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實踐的哲理故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家了解過那些關於實踐的哲理故事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關於實踐的哲理故事,歡迎大家參考!

篇【1】:關於實踐的哲理故事

上個世紀70年代,在美國加州薩德爾鎮有一位名叫法蘭克的年輕人,由於家境貧寒上不起學,他只好去芝加哥尋找出路。在繁華的芝加哥城轉了好幾天,法蘭克也沒找到一處容身之所。當他看到大街上不少人以擦皮鞋為生時,他也買了把鞋刷給人擦皮鞋。半年後,法蘭克覺得擦皮鞋很辛苦,更重要的是不賺錢。

於是他將擦皮鞋賺來的一點微薄積蓄租了一間小店,邊賣雪糕邊給別人擦鞋。雪糕生意比擦鞋強多了,歡喜之餘,他在小店附近又開了一家小店,同樣是賣雪糕。誰知雪糕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後來他乾脆不擦鞋了,專門賣雪糕,並將父母接到城裡給他看攤,還請了兩個幫工。從此法蘭克開始經營雪糕生意。

如今,法蘭克的“天使冰王”雪糕已穩居美國市場的領導地位,擁有全美7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在全球60多個國家有超過4000多家專賣店。

巧的是,在落基山脈附近的比靈斯也有一位年輕人,他叫斯特福,他跟法蘭克幾乎是同時到達芝加哥。斯特福的父親是位富有的農場主,農場主送自己的兒子上了大學,還讀了研究生,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為一位大商人。就在法蘭克拿著刷子在大街上給別人擦鞋的時候,斯特福正住在芝加哥最豪華的酒店裡進行自己的市場調查。耗資數十萬,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周密調查和精確分析,斯特福得出的結果是:賣雪糕。而法蘭克此時已經擁有了數家雪糕專賣店。

當斯特福將自己調查的結果告訴父親時,農場主氣得差點暈倒,他怎么也想不到,他的研究生兒子眼光居然淺薄到了賣雪糕的程度。斯特福經過再次對市場的精確調研後,還是覺得只有賣雪糕才是最好的生意。又過了一年,斯特福終於說服了自己的父親,準備打造雪糕連鎖店。此時法蘭克的雪糕店已經遍布全美。最終,斯特福無功而返。世界上沒有哪個成功是通過周密的計畫得來的,而是一步一步通過實踐得來的。

篇【2】:關於實踐的哲理故事

華佗拜師

華佗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他技術全面,精通醫道,尤於外科,曾發明全身“麻沸散”用於剖腹開背、切除胃腸等大手術,特別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後,仍然謙虛好學。華佗拜師學藝的故事,被後人傳為佳話。

一次,華佗給一個年輕人看病,經望、聞、問、切之後,認為患者得了頭風病,可是他一時又拿不出來治療此病的藥方,急得束手無策,病人也很失望。

後來,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醫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華佗聽後很是慚愧,便打聽到老中醫的住處,決心去拜師學藝。但華佗當時名噪四方,唯恐老中醫不肯收他為徒,於是改名換姓,來到老中醫門下,懇求學醫。老中醫見華佗心誠,就收他為徒。

從此,華佗起早貪黑,任勞任怨,虛心好學,終於獲得了治頭風病的絕技。當華佗滿師歸來時,這位老中醫才明白眼前這個徒弟就是名醫華佗,他一把拉住華佗的手說:“華佗啊,你已是名揚四海,為何還要到我這裡受苦?”華佗把來意告訴了老中醫,並說:“山外有山,學無止境。人各有所長,我不懂的地方就應該向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