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作文:醉里笑看雙鬢白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素秋的天很藍,獨自倚在紅葉鋪成的小路旁,腳下踩著柔軟的樹葉,感受著秋陽灑下,溜進樹葉間的斑斑駁駁,倦讀一卷詩篇。偶爾挑起眼帘望一眼那享受日光的安詳面容和那一縷在微風裡搖曳的青絲。

抿一口菊酒,任一股清澀的酒香在口腔中肆意瀰漫,像一朵清菊深深地綻開,一直暖暖地開到心底。沉澱著醇香的菊酒是他送的。泡菊花酒是重陽節的舊俗,想必很少有人再記起了吧。“這酒味道清淡,卻並不難喝,是以前常作飲品來喝的,而今釀這酒的機會是不多了。”他說,“這酒香是兒時最深的記憶了。”

他是一個老兵,曾經還是“抗美援朝”隊伍里的一員,這是他對我講述的最多的故事,他說,那是他一輩子的閃光點。我與他在素秋的林蔭道上相遇,我一臉關切的望著他滿臉的苦悶,他卻拉我聽他講《詩經》《楚辭》,讀慣了北島的朦朧與汪國真的悠揚,我自然是不懂古文的,卻又不忍打斷他熱切的話語和興奮的目光,也便耐著性子聽他訴說。他本該老有所依,卻從未聽他提及自己的子女,我也曾試著打探,他卻冷笑一聲“無子亦可活!”對於他的氣話,我只是笑笑。每當提起他日益變白的鬢髮,他眼眸中的無奈與愁悶我全看在眼中。

我只拿他當一個慈祥的長者,而在旁人眼中,他卻是一個怪人,脾氣暴躁,終日孤獨,嘴裡又常常嘟念著什麼,被看成怪人也不足為奇了。他說,“實在閒著無聊了,便自己和自己聊天,暢談生活,宛如一雙好友。”我捧著肚子咯咯直笑,心裡卻好似被什麼刺痛了一下,僅輕輕一觸,卻隱約的作痛。看著他一副得意的樣子,我苦澀一笑,主動撿起了那捲《紅樓》,輕輕地吟誦,看到他如一個孩子般天真的細細聆聽,我十分欣慰。

有時候,看他的某一縷青絲在風中抖動,我便想像著我的夕陽歲月是否也如他這樣,老無所依。在人生最後一段道路上,即使眼花了,走不動了,也要孤獨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那么,這條路上,我望著前方的路,那裡將是無盡的黑暗和漫長的孤獨。從幻想中回過神來,我竟驚恐的冒了冷汗。

原來孤獨可以在心中積攢到如此沉重,我定一定神,卻意外地發現爸媽的頭上也多了幾縷銀髮,參雜在枯黃的髮絲中卻顯得格外刺眼。他們靜靜的躺在那裡,沒有言語,卻默默訴說著歲月,作為他們已經走過的痕跡。

待到他們雙鬢髮白,只求有人陪他們金秋里登高望遠,有人為他們吟誦《詩經》《楚辭》,有人聽他們講那過去的故事,有人陪他們飲酒,醉里笑看鬢髮一點點泛白,有人為他們的夕陽之路再點燃一盞燈火……在風風雨雨中捱過了人生,終於在風燭殘月之年放慢腳步,用僅剩的時間再把美好的世界深深的印在記憶里,帶到輪迴中。能為他們引路的只有我們。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忽然看透了很多: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索求,真正得到的卻很少,就像我們的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輩子,我們是他們唯一的收穫。我們自然是不該忘恩的,更重要的是,誰都不願意在古稀之年,面對著蒼涼大地,還在苦苦尋求“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