眾多,各民族各地域間,皆存在著不同的生活與傳統習性,大家過中秋的方式也各不盡相同。惟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一天大家都是快樂與幸福的。在家的人,擁抱著的是濃濃溫暖的親情。出門在外的,對著那一輪高掛著的清輝,寄寓著遠方家人及親朋知交的無限相思之情。

月光融融,在八月十五這天最美。月,灑一地的清輝,思鄉的遊子,或歌亦吟。中秋之夜,他們的思想是歌海漫天的精靈。中秋月圓,花好情郁之際,古代中國文人們的情懷更是詩意飄逸盡染,詞風橫盪天涯。

一曲水調歌頭,蘇軾八大家們把宋詞推到了把酒言悵的最高境地,只見月色嫵媚清戚,宋詞空麗秀醯,一抹抹月光,一載載塵世,伴隨著千百年來的人們放聲共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張若虛的那首春江花月夜,更是惹無數才子佳人心海難平,海上明月與潮共生。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一紙月華,無數婀娜,盡染無盡悲歡。對歌當吟,人生曳情,亘古皆有。中國古代的文人騷客們,把中秋寫得如些婉轉曲揚,如訴如泣,自是印證著一番多愁的思鄉念人情愫。

時光飛鏇,“不應此曲有,已是天上人間”。月光淡淡,心已鶴鳴,中國的中秋,賦予了中國文人們最繽紛的想像之色彩。紅塵之中,那一縷縷的月華情思曼妙,誰是誰的眷戀人?看月光,幽思緒,中秋月圓之夜,寸心遠表,自是一番不同風。

舀一碗海峽的水,裡面也有無數親情的月色瀰漫。那邊的親人們,我們何時攜手一家,共天倫?談笑間,人間自是芳華一片。只是,今年的中秋,我們邀誰共舉杯齊賞月?不被一灣淺淺的海峽所隔阻。

月光如水,心靜若樹。在這合家歡樂的日子裡,方惟感幸福生活才是生命紅塵之中不老的綠樹枝繁。近中秋,思千古,凡人自有平常心。足亦,樂哉!

月舞中秋,似水不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