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附評語

對於每一位學生來說寫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小學生作文評語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小學生作文1

盛讚與無奈

輕輕地揭開筆套,坐在滿是霧氣猶如蓋上一縷薄紗的玻璃窗旁,聆聽著窗外校園馬路上的車鳴,對著陷阱般格線狀的作文紙。我揮動鋼筆,仿佛揭開神秘封印一般,靜默地譜一曲神聖的禮讚和一首悲寂的哀歌,表達著對課堂的盛讚與無奈……

沙沙的寫字聲與老師抑揚頓挫的講課聲,在悄然中揭開了課堂的序幕。陰沉的黑板、死寂的校園、明亮的教室,在不和諧中吟唱著和諧,在和諧中演義著不和諧;構成了課堂獨有的風光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盛讚課堂,它把時間集中起來,分給每一位渴慕知識的學生,使他們的目光在老師、書本上聚焦,如浩浩沙漠中的一縷清泉,無私地滋潤著苦行者的口舌,化作一絲動力涌遍全身,暗暗地鼓勵著他們走出無知的沙漠,走進荒蕪的戈壁,尋覓茂密的雨林,翻越巍然的高山。盛讚課堂,它把精力匯聚一齊,恩賜每一個飢於知識的人,使他的耳朵搜尋著知識、精要,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像一盞黑暗中明燈,指引著尋覓者前行,化作一股無以名狀的勇氣,激勵他們搏擊無知的風浪,挑戰茫茫的海洋,出入恐怖的海域,追尋先知的航跡。是課堂,引導我們邁入知識的殿堂,每行一步,感知的光束便照耀在我們身上。是課堂,為我們插上天使的翅膀,飛向知識的國度,每飛一段,智慧的光環便越加明朗。盛讚課堂,引領我們走向輝煌。當考試取得成績,當競賽獲得優勝,當實驗取得成功,課堂的功勳便化作一個無形的微笑,一聲歡欣的感嘆,浮動於臉上,躍然出舌尖,在血液中沸騰,在腦海中激盪,印成了時光的流水沖刷不了,歲月的車輪碾不平的痕跡,深刻在青黑的玄武岩上,接受風霜的洗禮。

無邊的嘆惜聲與心中的哀鳴聲,在無聲中敲響了課堂的哀鍾。眼中閃爍著的痛苦的淚珠,眼神中流露的孤寂,表情上盎然的無奈,勾起了課堂的點點辛酸。當我們的心靈被反鎖在書桌之中,當我的靈魂被刻畫在作業之上,當我們的感受被凝聚在教室之中,我們哀鳴,我們哭泣,我們無奈。內心的痛苦躍然表面,浮現在言行之中,我們悲痛欲絕。心靈被束縛在教室之中,思想被麻痹在書本之下。我們沒有創見、主張,甚至喜怒哀樂都寄托在課堂之中。醜惡的分數,猙獰的面孔,暗淡的表情,預告著你我黑暗中冰涼的紫藍色眼淚。墮落的鋼筆,血腥的修正帶,罪惡的稿紙,注定會發揮騎士的精神將戰役進行。眼淚在陰風中飄散,刺痛著每一個人脆弱的靈魂,似一把利刃,把每一個人的靈魂劃得支離破碎,模糊不堪。不畏懼邪惡的眼神在盔甲後閃現,激勵著每個人奮勇前進,不斷拼搏,婉如神聖的光環,支持著每一個即將崩潰的靈魂。寒風吹來,血凝結了,傷口更痛了,但我們無奈,逃避不是辦法。

哥德式的教堂,彩繪的玻璃窗,反射著光的琴鍵,是誰在風中傳唱課堂的哀歌?是誰在陽光下頌讀課堂的盛讚?神聖的傳頌,神秘的褻瀆,在柔美的陽光下,在靜謐的夜空中,演義著課堂的讚頌與悲哀。

這就是課堂,盛讚與無奈,在矛盾中統一,在統一中矛盾。留給每個人一曲盛讚,幾縷無奈……

評語

虔誠的禮讚,深邃的哀鳴,字字真言,句句真情,傾訴悲歡,度量得失,小作者以詩人的語言,哲人的眼光給課堂量體裁衣。整篇文章猶如一座充滿藝術魄力的雕塑,博大而沉厚,雄強而剛健,質樸而自然,反映了小作者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厚實的心智和敏銳的靈光。精美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深刻的思辨、廣博的見識,無不令人賞心悅目。

小學生作文2

我欣賞古人的這種情懷

眨眼之間,我們已讀了近十年的書。一路走來,風風雨雨,無論歡喜或感動,悲傷或憤慨,陪伴我們的依舊是那與我們心靈契合的悠悠詩文。即使時空穿越了數千年,也不能阻隔我對古人種種情懷的欣賞與感動。

是誰,誰在狩獵場意氣風發地狩獵?喔,原來是東坡先生。難怪您的大黃犬與蒼鷹如此威猛!您笑得那么開心,即使是鬢間的幾絲白髮也影響不了你的英姿。可是,我分明看到了您眼中流露出的難以察覺的憂慮。“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您想報效祖國的豪情依舊未減少。其實,我更希望您可以像陶淵明先生一樣,隱居山間,寄情山水,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先南山”的愜意生活。那樣,您就不會在獨自一人時,愁容滿面,憂慮家國了。相比您的大義,我的想法是那么渺小與自私。所以,我真心祝願您能夠“持節雲中,旦日遣馮唐”!

在那打打殺殺的戰場上,我看到了您,辛棄疾。軍帳里,您深情地借光看劍,眼前浮現的是否是有朝一日率領全軍戰士凱旋迴朝的情景?您的耳旁是否迴響著號角聲?我不明白,為何南宋王朝要固執地派你來打仗?你的豪爽,你的儒雅,你的翩翩,這一切就注定了你是屬於那個鳥語花香,風花雪月的詩詞世界的,廝殺的戰場,只會污濁你的神仙氣質!我依然記得,那個上元節間,在街市上尋找的俊秀書生。他低吟的《青玉案》至今令我無法忘懷。我尊重您的選擇,但是“可憐白髮生”仍然讓我心碎。歷史是不會忘記你為國盡忠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一片朦朧的月光中,迎面走來了一位低吟“爭渡爭渡”的女子。這個微醉的姑娘,除了李清照還能有誰?那一剎那,我曾祈禱她一生幸福無憂,可是上蒼遺漏了我的禱告。從姑娘到為人妻需要多長時間?那個本有著乾淨笑容的李才女竟無蹤了。國家的凋零,丈夫的離世,對於她,一個柔弱女子是莫大的打擊呀!留在世間的還是那個滿腹才華的女子,只是臉上布滿了滄桑。“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你可知,你對我是不需言語的,我只想借你一個肩膀,這已足夠。我只希望有朝一日,還能在那個小酒家,與你一同把酒爭渡。

詩詞不需朗誦,因為她已印在了我的心上;欣賞不需說出,因為我心已隨她而去;情懷不需言語,因為她已與我連為整體。任時間飛轉,也許在多年後的某一天,我依然會欣賞古人的這種情懷,永不改變!

評語

本文是散文的結構,舉了三個例子,分別是意氣風發的蘇軾,厲兵秣馬的辛棄疾和多愁善感的李清照。作者從這三人中,均找到了自己追求的影子,希望向他們學習。文章用詞華麗,用典精準,體現出了作者很強的文史觀,是一篇考場佳作。

小學生作文3

古代詩人陸游的日記

我是陸游身邊的一隻小鴿子,可那討厭的史學家卻從沒提及到我。其實,我是常見陸游的“人”,我看到他寫的每一句話,每一首詩,以及他那真切的愛國情懷……

公元x年y月z日

主人(陸游)今天的心情不是很好。他睡不著覺,天剛亮就走出了籬門外。外踱步菜畦間,主人仰望蒼天,無奈嘆息。水,在他腳下急急地流淌,不知能否沖走憂傷;山,堅強地站立在村莊四方,不知能否阻擋悲傷。主人注視南方,像在盼望,又似等待。許久,他搖頭嘆息,忽地,又高聲長呤:“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說完後,主人又回到了房中,舉筆揮毫。我探頭望去,只看見11個大字——“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公元α年β月γ日

看厭了京城中走狗的嘴臉,主人決定出去旅遊一番,地點便是小西村。他帶上了所有的家人,我也有幸伴隨。主人的心情特別好,他說他仿佛又看見了祖國原來的風貌,人們最初的鄉情。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儘管途中差些迷路,但大家依然找到了出去的方法。最後,我們在一家農舍中落腳。好客的鄉民端來了清口的臘酒,雖不美味,卻別有滋味。主人一時詩興大發,取只木棍,在地上寫下:“莫笑農家脂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好一個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旁邊的一位文人墨士連聲稱讚,然而主人的表情卻略顯凝重。

公元A年B月C日

主人已經年老力衰,又經一場大病,身體折騰得不行。他躺在床上,喉嚨已經嘶啞得發不出聲音來,但他仍打著手勢叫來了他的幾個兒子。雙手顫抖地遞給他們一張遺囑,我撲著翅膀過去看,上面工整地寫著《示兒》:“死去原知萬事宜,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待我們看完,主人已經與世長辭,我掩著面哭泣……

轉眼間,幾個世紀飛逝。一代又一代的無數愛國志士,用他們自己的生命推動著中國的前進,為我們獲得了民族偉大復興的榮耀。

我——一個從鴿子變為人的女孩,上學的第一課就是《我愛祖國》。此後,每上一課有關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課文,我都會想起陸游的詩,我都想吶喊一句:“起來,中國!前進,中國!”

評語

有一定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