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加點評評語

作為檢驗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的一種最好的方法,作文在高考中越來越被重視,高中作文的教學也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中作文加點評評語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作文加點評評語一

人生有太多的誘惑,不懂放棄就只能在誘惑的漩渦中喪生;人生有太多的欲求,不懂放棄就只能任欲求牽著鼻子走;人生有太多的無奈,不懂放棄就只能與憂愁相伴。

當我們被生活的包袱壓彎了腰,要自己是否想過應該放棄什麼,從而讓自己變得輕鬆些?在秋天到來的時候,葉子紅透了臉,隨風獵獵飄動,像一面火紅的旗幟。但它們深深懂得“化作春泥更護花”,於是放棄了懸在枝頭的榮耀,紛然飄落。在寒冷的冬季款款而來之際,小草隱沒了自己的綠色,埋根於地下,等待來年的春風,它們都不曾後悔,因為放棄,它們獲得了新生。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咖啡、麵包、爵士,這就是很多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人們變得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為生活而弄得心力交瘁。如果咖啡、爵士不適合自己,為什麼不選擇放棄、去喝茶抑或聽悅耳的自然之樂?

也許有人要說:“放棄了,我便一無所有。”放棄。自然要帶出一些疼痛。但那又何妨?在造物者眼裡,一切永遠是在開始。當狂風過後,一株老樹轟然倒下,我在心中嘆息老樹的生命力結束了。但我又似乎聽見造物者再說:“放棄悲傷,去看它身邊的幼苗吧,一切才剛開始。”

放棄不是一種過錯。放棄了生命的轟轟烈烈,你還享有平平淡淡;放棄了急流險灘,你還擁有溫馨港灣,今天的放棄是為了明天能夠花紅滿樹,桃李紛芳。其實哲人早就說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面對生活的誘惑,我們必然要學會放棄一些東西。

人來到世界上,未來就是赤條條。於是我們不必擔心什麼,放棄是一種你我都有的權力。懂得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適時的放棄是自知與明智的美麗結晶。有選擇。有放棄這才是完美的人生。

放棄對物慾橫流的追索,打開自己的新窗,尋一片美麗誘人的沃野,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沉醉在花香與泥土的氣味中。

因為我走過,所以我懂得;放棄,其實也是一種新的開始。

【教師評語】本文是一篇飽含哲理的抒情散文,開篇的排比句既有氣勢,又能暗點觀點。論述部分大量使用比喻論證與道理論證,極其形象生動,又充滿感染力與說服力。結構嚴謹,立意高遠。

高中作文加點評評語二

明朝理學家薛宣曾說過一句話:“讀書不尋思,如迅風飛鳥之過前,響絕影滅,亦不知聖賢所言為何事,要作何用。”確實,不假思索的閱讀是膚淺的,閱讀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理性,更理智地看待人世。

小時候讀《小飛俠彼得。潘》,深深地被其中的情節所吸引,時常幻想要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個彼得。潘那該有多好。於是在每天睡前我都要纏著媽媽給我念上一段,聽多了就許下一個願望:我長大了要做一個偉大的探險家,去尋找一個像夢幻島一樣的夢幻王國。

漸漸地,漸漸地,我終於看到了結局,當看到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看著長大的溫迪和她的孩子們快樂地玩耍時,他難掩的哀傷時,我忽然明白了一點什麼。現實生活中是不會真的有一個夢幻島的,我們會長大,會有煩惱,但我擁有的一點也不少,我擁有很多人的愛與關懷,不用像彼得。潘一樣做別人幸福的旁觀者。

文章在瘋狂中傳遞了一種理智的魅力,它象徵了永無止境的快樂、永遠的童年,但通過對它的閱讀使我更理智地明白懂得愛別人也懂得別人的愛才是那彩色帷幕的真諦。

閱讀使人理智恰巧表現於它把所有的精華真理都深深藏在文字絢爛的羽翼下,而真正理解它的過程中,人本身就形成了一種理智的飛躍,它使我們拋開所有浮誇,直面真實與理智的浪潮。

還記得國中時老師要我們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初看我僅僅對那位辛苦了85天好不容易等來大魚,卻最終分食鯊口的老漁夫聖地亞哥表以深深同情,他的生命悲哀而令人感慨不已,我深深陷在了悲情的迷惘中。

恰巧當時我從圖書館了借來了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我深深地為其中的主人公喬頓為西班牙反法西斯鬥爭而獻出生命時,我深深地震撼了。在一次看《老人與海》,那老漁夫聖地亞哥就算只帶回一具魚骨也仍然與鯊魚抗爭的形象一下子閃現在了我腦海中,我從青年喬頓和老漁夫聖地亞哥身上領略到了一種人性堅強的魅力。“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老人那看似不幸的形象可以理智地看待為是一種總與厄運抗爭的精神,即使可能不敵,但尊嚴與作為一個人的堅持不容許我們有一絲一毫的退縮。

閱讀是培養理智的一個過程,它讓我們用更客觀,更貼近作者心靈的角度去看待文章,去聆聽一個智者的內心獨白,或許結局並吧一定皆大歡喜,但人性總是閃耀著光輝。急躁之下的想當然是品不出文筆間的山間鳴澗的,閱讀使我們變得理智,變得更懂用心去讀這個世界。

讀《夏洛特的網》讓我看到了友誼那付出生命去扞衛的感動,使我更理智地對待每一個朋友,理智地維繫著友誼的可貴;又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為個人理想而不悔奮鬥一生的追求讓我更理智地看待夢想,明白它與現實並不衝突的存在。

閱讀是一把探索生命的鑰匙。詩人何其芳有一句話“讀書就是翻譯,因為從來不會有兩個人的體驗是相同的。一個拙劣的讀者就好比一個拙劣的譯者:他會在應該意譯的時候直譯,而需要他直譯時他卻意譯。”因此,閱讀的過程恰巧使我學會變得更為理智,看清什麼是作者意在抒發和傳揚,什麼又是作者興起的一時快筆。就似開礦,閱讀就是為了理智地通事理,從而更好地生存在這個世界裡。

理智是閱讀的一種選擇;閱讀是引領我,使我理智的智慧通道。我願在每一本好書面前停留,就像理智的積澱使真理在我面前一一停留一樣。

【教師評語】本文繁簡適當,層次分明。句句有力,字字精闢。“讀書不尋思,如迅風飛鳥之過前,響絕影滅,亦不知聖賢所言為何事,要作何用。”入情入里,甚見精純。

高中作文加點評評語三

是誰在大漠中展示風采?是誰在驕陽下奮力伸展?是誰在寒風中屹立不倒?

只有胡楊。

春光遍野。胡楊在天地之間汲取靈氣,日月之間汲取精華。他在為新一年的挑戰做好準備,看:他的根奮力地向地下伸展,深深地植於大地體內,與大地合二為一;他舒服的沐浴著大漠給他送來的春風,接受春天的洗禮。在新的一年裡他又將昂起他高傲的頭顱與一切困難搏鬥。他將延續那千年不倒的神話。

啊,胡楊樹!你“活著昂首一千年”。

夏日如火。粗壯的胡楊樹附著不可思議的遒勁的根須,那不屈不撓的枝條,奮力地向天空伸展。為了在烈日下生存,胡楊長出不同的葉子:大葉子能夠吸收充足的陽光,小葉子能夠減少水分的散失,葉片上還有一層拋光的蠟質能夠鎖住每一滴水分。試問:還有比胡楊更堅韌的樹嗎?在缺水的大漠中頑強的生長,在如火的驕陽下不屈的拼搏,在孤寂的環境中獨自屹立。難道還有比胡楊更堅韌的樹嗎?

啊,胡楊樹!論天地英雄“唯你獨尊”。

秋風似刀。胡楊在如刀的漠風中勇敢抗爭,盡顯他的灑脫。粗壯的胡楊如古廟銅鐘,讓人難以合抱,挺拔的胡楊像千年佛塔,直衝雲霄。那粗壯的老樹,不及盈握的細枝,橫斜逸出,雜蕪而立!這是怎樣的傲氣,怎樣的強勁,怎樣的悽美?雖歷經滄桑,但仍堅韌不拔。秋風一吹,秋霜一凍,胡楊樹變得更加耀眼奪目,令人臣服。

啊,胡楊樹!你是沙漠的脊樑,是“生命的頌歌”。

冬雪皚皚。漫長的冬季,那枯而不落,甚至是枯而不黃的胡楊成為了沙漠中一道迷人的景色。時光在他身上刻得痕,如戰士赴戰時受的傷。在嚴寒的隆冬中堅強屹立。他似蒼龍,騰越沙漠;似金蛇,虬蟠狂舞;似猛虎,威懾乾坤。那氣魄,那雄韻,那凝重,那震撼,橫亘蒼穹,排山倒海,浩浩蕩蕩。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蕪的人生,他在自己的土地上固守千年不變的信念。

啊,胡楊樹!你是“頂天立地的鐵漢子”。

“活著昂首一千年,死後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錚錚鐵骨千年鑄,不屈品質萬年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