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作文加評語

《三國演義》可是人人都知道呀!《三國演義》里有許多人物,如英勇善戰的關羽、張飛,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武力高強的呂布。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三國人物的作文評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三國人物作文一

他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很聰明,上知天文,下知知地理。 他就是三國演義中大名鼎鼎的——諸葛亮。

關於他,還有許多詩,比如“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他有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他一直都是老百姓中的英雄。

周瑜也很聰明,但是他不是最聰明的,諸葛亮才是。因此周瑜一直想除掉諸葛亮,這樣他就是最聰明的了,周瑜想盡了許多辦法,可都沒成功,像他這樣壞的心靈是不會成功的,往往好的心靈都會戰勝壞心靈,所以他在白費力氣。

我們應該向諸葛亮學習。

教師評語:這篇文章描寫了自己眼中的諸葛亮。作者評價他“有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他一直都是老百姓中的英雄”,但是對他這些品質或特點沒有舉出具體的實例來進一步說明,所以文章寫得有點空洞,不夠具體生動。

三國人物作文二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對它印象深刻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有諸葛亮。

諸葛亮聰明蓋世、神機妙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號稱“臥龍”。這樣一個明星般閃耀發光的人,歷史絕不會任由他像小螞蟻一樣無聲無息的生存著,所以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這段流芳千古的故事。諸葛亮被請出山後,很快協助劉備建立了蜀國。

諸葛亮的聰明蓋世體現在許多具體實例中,譬如,七擒七縱孟獲。當時蜀國很多人都反對諸葛亮這樣的做法,認為既然抓住了孟獲,就應該立即斬首,以示蜀國國威。可那些人哪裡明白諸葛亮的長久大計?若斬了一個孟獲,南蠻還會有更多的“孟獲”一輩又一輩、一次又一次的起來造反,那樣,蜀國何時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與其那樣,不如辛苦點,做的徹底些,讓孟獲真正心服口服,回去統領南蠻,從此永不造反。這體現了諸葛亮的大智慧。

諸葛亮忠心耿耿的精神更值得我敬佩。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如果他的兒子劉禪有本事統治蜀國,希望諸葛亮能竭盡所能輔佐他;反之,諸葛亮可以自立為王。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禪是位“樂不思蜀”的“安樂公”,他的智力和能力是眾所周知的。但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無論如何都不肯自立為王,一直盡心盡力的輔佐著劉禪,直至命喪五丈原。

這就是我眼中的諸葛亮——忠心耿耿、聰明蓋世,一個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英雄。

教師評語:這是一篇描寫諸葛亮的寫人文章,通過豐富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襯托出諸葛亮聰明蓋世、神機妙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獨特性格,對人物的了解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突出了人物的性格,語言靈活流暢。

三國人物作文三

如果有人問我喜歡哪個歷史人物,我一定會說:我最喜歡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智慧的化身——諸葛亮。

千古以來,諸葛亮深受人們的愛戴,身上有著無數美麗的光環。

“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毫無疑問,這是對諸葛亮才華的側面概括。集超人智慧與謀略於一身的諸葛亮,被善於招攬人才的劉備重用,蜀國在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終成就了大業。

我喜歡諸葛亮遇事鎮定自若,深謀遠慮。在“空城計”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懼司馬懿的逼迫,從容布置,從而使對方退兵,西城得以轉危為安。我喜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從而借來十萬支箭,為赤壁之戰準備了足夠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還喜歡諸葛亮的智勇超群與忠貞不渝。諸葛亮為了求得南方的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採用“攻心為上”的計謀,在與孟獲的戰鬥中七擒七縱,最後使孟獲心悅誠服地歸順了劉備,成為蜀漢南方的屏障……這些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無不閃耀著諸葛亮知識與智慧的光芒。

我喜歡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品質。他是一個“滴水之恩,必將湧泉相報”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白帝城託孤之重任,為了漢室之興竭忠盡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江山社稷,忠貞不二,嘔心瀝血,直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業,為的就是報先帝的知遇之恩,實在可歌可泣!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評價,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諸葛亮的性格品質至今還廣為後人流傳。《三國演義》同時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現在已經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讀物了。

訪先人之遺蹟,發聖賢之古情。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東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誠、廉潔、正直的榜樣,很多歷史典故都出自諸葛亮,“三顧茅廬”,“舌戰群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白帝託孤”,“嘔心瀝血”、“七縱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等等。不僅如此,後世留下了許多與諸葛亮有關的諺語、俗語或歇後語。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借箭——有去無還。”等等的這些諺語、俗語、歇後語不計其數。其傳奇般故事為世人千古傳誦,數不勝數。

諸葛亮,靈與肉雖然已經化作清風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質卻在歷史的天幕上鑲嵌起耀眼的恆星,為世人永遠展現出他那聖潔的光輝!

教師評語:這是一篇寫人的作文。作者運用自己嫻熟的歷史功底對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進行描寫敘述,語言流暢,結構安排合理,內容完整充實。文章人物描寫生動,敘事條理,娓娓道來,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