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專項積累:尊嚴

尊嚴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徵的事物,擁有應有的權利,並且這些權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徵的事物所尊重。簡而言之,尊嚴就是權利被尊重。尊嚴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尊嚴的人尚且行屍走肉,沒有尊嚴的國家又將何去何從?尊嚴是我們的財富。一個國,一個人,即使再落後,再貧困,但是高貴的尊嚴卻可以使他們的靈魂得以升華。

素材直通車1

和尊嚴握手

也許是工作性質的緣故,我每天都會接待形形色色的人,包括幹部、工人和農民……

剛到單位,辦公室門口聚集了很多人,我剛落座,便聽到一個微弱的聲音:“請問,辦理低保手續是在這嗎?”我抬起頭,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70多歲衣衫襤褸的老人,頭髮蓬鬆,腳上布鞋還沾滿泥漿,看得出來是位農村老大爺。我先是讓老大爺坐下,並給他倒杯熱水,老大爺端起水杯,手顫抖著說:“謝謝了。”

仔細問清緣由,我告訴老大爺如何辦理相關事項。老大爺在聽我介紹完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站起身停頓了一會。“大爺,您還有不懂的地方嗎?”我又問道。“我不知道你說的辦事地點怎么走。”於是,我帶著老人從一個辦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20多分鐘過去了,終於辦完所有事項。

老大爺每到一個辦事地點總是很客氣地主動和辦事人員握手,可一些工作人員在老大爺伸手的那一瞬間,手卻退了回去,只是點頭微笑了一下。看到這,老大爺先是怔了一下,他的手也慢慢地縮了回來,自言自語到:“咳,我這雙老繭的手,人家會嫌棄的。”

幫老大爺辦完事,我將老大爺送到電梯口,大爺沒有忙著走進電梯,猶豫一會後,向我伸出右手,我急忙伸出手緊緊握住:“大爺,您慢走啊。”話剛說完,大爺的眼眶濕潤了。“你和我握手了,謝謝你幫我啊……”

送走了老大爺,我站在視窗前,那一刻,有一股暖流湧上了我的心頭。

一次握手,令我浮想聯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更何況一個來自農村的老大爺,在真心回報的那一刻,老人家期待的是同樣平等的尊重。其實,我們每人都有尊嚴,和尊嚴握手,在幸福和感動之餘,心裡再次泛起一片漣漪……

【深度評論】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一次說到要“讓人民生活的更有尊嚴!”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20xx年的國慶招待會,總理又再一次說到“努力讓人民活的更有尊嚴”。那么,什麼是尊嚴呢?“尊嚴”是骨子裡的東西,奴顏媚骨定無“尊嚴”,吮癰舐痔之流,不知“尊嚴”為何物。可以說,“尊嚴”的門也很嚴,許多人想進去,恐怕也難。不是嗎?

【多維解讀】

1.幸福來自於尊嚴。鄉下老人的幸福是什麼呢?不僅是來自於辦成了一件事,更重要的是受到我這個陌生的尊重,讓他完成了一次握手的機會,完成了一次有尊嚴的體驗。把尊嚴作為幸福的標誌,是對幸福精神價值的重構,除了物質我們更應該有精神的幸福。

2.舉手之勞,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面對一位陌生的老者,一位不熟悉辦事流程的人,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的,只是舉手之勞,可他們心裡感受到的卻是社會的關愛和溫暖。面對舉手之勞,我們何不做得更多點呢?

3.樸實與感動,寫在心裡。生活中,許多人喜歡以貌取人,以身份取人,殊不知樸實與感動不太掛在臉上,往往寫在心裡,那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情感流露,需要我們用心去體味。

4.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正所謂“贈人玫瑰,留有餘香。”面對一個陌生人,我們如果能夠伸出了援助之手,讓別人體會了方便,自己便能收穫到快樂和感動。這便是快樂的源泉,也便有了幸福的生活。

素材直通車2

尊嚴不是特權

許多年前,我遇到兩件事,都發生在我的家鄉

一次是夏夜,城市像“火爐子”一樣熱不可耐,才昏昏沉沉入夢。可是,突然有強烈的燈光將我刺醒,我揉了半天酸澀的眼睛,才看見明燈下4個高高大大的漢子,分兩排站在我的床鋪兩邊。我一時弄不清他們是何許人,站在這裡乾什麼。只本能的覺得自己赤條條一絲不掛躺在床板上太不雅,想拉一件衣物蓋住自己的下身。一位男子十分嚴肅地擺擺手,示意我別動。我只好重新躺下仰望,等他們發落。

幾位發話了,原來是這一片派出所幹警,以及旅館的保衛幹部,他們在查夜。他們要我出示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一切證件。

我只好忍氣吞聲,把證件拿給他們。他們一派一絲不苟的樣子,審視了那些證件後還給我,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說,揚長而去了。

那一刻我真願意自己和那座旅館都燒成灰燼。誰得忍受羞辱如我?

想不到此事過了幾年後,又重演了一次。

這回是應一家單位邀請,我和夫人一同回了趟家鄉。我還不斷向夫人誇說家鄉多美,人多善良、淳樸,等等。豈知在旅館睡到半夜,突然又有查夜的保衛幹部,開了房門衝進來,要我們出示身體證件。那尷尬是難以言說的,人把證件扔給他們,要他們走。我下決心報復他們一下,因為,我的同學正在這個城市裡當一把手。

第二天早上,我就打電話去“告狀”。市里覺得事態嚴重,立即派人來處理。這時, 我看見那些保衛人員像狗一樣可憐,聲聲說:“對不起!”要請我們夫婦吃飯云云。

這是我兩次在家鄉“麥城”的遭遇。我想,信仰權力的眼裡,既不懂“自尊”。也不懂尊重別人。在許多有權力的人的眼裡,普通人根本沒有享受的權利。

社會的公平與公正,應該是每個人享受尊嚴的基礎;沒有公平與公正,就談不上有尊嚴的生活。

【深度評論】

尊嚴,彰顯人格的力量。窮人不吃嗟來之食,捍衛的是寧死不屈的“尊嚴”;鄭板橋“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骨子裡的傲氣,便是他的“尊嚴”;陶淵明不向五斗米折腰,保持的是蔑視權貴的“尊嚴”……可見不同的人對尊嚴有著不同的堅持,但他們骨頭裡都堅持著一種做人的可貴精神,這種精神才支持著一個人走得更遠。如果我們沒有了對尊嚴的堅持,人生會變得怎么樣呢?你想過這個問題不?

【多維解讀】

1.社會要創造讓人尊嚴生活的氛圍。國家對每個公民最大的價值,莫過於讓人民幸福的生活,這裡的幸福當然包括有尊嚴的生活,而且有些情況有尊嚴的生活,才算是幸福的基礎。如果沒有尊嚴的活著,人們在國家裡是感受不到幸福的。

2.社會公平的基石是人人平等的享受尊嚴。我們常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現實卻讓人無奈,因為在許多有權利的人的眼裡,普通人根本無法享受尊嚴二字的價值,他們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管理對象。所以,重建社會正義、公平,唯有樹立公民的尊嚴價值,保護每一個人生活的最大尊嚴。

3.維護尊嚴,從小事做起。尊嚴事關我們的權利,幸福,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維護自己的平等權利,用強烈的維權意識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只要這樣,我們才能創造保護尊嚴的社會氛圍。

4.改變,從今天開始。從總理的講話,我們看到了過上更有尊嚴生活的曙光。其實,改變正在我們生活中一天天悄然發生,從新中國開始,人民開始了當家做主的探索,六十年過去了,國家正加快改變的步伐。我們堅信,從今天開始,一天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