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例文和評語

一篇優秀的作文一定是中心明確、結構清晰、文辭優美的。換言之,學生想要寫出一篇好作文,主題、結構和文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中生作文例文和評語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生作文例文和評語一

你的幸福美滿,你的國破家亡,你的婉約才華,注定了你的成就——-千古最傑出的女詞人。

你揮筆寫下少女情懷,望著父親滿意的笑容,看著兄弟崇佩的目光,感受著母親慈愛的撫摩,你美麗的容顏盪起了千層笑容。為的是衣食無憂,為的是家人的融洽,為的是自己的才貌,為的是父母對自己的理解。

夏日的夜中格外清晰,你們蕩舟湖上,把酒言歡,執筆高唱,無視世俗的目光。誰言“女子無才便是德”,你堅決提筆,高唱“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

注定的緣分,千里相會。與你從荷花從中搖出小舟,對趙明誠嫣然一笑,便注定了今世相守。幾次的偶遇,幾次的洽談,便在三生石上刻下了今世之緣。宰相的為私錯配,卻用紅線將你們牽連。愛情之樹開花,溢滿了溫馨。他輕輕撩開你頭上的紅紗,今宵一刻千金重。

朝夕相處,沒有打不開的話題,似有說不盡的情話。依偎在花叢中,將自己的容顏與它比個高下,聽著夫君“花美人更佳”的回答,你更覺得上天的垂憐有佳。把持著節衣縮食換來的古玩,你們相視而笑,是一種滿足,是一種幸福。

吟詞撫琴,一朝,無意間,一首詠牡丹之詞竟在牡丹花會上奪冠。你坐在台轎上,頭戴花冠,光芒四射,對夫君莞爾一笑,招來千重妒義。一隊神仙伴侶,響徹天地。

夫君在外,今你倍感寂寞,手持黃花,獨吟“人比黃花瘦”。整日登高遠望,看著系帶錦書的雁兒,你不禁換看。怎奈雁飛過,唯留一絲朦朧之影。你低頭哀嘆“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想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聞的夫君病逝,你幾乎昏厥,哭白了雙鬢,愁送了花容,傷斷了幸福。提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

所謂“禍不單行”,當祖國的大門被金兵打開的一剎那,你深感到上天的無情。當僕人將你強拉上馬車,你掩面啜泣。“那房子裡的古玩是我與夫君的心血。他走了,我將它們也弄丟了!”你的家破人亡,你的流離失所,你的孤獨你的寂寞,皆化為憤怒,在亭柱刻下了“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你看到一小女孩對詞的嚮往目光,便決定將畢生才華授予她,可惜她父母的古板,將她從你身邊拉走。

躺在椅子上望著那個空蕩的鞦韆,西日的小女孩已不在此,你悲嘆自己的才華將要滅絕,自己的屍體將為誰收,你慢慢閉上雙眼,一切將是黑夜,一切都得到解脫。唯留下,不朽的婉約之作。

點評:這位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寫了易安少女時候的天真活潑,與趙明誠美滿幸福的婚姻生活以及最後國破家亡的淒涼的晚年生活,語言詩意美好,娓娓道來,耐人尋味,可見作者語文素養深厚。

高中生作文例文和評語二

思長相廝守無絕期,念地久天長非曾經。天階夜色如水般涼透這靜謐,鬆懈了思緒,似乎褻瀆了情愫的未央,至終釀成荒涼。一水黃花一飄蓬,一柄紈扇一流螢。孤思之緒,謂何情境?

相思,久違的想念,於心坎間,不可傳言。是否為深夜一聲殘笛漏,或是碧水茫茫一孤鴻?不為甚知,於是,思念熔化成月色,為等待的身影溶注。我狂妄地將嘗試量出思念的深度,然而,屢屢落敗而歸,責備自己的愚昧,又無可適從。始終,明白那只是個藉口,“可以量深淺的愛是貧乏的。”莎士比亞如是言。思念因愛而生,愛尚且無法衡量,何況是思念?放低懸念,但始終無法詮釋思念……隱約傳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一言道破,難道這就是思念的味道?飄溢著無奈和等待?若干個未知,若干個如何,無法說清,忍耐夜的沉寂,一時間迷失自己。但無奈與等待似乎並非思念的全部,試看易安居士“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愁於心頭散不去,至終而“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始知,思念亦催人愁,如滔滔江水,付諸東流。

莫嘆相見短,只須相思長。萬物有緣,何況思念?“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拮,此物最相思。”王維寄思念於紅豆,似乎思念因此而具體,溶於血紅之中,是心的顏色。再看“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那些記憶的碎片也折射出思念的根源——只因曾經的擁有。不敢妄言是否天長地久,但“曾經”引發的思念,綿延不絕,真想奢望擁有“永久”。因此,甜蜜若是思念的基本根源,那么傷痛離別亦不離其中。若否,豈有“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的撕心裂肺,無法堅定一起,卻要分離,此刻,相思的殘痛根源亦毋庸質疑——因為情非得已。

“相思綿綿無絕期”,也許帶來的傷讓弱小的身軀無法抵抗。然而,何不將煩瑣的思緒轉化成亢進,因為世上的美好,因為愛而偉大。“麗質只可以自己欣賞,優美使人無法抗拒。”將這份力量有機轉化,或許驀然回首,生命閃光如泰戈爾所言“生如夏花之絢爛”。於茲刻,思念則僅剩為濃濃的愛戀,所有煩瑣的思緒萬千,瞬間泯滅。充實的生命在發光,領會一切美好。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我對思念最後的嗅覺,妙不可言。

點評:“相守覃思”即為關於相守的深思,古人希望長相守而不得,故生濃濃的相思之意,並且留下數不盡的詩文令人感傷。本文作者正是在此基礎上闡發感慨,並提出“何不將煩瑣的思緒轉化成亢進”,高古人一籌。

高中生作文例文和評語三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笛柳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十里長亭,月下相送。千百年來,多愁善感的中國人總易引發款款別緒深深長情。除卻斑斑冷月、依依楊柳,連交通工具與此也是有著神秘的不解之緣的。 古時,人們靠雙足走遍天下,以腳掌的長度感受著古老中國大陸的寬度。一場僅僅數百里的旅途在徒步行走中被拉長了,無疑也使得相思更加綿長。一次離家,一次出行,家人的留戀牽掛都濃濃密密地縫進衣裳納進鞋底,藏在臨行時絮絮叨叨的囑託里。夕陽下奔走四方的浪子因為家人的“臨行密密縫”,被寄託了“意恐遲遲歸”的牽掛,腳步沉重。遊子的歌聲在蒼茫的地平線上繞著夕陽沉沉墜去。 後期,人們開始使用馬為代步工具。逸詩有《驪駒》篇云:“驪駒在門,什夫具存:驪駒在路,什夫整駕。”馬行過處,驛站被賦予了離別的詩意與哀傷。詩人們在驛站依依不捨,詩不盡離情。“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馬蹄揚起,友人相離,不知那古道驛站曾見證了多少人的離別淚眼。而送行者旨在身後落寞地數著噠噠的馬蹄,獨吟“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流水岸邊,輕雨微風拂楊柳,依依。朦朧煙雨,泊船岸邊,淒切的寒蟬伴著送行者數著無緒留戀。去去千里煙波,一河流水便載動著別緒。河水日復日、年復年沖刷著渡口I,聽著那許多人在船夫催發之時所說的“此去經年”,千種風情便付於一水,悠悠不斷,一直追隨離人而去。岸邊的踏歌之聲,不捨的依依之情,在淒風涼雨中更濃了。 近代,工業革命後,汽輪在煙霧瀰漫中拖著長長的汽笛聲從大洋彼岸直直開進了中國海域。同時轟隆隆的火車也開進了新修的鐵軌。朱自清曾在《背影》一文中盡訴與父親在火車站離別的複雜情感,父親在月台蹣跚的步履、孤獨的背影在列車“哐當——”馳過後被打上思念的長結深埋於朱的內心。不敢想像,匆匆的鳴笛是如何讓離人的淚水在眼眶中漲潮。裊裊的黑煙從火車尾噴出,不知弄花了多少了送行者本涕淚縱橫的臉。但長長的鳴笛聲又是否又可以掩蓋住一些送行時的哭聲與留戀?又或者是那聲聲鳴笛震響耳膜,把心刺刺撕裂開來。 現代交通工具大概是以飛機為主,但在享受快捷舒適的同時,無疑會使別愁減輕些。但不知道這同時是否也少了些什麼,大概是思念、離別的美感。儘管大多數人認為思念必是憂傷難耐的,但離別之後的下次見面,重逢故人,必定又是一番難以言喻的喜悅。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相思美感,在距離的不斷拉遠之後,遙寄心意,將所有的回憶與人事反覆思量最終就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更加深厚了,這就是跟釀酒必要經過長久的窖藏之後才芳香醇洌是一樣的了。只可惜現今已不會有人在離別時看著離人遠去,淚眼婆娑,喑啞地道著驪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回,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車轍重碾,相思伴道。

點評:相思是愁苦的,相思又是美麗的。文章由古代的相思談起,廣徵博引,一直寫到現代人因交通工具的便利而體驗不到相思之美。文思涌動,文學積澱深厚,人生體味細膩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