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有感_《我和我的祖國》觀感10篇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個故事組成,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七大瞬間,堪稱祖國繁榮昌盛70年的縮影。電影通過小人物來講“大道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xx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有感_《我和我的祖國》觀感10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我和我的祖國》觀感1

國慶假期和朋友看了《我和我的祖國》,其實從宣傳和故事性上來講,它並不是人們看電影的首選,卻成為了國慶檔票房黑馬,上映沒幾天就突破了十億票房大關,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8.1的高分。究其原因在於這部電影以簡單的七個篇章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歷史變遷,讓我們可以重溫這段輝煌的歷史,喜看70年的歷史巨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祖國的繁榮和強大而自豪,為人民的幸福而欣慰。

《前夜》這一故事我印象最深刻,它讓我們看到開國大典前夜所有人為之付出的努力。身處現在的我們很難想像在當時為了電動升旗而面臨的重重困難,僅僅一個升旗的阻停裝置的材料也需要去“徵集”,同時以林治遠為代表的技術工人徹夜不眠、爭分奪秒攻堅克難的精神而感到振奮;為無數普通民眾無私奉獻的情懷而感動。當新中國的第一面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與有榮焉。“立國大事,必鞠躬盡瘁”你我同為新中國而努力奮鬥,這就是最好的相遇。

從民生改善的角度看,吃穿是最能反映社會進步的。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對於他們而言有飯吃有衣穿就已經非常滿足了。而現在的我們穿衣更加追求舒適,美觀;吃飯更加注重食品的營養和口味。就是這些生活上點點滴滴的變化讓我們可以切實的感受到這70年來國家的騰飛巨變和百姓生活的幸福提升。

70年來,經濟建設承載社會各個方面不斷取得進步。鐵路和高速公路修到了祖國的每個角落,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也促進了城鄉交流。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方式。70年披荊斬棘,70年砥礪前行,我們一步步繪就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我和我的祖國》觀感2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不愧為一部頗受人民民眾歡迎的“叫座兒”好電影。158分鐘,7個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影片思想性政治性藝術性高度統一,故事動人感人,充滿正能量,受人喜歡、令人折服、給人力量。黨員電教工作當以此影片為範本,努力講好黨員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講好黨員故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走民眾路線。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民眾的故事和力量,無窮強大。做好黨員電化教育,就應該紮根基層,挖掘工作一線中的黨員典型,立足時代背景,站在人民民眾角度,講好黨員故事。講好黨員故事,素材不能局限於黨員本身,客群不能只著眼黨員,宣傳教育中可以適當淡化“相關”身份,一個普通平凡的人接續做好一件平凡的工作,或許就是偉大的成就,就足以影響黨員民眾。

講好黨員故事,要用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緊緊依靠人民。“陽春白雪”固然“高大上”,但和者寡;“下里巴人”雖然通俗,但和者眾。兩者不應刻意取捨,只要經得起人民民眾和歷史評判,都是好作品,好藝術形式。講好黨員故事,要尊重歷史和事實,不能過度拔高“神化”,一味“假大空”說教,最不受待見。講好黨員故事,同樣應該注重講述技巧、拍攝手法、後期處理,但不能偏倚形式,而淡化、忽略故事內容和故事裡所傳達的精氣神。一個脫離文化認同、人文關懷的故事,拍得如何“炫酷”,都不會有較強生命力,不會影響久遠。講好黨員故事,要用老百姓習慣的說話方式、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在細節上、情感上、故事上下功夫,生活化、生動化、藝術化,潤物細無聲。

講好黨員故事,要有人民民眾關心關注希望的事件依託,聚焦在人民至上。《我和我的祖國》關注電動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國防科技人員高遠、升旗手朱濤、女港警蓮姐、計程車司機張北京等各領域普通人的奮鬥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在特定時代背景和歷史環境下演繹。講好黨員故事,要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融合人物歷史背景,關心民生,關注發展,鑄就夢想,增強黨員教育引領力、傳播力、影響力。要分析黨員教育現象和本質,用理論、用實踐,引導人、啟發人,用故事、用案例,感染人、教育人,不斷增強黨員教育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要深挖民族的、本土的特點、優點、亮點,形成大眾傳播、大眾受益良好宣傳教育格局,建立廣泛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為我們做好黨員電化教育提供了借鑑參考,值得認真學習研究。講好黨員故事,需要用心、用情、用力,一以貫之,鍥而不捨,需要推進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守正創新,開放協調發展。

《我和我的祖國》觀感3

《我和我的祖國》可以用6個字來歸納,那就是“小人物,大時代”。1949年至20xx年,70年過去,中國變化浩蕩如江海,澎湃壯麗。這是一段時光的變遷,記敘了無數的無名英雄為了中華的崛起奮鬥犧牲的故事。

7個不同的故事,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風格共同形成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大片。影片中每個故事的主角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他們折射出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以及擔當感,感人至深。作為一名基層的普通黨員,要學會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找準新定位,不斷學習,為今後的工作開展找準方向。

學習愛國情懷。影片中的《前夜》講述了新中國成立,為保障開國大典升旗電動升降的技術萬無一失,林治遠在前夜克服恐高畏難心理,爬旗桿電焊裝置,保證儀式順利完成。這部前夜,感人肺腑,讓人從內心的體會到新中國成立的不容易。習總書記常強調:“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我們身在基層,更要志在基層,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非凡,用知識和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用青春澆灌愛國之花。

學習奉獻精神。影片中的《相遇》講述了中國遭遇科技封鎖,為了新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的研製,高遠隱姓埋名,因核輻射身患重病,在北京治療偶遇女友,卻奈何生命無多及保密要求,而選擇隱藏。習總書記常強調:“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作為一名身在基層的普通黨員,要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把自己與民眾緊密聯繫在一起,奉獻自己全部的光和熱。

學習擔當精神。影片中的《白晝流星》講述了內蒙古的偏遠山區,兩位父母雙亡的年輕人靠著坑蒙拐騙長大,誤入歧途,後來在老知青的幫助下重回正軌,找到生活的意義。老李借用剛出生的小羊告誡兩兄弟“只有自己站起來才行”,鼓勵他們在困難面前,要勇於擔當。作為一名身在基層的普通黨員,面對基層複雜的大環境,更是不能退縮,要勇於擔當責任,在基層這篇沃土上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時代需要新作為。我們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學習擔當奉獻精神,在新時代中闖出一片屬於我們的新天地。

《我和我的祖國》觀感4

近日,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於9月30日正式上映。對於這部流量大片我期待了許久,趁著國慶和同事一起去觀看了這部影片,該影片主要講述7段新中國成立70年來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一段段歷史性經典瞬間,聚焦了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影片讓我們真實地感知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看到一個又一個歷史背後小人物的使命感,感受到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程。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和幹部,應該從《我和我的祖國》看到收穫,從中感悟自己初心和使命。

一是信仰。“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黨的十九大指出。香港回歸的前一夜,凌晨十二點,國歌分秒不差奏響,國旗緩緩升起,還有談判時“最後的底線”等等,這就是我們國家的信仰,是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堅持維護祖國的地位,堅決捍衛祖國的尊嚴。每個人都是祖國建設的參與者,黨員幹部要作為引領者,要帶頭示範,全心全意擁護中國共產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的教育,引領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與祖國同努力共奮進。

二是擔當。沒有國何來家?我們不是生在和平的年代,而是活在一個和平而強大的國家。為保障開國大典上我國第一面五星紅旗順利升起,林治遠等人爭分奪秒克服重重困難,以及民眾送來的菸斗、鐵錘、長命鎖等各種材料,一場身不在場的核子彈爆炸諸如此類等等。這些都是以小人物為主角,以自己的方式為祖國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這是人民有擔當的體現。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每個平凡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愛著祖國,新時代的我們就要學習和發揚老一輩留下的優秀文化,做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有作為的傳承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參與到祖國的事業建設中去。

三是奉獻。高遠獻身國防科技事業“人間蒸發”三年,計程車司機張北京將寶貴的奧運開幕式門票轉送給了剛剛遇過地震之痛的小男孩,這些都是奉獻精神的體現,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真正的歷史,蟄伏於平民的日常之中,他們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工作中更加刻苦努力,堅守崗位,服務人民,真真切切投身於祖國事業建設中去,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新時代的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步入新時代,面臨新任務新挑戰,廣大青年、黨員和幹部要從這部電影中汲取養分,在平凡崗位上展現新作為,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祖國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每個華夏兒女的奮鬥,我們要在基層努力提升和挑戰自我,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中國青年!

《我和我的祖國》觀感5

國慶期間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其中《前夜》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備受感動。為確保開國大典升旗儀式萬無一失,設計團隊帶著“升起的不僅僅是一面國旗”的使命和責任,反覆研試、攻堅克難,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直到慶典前夜還徹夜未眠、爭分奪秒攻克最後一道技術難關,確保了國旗在慶典上順利升起。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萬無一失,就是追求完美,追求極致,就是確保每個細節都不出差錯。由此聯想到在國慶大型閱兵活動上,近80分鐘的閱兵,約1.5萬人、160餘架飛機、580台套裝備接受檢閱,行進步調整齊劃一,場面壯觀令人驚嘆。這種場景下,出現哪怕一個人一個動作的小失誤,都會異常顯眼。但大家都做到了萬無一失,這種零瑕疵、零失誤的背後,是多少個日夜的艱辛付出、不懈堅持。

萬無一失,是對細節的堅持、對標準的堅持。在國家榮譽面前,每位中華兒女都勇擔使命、敢於擔當,面對困難不畏懼不退縮,不在任何一個細節上降標準、求其次,才成就了一次次的卓越和輝煌。我作為一名基層幹部,從事的工作很平常,也歷過因細節沒考慮到、沒處理好,導致事情沒辦成、沒辦好,留下了遺憾,慶幸的是還有機會糾正,並不斷積累經驗教訓。但我們不能總為自己的遺憾心安理得地找理由找藉口。尊重細節,堅守標準,是一種工作態度。我們從事著黨的事業,應當從一開始就以萬無一失的標準對待工作,用心、盡力做好每件事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有前期的積澱,在重大任務面前,我們才能獨擋一面,更有定力和能力應對,從而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工作,既不負重託、不辱使命,也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我們每個人既渺小,但也重要,不要隨意輕視自己的力量,我們把每件事情做好了,就是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每個人都努力奮鬥,就能匯聚成強大的力量,無堅不摧。

《我和我的祖國》觀感6

泱泱中華七十載,同心凝聚中國紅。近期熱播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開篇“前夜”道出新中國五星紅旗的故事,種種困難挑戰下,順利升起的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開啟了“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的嶄新篇章。中國紅,是中國人的魂,是中華民族最持久、最深沉的內在力量!

“中國紅”在強大的民族自信中迸發奇蹟之芽。今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70年,新中國從擁有5020xx年歷史底蘊的文明古國中脫胎換骨,歷經無數動盪、磨難,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巨變,從一窮二白髮展到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70年砥礪奮進,70年春華秋實,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10月1日舉行的國慶大閱兵,既是對我國軍隊戰鬥力的檢閱,也是對海陸空官兵戰鬥精神的激勵,更是對我們綜合國力的彰顯和民族自信心的提振。身為偉大共產黨的一員,身為偉大祖國日新月異變化的親歷者,我們需要時刻牢記黨員初心使命,深刻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以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滋養奇蹟種子,堅信“中國人民將以更加偉岸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中國紅”在持續的自我淨化中蓬勃奇蹟之樹。五星紅旗的“紅”象徵無數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的勝利,這份“紅”容不得任何污損。新中國成立70年風雨征程、共產黨近百年的拼搏奮鬥,到如今成為擁有9000萬黨員的世界最大政黨,秘訣就在於始終堅持以最嚴的標準,持續加強自我淨化。我們黨勇於自我革命,堅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終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作為黨員幹部,我們的一言一行,代表著共產黨的威信,展示的是共產黨員形象,必須要視職權為服務、視民眾為知心人,要有嚴之又嚴、慎之又慎、細之又細的工作態度,嚴守紀律規矩,常懷對法律、規矩、人民的敬畏之心。心有所畏,自然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堅持“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以己點滴之力,守護這抹“中國紅”。

“中國紅”在不屈的艱苦奮鬥中綻放奇蹟之花。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受閱的“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東風-17”常規飛彈、“巨浪-2”潛射彈道飛彈和“長劍-100”超音速巡航飛彈等“國之重器”向世界亮相,龍騰虎躍,國人氣勢如虹;鳳翥鷹翔,國器搏擊長空。在近段時間獲得共和國勳章的功勳模範中,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研究,真正實現讓百姓不再挨餓的幸福生活;張富清老英雄在戰火中浴血疆場,轉業後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深藏功名60餘載;黃旭華院士隱“功”埋名三十載,和團隊用算盤計算數據、用秤稱重等最“土”的方法製造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終身報國不言悔,等等。悠悠70轉瞬過,多少忠義志士為國鞠躬盡瘁,多少拳拳赤子為民奉獻一生,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艱苦奮鬥,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蹟。“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乾霄戰風雨”,作為年輕幹部,就是要不畏艱難、爭當“實幹家”,在工作中堅定不怕乾、乾不怕、怕不乾的心態,將每一個小的挑戰當作一項事業去完成,下苦功夫、花大力氣去啃那些“硬骨頭”,反思從“做沒做、有沒有”到“好不好”,積極抓住每一個鍛鍊的機會,正視問題、迎難而上,以奮鬥的汗水和成功的甘露澆灌出奇蹟之花。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作為一次愛國主義集中教育,一系列盛大的慶祝活動,將14億中國人民人心空前凝聚,全黨全社會愛國熱情空前高漲。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就讓我們以“中國紅”為信,用愛國主義凝聚起14億“紅心”,匯聚一往無前的磅礴力量,把我們的偉大祖國鞏固好、發展好,創造新時代的中國新奇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我和我的祖國》觀感7

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此次閱兵,規模空前,集中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員的領導下,取得的一系列偉大成就。最近熱映的《我和我的祖國》,集中展示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初心與堅守,對我們基層黨員幹部產生了極大的觸動。

要牢記共產主義信念。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黨的指導思想。習總書記說過“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中國共產黨來時的路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服務的。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們要毫不動搖的堅持共產主義道路,牢記人民囑託,在當下,就是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方面,成為一名政治上合格的黨員。

要擁護共產黨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70載風雨兼程,70載披荊斬棘,中國從積貧積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人民安康、社會和諧、祖國繁榮、民族興旺的社會主義中國,種種成就都在向世人昭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員才能帶領全國人民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一名基層幹部,一名鄉鎮的組共幹部,我會牢記自身使命,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做好宣傳手角色,把黨的方針政策傳播到基層之中。

要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國慶閱兵上,展示了近年來我軍的國防科技成就,“東方快遞,使命必達”,展示了我軍維護祖國統一,保衛家園的堅定決心。但不少外國勢力趁機鼓吹“中國威脅論”,試圖詆毀我國和平發展的道路,甚至無理要求我們銷毀其所謂的“危險性武器”。這是十分荒繆的。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不會對任何國家、地區產生任何威脅。擁有強大的國防,是為了保證我國擁有保家衛國的能力,是為了完成祖國的完成統一。新中國能處在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中,就是有強大的國防作為支撐。作為社會主義中國,要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威武之師。

《我和我的祖國》觀感8

國慶假期,一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紅遍大江南北,刷新了國慶檔票房的歷史記錄。其何以深受廣大影迷的追捧?想必是其展現出的滿滿愛國情吧。影片通過大事件中的普通平凡故事,傳遞出個人與國家的緊密連結,彰顯出家國情懷的感染力,進而引發人們對愛國的思索。誠然,主題教育中亦要在學黨史、新中國史培養廣大黨員幹部的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進而實踐報國之行,構架起愛國主義精神坐標。

培養愛國之情,構建愛國主義精神坐標X軸。從古至今,中華民族歷史上有許許多多愛國故事,感人肺腑,代代傳頌,如屈原自投汨羅江、朱自清拒領美國救濟糧、黃大年至誠報國……這些故事無不彰顯了人民民眾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新時代下我們要如何培養愛國之情?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我們要把愛國同愛黨愛社會主義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感悟初心使命,激發愛國熱情。

砥礪強國之志,構建愛國主義精神坐標Y軸。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該忘記英雄,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需銘記歷史。從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到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再到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引領中華兒女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新中國讚歌。因此,主題教育過程中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主動奔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溫那段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接受思想洗禮,不斷砥礪強國之志,補足精神之鈣。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各級黨組織要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載體,加強愛國主義宣傳教育,讓廣大人民民眾切實感受到70年來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和翻天覆地變化。

實踐報國之行,構建愛國主義精神坐標Z軸。一次升旗是愛國,八方馳援是愛國……由此可見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最生動的展現。最近有位院士火了,他的事跡為世人稱頌。他就是陳俊武院士。十幾歲時就立志獻身我國石油化工事業,至今92歲的高齡仍奮鬥在科研前沿。是什麼支撐著他奮鬥不止?是對祖國深沉的愛。正如他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從加入中國共產黨那一天起,我便做好以身許國,一生獻科學的準備。”陳俊武院士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廣大黨員幹部應該將滿腔的愛國熱情轉化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行動,立足本職崗位,積極主動作為,勇挑重擔,增強鬥爭本領,自覺踐行民眾路線,把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為民眾排憂解難,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進入新時代,深沉的愛國情、深厚的報國志、奮鬥的報國行將更有力地積聚在廣大黨員領導幹部的內心,構建起愛國主義精神坐標,匯聚成建設新時代的強大動力。

《我和我的祖國》觀感9

“共和國的大廈是靠一塊塊磚壘起來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活動期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擊中觀眾的淚點,“圈粉”無數。電影之所以打動人,在於影片以普通人的經歷,折射了開國大典、女排奧運奪冠、北京奧運會開幕等重要歷史瞬間,引發全民的集體記憶;在於它讓人看到,新中國70年的歷史長卷中,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每一個值得銘記的瞬間,都有著“我們”的參與、凝結著“我們”的心血。尤其是通過觀看國慶閱兵活動,更是激起華兒女為實現民族復興大業的豪邁情懷。

這種情懷是激起鬥爭的不懈動力。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我們一直走在前進的道路上。其中,有一種情懷能夠穿越歷史,映照往昔;有一種情懷能夠穿越時代,映襯當前;有一種情懷能夠穿越時空,輝映未來。對於億萬的中華兒女來說,始終秉承家國情懷,把個體價值、家庭價值的實現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將自己的人生融入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洪流。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更加激勵著億萬中華兒女把家國情懷轉化為奮鬥激情,而這種情懷不矯揉造作,不裝腔作勢,不裝模作樣,而是以赤誠之心報效祖國,推動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這種情懷是奠定理想信念的堅實根基。遙想98年前,九州之內一片黯淡,華夏之地生靈塗炭。在萬馬齊喑的年代裡,在浙江嘉興南湖的那葉扁舟之上,以尋求民族獨立與國家解放為奮鬥目標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如一股激流,給中華大地境內的革命指明了行進的道路,為勞苦大眾的抗爭明確了前行的方向。自此,炎黃子孫在寒冷的深夜裡,看到了點點黎明,這是中國共產黨勇擔歷史使命的救國情懷。黨的xx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英模人物褒獎工作,在全社會匯聚起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強大正能量。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我國首次開展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評選頒授,隆重表彰一批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八一勳章”激盪強軍征程,“改革先鋒獎章”砥礪改革傳奇,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這種情懷是激發不斷奮進的原生動力。鴉片戰鬥以來,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艱苦鬥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以及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著中國自此走上了民主、統一、獨立的發展之路,開始了中華民族圖強奮進的新篇章。從1949到20xx年,五星紅旗插遍五洲四海,義勇軍曲傳唱神州大地,祖國境內處處繁榮,神州之地欣欣向榮。尤其是改革開放這40多年間,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發明隨處可見,中國已經成為經濟大國,能源大國與進出口大國。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鋼鐵年產量雄踞世界第一;石油產能持續釋放,成為世界主要產油國之一;煤炭產量穩步提升,新能源產業層出不窮,中國創新創造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工業2.5”向前卑、919大飛機、中國高鐵等重大項目正在突飛猛進實施,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在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引領下向全世界發展。這是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豪邁情懷。

歷史是最好的見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還會取得更多突破與更高的成就,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愛國情懷能夠映照往昔,映襯當前,這種偉大情懷必將引領中華民族昂首闊步、走向未來。同時,我們要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就能用4億多家庭、13億多人民的智慧和熱情,匯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我和我的祖國》觀感10

這兩天,國慶閱兵的視頻片段和精彩圖片不斷在朋友圈刷屏。一段段激昂的鏇律,一個個動人的瞬間,激發著人們內心深處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更激揚起人們心中火熱的奮鬥豪情。也是在這幾天,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擊中觀眾的淚點,在影片中,折射了開國大典、女排奧運奪冠、北京奧運會開幕等重要歷史瞬間,引發全民的集體記憶;新中國70年的歷史長卷中,都有著“我們”的參與、凝結著“我們”的心血。是你、我、他,共同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共同成就了偉大的事業。

我們滿懷激情地收聽收看了慶祝大會和閱兵式盛況,我們深深地為新中國的繁榮而自豪,為新中國的富強而驕傲!70年風雨兼程,70年滄桑巨變,70年成就輝煌!70年的生動實踐證明,我們的黨無比英明,我們的道路無比正確,我們的未來無比美好!全國人民將在新的起點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奮力書寫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時間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偉大的書寫著。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奮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團結奮鬥,新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動天地的奮鬥史詩。”讀懂共和國的奮鬥史詩,我們才能深刻理解“中國為什麼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什麼管用”,才會更加清楚今天的幸福從哪裡來、美好的明天該怎樣創造,激發出團結一心、不懈奮鬥的磅礴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中國夢、我的夢、我們的夢,歷史因夢想而偉大。習主席曾說過,“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夢想不會自動成真,而讓夢想轉為現實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斷地去追夢,追得越努力、越執著,夢想就會離你越來越近,你稍稍鬆懈,夢想又會離你遠去,目標不會自動抵達,唯有不懈的奮鬥,堅持奔跑才能達到夢想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