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時評類”作文的四問四答

導語:高考即將來臨,眾多考生也進入了最後的緊張複習階段,如何高效地複習,最大化地提高成績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些高考作文的寫作技巧方法指導,歡迎大家進行觀看學習。

就在20xx-20xx北京高考改革仍處熱議中之時,海淀區的期中考試保持了20xx年高考北京卷的基本模式。然而,牽繫到巨大影響範圍的高考改革必然是循序漸進的,單一地關注結果而對目前的現況被動接受只能在改革的變化中處於劣勢,在考場上面對新題型時只會措手不及。北京新東方學校、優能中學網路課堂高考語文輔導名師楊洋建議廣大考生們,我們應該把現階段的考情看作是最後變化的重要過渡階段,一方面關注其對今年帶來的影響並加強語文複習的投入,一方面檢測目前複習的狀態並查漏補缺。

同學們最關注這次作文所體現出與高考真題的不同。高三年級的同學需要在這次考試中建立對自己語文水平、成績的定位,也試圖使自己對語文高考的考查思路有清晰的了解。但請千萬不要對語文期中期末試卷抱有盲目的信心,尤其是作文的思路。語文學科注重考查閱讀、寫作能力,能力足以解決各種題型變化,但能力不足的同學只能試圖從膚淺的題型形式中尋找一些獲得分數的捷徑,所以大家不要只是期待在一次考試中獲得帶有偶然性的分數,而應該關注其背後你所欠缺的能力。

請大家先看以下作文題目:

有的同學說:“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無話可說,只好東拼西湊,說一些空話套話,甚至編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師說:“每次學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講評,但學生往往只看分數,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提高不快。”請針對上面兩段話所反映的情況,聯繫自己和周圍同學的現狀,以對中學生作文的看法為中心,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題目自定。要求做到觀點明確,有所分析,有真情實感。

以上題目為1984年全國高考卷作文題目,各位同學可能會驚異地發現其中所講的問題,我們今天仍然在一錯再錯。所以各位同學閱讀本文時請勿再功利地計較你這次作文能得幾分,因為你關注這樣的事情很可能像從前一樣浪費你的時間後對未來的高考得分毫無增益。且看優能中學網路課堂高考語文輔導名師楊洋分析提高語文作文到底需要你關注哪些重要思路。

問題一:北京卷高考會不會考類似此題的時評類作文。

楊洋老師告訴你:北京卷從未考過純粹的時事評論型作文。

同學們有此顧慮,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害怕因為不了解實事而無法下筆分析,第二,害怕題目的可預測性太低,使自己平時所學完全失效而無法臨場應對。

但楊老師負責地告訴你,如果你從關注的以上兩點出發進行複習的話,從往年經驗上來看,你的整個高三一年的複習都無出了方向性的錯誤。舉例說明,20xx年題目為鹿特丹世乒賽的思考,但你不用了解桌球、桌球賽,讓你討論的是實力、競爭等問題,題目最後“老師說,這些道理不僅適合於桌球,更適合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明確指示出寫作方向是從材料核心進行擴展式分析和深入思考。20xx年的題目關於鐵道工人老計,而本質讓你探討我們所亟需的社會責任感等,20xx年的題目關於手機的討論,本質上是讓學生分析創新力對文學、科學、社會的深入影響。如果了解天天分析時政就能寫好作文,那么一個學生是否可以通過看看新聞聯播,聽聽你的老師講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就可以寫出高分作文了。

問題二:學校老師為什麼常常講時評類作文,而高考卻不考。

原因有二,一是很多公立學校老師疲於應對日常教學中的各種本地考試,無暇研究高考真題的寫作思路,每天的課程不過是應付40分鐘的課堂而已;二是很多公立學校老師只會坐而論道和學生空談作文寫作之道,而自己從來沒有真正動筆寫過一篇高考作文。這樣的講解完全是空想主義、經驗主義,自己的一廂情願在學生的筆下完全沒有可以操作和實現的可能。

高考命題人面對的檢測對象不是一個區域的學生,也不是一個學習的階段。所以高考與期中期末的命題思路和方向有質的區域。例如20xx年高考題目內容出現在5月4日,20xx年高考題目內容出現在5月26日,你現在關注的內容不會出現在真題之中。這也是你一直以來對語文教學的印象,教的不考,考的不教。所以命題人往往選材於來年3至5月份出現的重要時政、社會現象,但考查的是高中生的思考深度、閱讀功底和文字能力。而這些能力,僅靠對幾則新聞的分析是絕對遠不能達到考查目標,你的複習應該更有遠見。

問題三:期中期末考試語文作文題到底是怎樣的思路,如何應對。

你需要理解命題熱點,從時事現象中提取命題立意,擴展分析,深入解讀。

關於真題與期中試卷的分別與關聯,大家先來看20xx海淀期中試卷作文。

“譚木匠”是知名的木梳品牌,創始人譚傳華創業時把產品易折斷等缺點刻在木梳上,反而讓人看到了它天然綠色的優點,它成功走向市場、譚傳華秉持“我善治木”的理念,堅持做“好公司”而不是大公司,目前它已有20xx多家專賣店遍布世界。根據以上材料自定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這篇作文是讓你討論商戰之術么。你可以在作文中舉蘋果和賈伯斯,可以講蒙牛伊利,但命題人真的只是讓一個中學生講講經驗的成功之道嗎。

你再來看一篇20xx年西城二模試卷的作文題目:

近年來,一些中小型實體書店紛紛倒閉。據統計,倫敦、紐約、東京每平方公里擁有實體書店數分別為1.08、9.30、2.16個,北京每平方公里擁有的實體書店數僅為0.11個。就此,某網站聊天室展開討論:

甲:都是網路書店惹的禍!低折扣對實體書店衝擊太大。

乙:不能責怪網路書店,存在即合理。再說了,現在都進入數字閱讀時代了,還有多少人看紙質書啊。

丙:對好東西,政府得大力扶植。

丁:關鍵還是書店自己。我家對面的那箇中國第一家本土繪本書店就很火啊,每天大人小孩人來人往的。

乙:時代在發展,很多事物都在經受挑戰,何止書店業呀!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自定角度,自行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我想各位同學已經明白了。上面這篇作文也不是讓你寫賣書的成功之道。如果真的每篇作文都只能就材料論材料,就會出現20xx年北京卷當時那篇很有名氣和代表性的零分作文。

不過各位同學一定可以清楚地明白,材料現象只是形式,有思維深度的同學一定不會就材料論材料、就現象論現象,而會撥雲見日、探求本質,就此形成自己的觀點並給予文質兼美的論證。

所以,時評類作文只是練習了作文中分析材料的能力,而且還只是一種時政式的材料,完全無法全面練習作文審題的題目。我在一輪複習中系統講解命題作文(命題和半命題)、材料作文(歸納式、對話式、漫畫寓言式、詩詞式)的審題立意,然而其中並不包括所謂“時政式”,並不是因為不全面,而是因為“時政式”完全只是膚淺現象的概括,而並非真正領會命題規律和解題思路。

蘇軾在二十一歲時參加進士考試時的考場文章叫《刑賞忠厚之至論》,這篇文章當然寫得好,不單思想深刻、論述流暢,而且筆鋒尖銳。這篇策論引經據典又切中時弊,頗值得今人學子學習。雖然,考試沒有足夠的空間讓我們大膽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我們至少可以有明確的論點、流暢的論證和恰當豐富的論據。

問題四:如何針對此類題型進行高考語文的準備。

楊老師告訴你:訓練材料分析的能力,歸納論點,擴展分析和深入論證。

我在錄製的高考語文改革政策分析的視頻里講過,語文作文一等評分最重要的就是立意。北京卷的作文題目命題和審題難度在近五年內不斷提高,再也不是“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那個時代了。審題成為拉開作文檔次的第一步,所以我在一輪課程中重點講解各種題型的審題層次。

20xx年之前,多名內地狀元選擇港大,一時間港大成為了比北大清華更加受到追捧的對象,成為了比北大清華更加遙遠而美好的夢想。當然,一直也不斷有港大拒收內地學子的新聞。20xx年,遼寧高考狀元劉丁寧同學從港大退學,選擇復讀來實現北大夢。

以上是這道考題的原型,當然,你不知道這些事情、不了解這名狀元的名字,都不影響你的思考和文章。命題人意圖考查你在此類現象中如何思考,如何選擇。

與網上支持與嘲弄二派不同的是,此題中命題人的傾向較強,即支持狀元放棄港大,堅持追求自己的國學夢。結合最近高考改革,提出的文化自強政策,我想同學們足以理解箇中緣由。這才是真正學習時政、解讀時政的原因,絕對不是聽聽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並陪上眼淚那么簡單。因此,任何違背命題人命題傾向的立意,在高考考場上都是極危險的。因此,此文先不討論任何“巧妙”角度,在立意正確的基礎上,同學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入手。

1、常見立意:支持狀元堅持自己的夢想;

2、擴展立意:個人理想與社稷理想(文化復興);個人理想與現實的對抗;

當自己的夢想現實到只能實現就業的時候,當自己曾經因為別人的選擇而妥協的時候,如果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那些偉大的人不是因為沒有在現在中面對過誘惑,而是能抵抗誘惑、對抗現實和實現自我。魯迅、郁達夫也曾經在日本讀書,季羨林在德國學過梵語,胡適在美國康納爾大學學農學,但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都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權力追求物質的幸福和迎合現實的需要,但能夠超越現實的人往往先能夠超越自己。

深刻立意:悲劇英雄的尋夢之路;一個人與一個時代的執著對抗;復興傳統文化與精英責任。

一個人無論做什麼,無論成功與否,是凡他想去做一些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的事情,他都很可能會受到別人的嘲笑。一定有很多人善意的告誡,但很多傷人的刀子都印著愛的標籤,不過是讓那些意圖與眾不同的人碌碌平庸、泯然眾人而已。當然也有人惡意的嘲諷、落井下石式的詛咒,他們只是給自己平庸的生命尋找平衡、給自己沒有出路的未來尋找藉口。

我會寫,唐˙吉訶德也是可笑的,但他在追求別人看來荒唐而可笑的理想時,又是幸福的。在別人的嘲笑里,他那破舊盔甲里瘦弱的身體卻格外堅強,倔強的精神格外爍目。材料只是一種童話式的開端,你想過否,如果她今年追擊北大意外敗北呢。當那些曾經嘲笑她的人得逞後無比慶幸的開懷大笑時,我卻看到悲劇英雄的身形更加偉岸,像西西弗斯搬動巨石一樣,執著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