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400字5篇

我的家鄉每年都有一個重要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又叫團圓節,也叫豐收節,在這一天,我們都要和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慶祝今年的豐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五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家鄉的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節日,因為八朋十五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稱為中秋節,特色則是吃月餅與賞月。

中秋和春節是一家人大團圓的節日,也是家鄉最重視的兩個節日。我一直在家村長大,小時候總盼著過節,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裡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是兩者都有的原故。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節,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嚮往。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月色也最美。家家戶戶把瓜果、月餅等食物,擺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賞月聊天,一面吃月餅,同共繪畫著一副美好的中秋圖畫。

中秋節是一家人大團圓節日的代表,這是長大成人的我喜歡中秋節的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它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秋意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多彩,體會家鄉日新月的變化。中秋節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亮,更祈望我的親人健康快樂,家鄉美麗富饒;也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家鄉的中秋節

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大家都會坐在院子裡賞月,這一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便早早在院子裡等著。

以往的月亮可勤奮了!太陽還沒有下班,月亮就開始上班了。可是今天與眾不同,月亮卻遲遲未出現,我心中生出了猜疑,難道今天月亮睡過頭了?爸爸媽媽和姐姐一樣疑惑重重,所以我們吃完飯就坐在院子裡等待月亮出現。大約晚上七點多,天漸漸變暗。往東一看,天邊的雲鑲著白色的邊。過了一會兒,害羞的月亮才慢慢的升起來,可是她這位害羞的小姑娘還要用銀白色的面紗遮住自己美麗的臉龐。慢慢地,月亮升起來了,越升越高,一朵朵鑲在銀邊的雲,變成了整片銀白色的雲,放著銀光。過了一會兒,月亮身上像附著什麼重擔似的緩緩上升,最後它突出重圍,升到天空中了。月亮可真圓啊!像一個銀色大玉盤,掛在天空,又像一塊無瑕的玉佩。美中不足的是上面有一點灰色的斑點。這可讓我浮想聯翩,難道……?

對了!廣寒宮!上面有美麗的嫦娥和強壯的吳剛。此時,大地已披上了銀色的杯子,河面波光粼粼,我們全家都陶醉了,抬頭望著,望著……

家鄉的中秋

按家鄉的老規矩,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前就開始了。“月到中秋分外明”這是一年裡月亮最大的時候,也是親人團聚的好時期。

在農曆八月十四這天,村或鎮裡都會舉辦一場集市,全村的父老鄉親都要來這兒,為次日的中秋節做準備。一大早,叫喊聲,討價還價的聲音就響徹整個城鎮。集市上五彩繽紛不計其數的玩意兒,乾果和做菜的材料肯定會使你挑花了眼,買好了東西後,還要去別處買些又大又豐滿的月餅,這才算準備齊全了。

當雞鳴時,八月十五中秋節來臨了,人們起來第一件大事就是去寺院燒香拜佛,以求一家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一眨眼的功夫,到了晚上,這才真正熱鬧起來。當家裡人全部到齊時,先祭拜祖先和嫦娥,然後才能開始吃酒賞月。飯桌的圍坐也十分有趣,所有的人要圍著飯桌坐成一個圓形,表示全家人都來齊了,一切都平平安安;而且我們不是直接吃飯,先要吃幾個月餅,才開始吃飯菜。每個人敬自己的兄長一杯酒,連小孩子也要喝,哪怕只是喝一點,表示對兄弟的尊敬。吃完飯以後,要互相走親訪友,走完以後,還要向月亮許下一個願望,說是一定會實現的,然後就可以進入甜美的夢鄉了。

到農曆八月十六,熱鬧的中秋節就這樣收尾了。

家鄉的中秋節

我的家鄉每年都有一個重要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又叫團圓節,也叫豐收節,在這一天,我們都要和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慶祝今年的豐收。

每年的這一天,從早晨開始,爸爸和媽媽就回去親朋好友家送祝福,而爺爺和奶奶就在家準備可口的美食。到了傍晚,爺爺,奶奶,大爺,大媽,爸爸,媽媽,哥哥和我圍著桌子,吃著可口的美食,聽奶奶講著月亮的傳說。

天漸漸的暗了,月亮像個黃黃的燈籠,從東方慢慢的升起,月亮逐漸的升高,她黃色的紗衣變成了白色的晚禮服,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樹梢,留下了溫和的笑容。看著美麗,明亮的月亮,我不禁想:嫦娥姐姐在月宮該多么寂寞,我真希望飛到月亮上去,把嫦娥姐姐接到我家,和我們過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這時,媽媽遞給我一個圓圓的月餅,對我說:“每人吃一個圓圓的月餅,全家就會團團圓圓,幸福平安。”我拿起月餅咬了一口,啊!是我最喜歡的果醬餡,吃吃著甜甜的,香香的月餅,望著天空又圓又亮的月亮,我在心裡默默的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和睦相處,幸福美滿。

中秋節是快樂的,不僅月亮圓,而且每個人都和親人在一起團聚。我喜歡中秋節!

家鄉的中秋節

中秋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各地慶祝方式都非常隆重。

我的家鄉雖然對中秋也很重視,可卻有點與眾不同。每年的中秋節來臨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亦樂乎。主要是制辦節貨,買月餅、水果,而水果當中,柚子是不可缺少的。有一樣東西也同樣必不可少,它就是再平常不過的蓮藕。它在中秋節時可不是用來吃的,它是用來供奉祖宗、敬天地的,以求先人保佑。不光如此,人們對蓮藕也有要求,一定要是有頭有尾,完整的一枝藕,包括旁邊的小枝也都要留下。

節日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殺雞宰鴨,擺酒慶祝。到了晚上,家家戶戶便在自己的庭院中,陽台上擺上月餅、水果,沏上茶,團團圍坐,一邊開心地品嘗點心,一邊賞月。當月亮最圓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放起鞭炮,點上香和燭以示對月亮的敬畏。

在家鄉,孩子們還有一種特別節目,就是在中秋節的晚上,要去燒“寶塔”。所謂“寶塔”就是許多孩子相約好各自去找一些破磚碎瓦,搭在一起。最後就成了一個空心“小塔”。這項工程孩子們在中午就做好了。晚上,孩子們聚到一塊,用枯樹枝、稻草……東西塞進塔內,然後點火燒起來。火焰從寶塔中射出來,非常好看。待到時間燒得長了,寶塔也被燒紅了。從遠處望去,還真有點壯觀呀!

這就是家鄉還有點古老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