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強中乾是褒義詞嗎

導讀:外強中乾的意思你知道嗎?這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呢?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釋義:外有強形,內中乾竭。泛指外表強大,內實空虛。是一個貶義詞。

語本《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彊中乾。”

詳細解釋:

乾:枯竭。形容外表強壯,內里空虛。多用於形容一個人的體質、經濟能力、國家實力等等。

春秋 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外強中乾,進退不可,周鏇不能,君必悔之。”

唐 柳宗元 《愈膏肓疾賦》:“膚腠營胃,外彊中乾。精氣內傷,神沮脈殫。”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七回:“他一向手筆大,不解理財之法,今番再乾掉了幾萬,雖不至於像從前吃盡當光光景,然而不免有點外彊中乾了。”

清魏源《聖武記》卷四:“始復以兵巡 俄羅斯 邊界,誇示於我,亦外強中乾也。”

朱自清《歷史在戰鬥中》:“外強中乾--外強是自大,中乾是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