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作文問題不少五條建議助寫華章

“成也作文,敗也作文”,在市一模評閱作文中發現了考生寫作的很多亮點,讓閱卷老師尤為欣慰,此外也發現了一些問題,讓一些考生作文分不夠理想,直接影響到語文總成績。下面是閱卷中發現的幾個較為嚴重的問題,考生們要注意了。

問題一 龍飛鳳舞,字跡潦草

從作文的卷面來看,有部分學生的字跡看不清,潦草,甚至胡亂塗抹。嚴重影響閱卷老師對文章的第一印象,評分往往是同類水平的文章中最低的,相反,書寫美觀的作文,即使沒有太大的特色,但評分往往比同等水平的文章要高出1~2分。

問題二 非驢非馬,文體不清

中考作文體裁已不再進行單一地限制,往往第一篇明確要求以記敘為主,兼用多種表達方式,第二篇一般都有“除詩歌外文體不限”的提示,考生可以自由地選擇最擅長的文體進行寫作。從考場作文情況來看,有的同學誤以為“淡化文體”就是不要文體,“文體不限”就是取消文體,致使所寫的文章文體特點不突出,比如《爭,讓我美麗一次》明確要求寫成記敘文,可是有的學生文章前半部分像議論文,有名人名言佳句,也有幾個名人事例,寫著寫著就開始敘述描寫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後半部分變成記敘文;同樣在以“信任”為話題的作文中,要求自選文體,但要文體明確,寫記敘文就要寫人記事,像一篇記敘文,寫議論文就要擺事實講道理像一篇議論文。有的考生仍然是不考慮文體特點寫出了類似第一篇的非驢非馬,文體不清的文章,以至於被直接打入三、四類。

問題三 東拉西扯,切入太慢

考場作文時間性特彆強,一般要求不少於六百字不超過所給的格,這就要求考生能夠迅速切入主題。簡潔明了是最起碼的要求。一模中反映出的問題有兩種:一是沒有注意文章的布局,隨心所欲。如寫第一篇作文的一位考生用三個自然段,寫了自己為什麼爭,到結尾時才出現寥寥數語寫自己是怎樣爭的,這樣文章因為主次不分,詳略不當,只能被評為三類或四類文;二是一些寫作基礎較好的考生,總想把最好的內容、最美的句子全寫下來,出現了詞語堆砌、拖沓冗長的問題。如另一選同題的考生第一段就用了200多字的景物描寫,語句雖美,但由於沒能抓住重點,文章還是落入了三類文的行列。

問題四 內容造作,虛情假意

作文題中明確要求內容充實,表達真情實感。個別考生憑空編造,結果出現了內容虛假的情況,有的寫父母離婚,有的寫親人絕症,有的寫路遇歹徒……由於缺乏生活,生編硬造時鬧出了不少笑話,還有考生在自己的文章里講著別人的故事,直接去敘述看到或聽到的一個故事,唯獨不寫自己。文章“有文采”成為評分的一項重要標準。有文采即: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考生也就圍繞著這要求想盡辦法,希望能在作文的語言優美上多下點工夫,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但凡事都應該適可而止,否則就會過猶不及。一味追求詞藻的華麗很容易忘了內容的重中之重,而寫出華而不實的文章來。更有甚者,為了達到文章語言的優美,生搬硬套一些題記、排比句、比喻句等進入文章,結果文章表面看很有文采似的,其實內容空泛,不知所言何物。這類作文往往自然就進入了四類中。

問題五 生搬硬套,遷移欠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恰當的遷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要防止機械抄錄,生搬硬套。備考時,有的學校訓練過話題作文“誠信”,當個別人手接一模卷時發現話題是“信任”,心裡便一陣狂喜,然後不費吹灰之力把修改過的“得意之作”全套搬上去,寫作《誠信助人成功》結果落個離題的“下場”,更有甚者,直接擬題《信任逆境助人成功》把寫過的《逆境助人成功》直接搬上來,令文章直接被打入四類。作文備考來不得半點偷工減料和僥倖心理。平時要練好作文基本功,到考試時拿到題目要認真審好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記“聰明反被聰明誤”。寫議論文考生事先將幾則材料或幾個例子熟識於心,考試時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就往作文里套。很牽強地把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杜甫、李白、居里夫人、愛迪生、愛因斯坦等諸位往話題上套,材料本身和話題“信任”無關,很容易被打入四類的行列。

寫好作文注意五個方面

面對以上問題,考生如何才能把文章寫得更精彩呢?這裡給大家五條建議做參考。

1 書寫要工整清楚。如果你能寫一手好字,那恭喜你了;如果你的字寫得一般,那么只要寫得工整、清楚,一筆一划的就可以。切忌在作文中,把一個錯字塗成一個“團團”,把一連的幾個錯別字塗成一“塊塊”,修改之處划來划去。塗抹的區域就像人臉上的斑點一樣,影響卷面的美觀。

2 審題要咬文嚼字。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審題是寫作文的第一步,一般作文題都在“要求”一項里對文體、字數、表達方式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必須把“要求”這項內容搞清楚,並且嚴格執行不能遺忘。尤其要注意題目中的隱含內容,找出題目要求中的關鍵字、關鍵字,並充分理解。例如市模第一篇要咬準關鍵字眼“爭”、“我”、“美麗”和“一次”,然後結合提示語,確定此文就要緊扣“跟自己爭,戰勝自我”的中心來選材構思。第二篇“信任”的話題作文,要明確信任的概念,它不同於“誠信”的品質。還要注意某些考題隱含在表面文字背後的要求,考生自己悟出來。比如《在陽光下成長》中的陽光,當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陽光,應理解為黨的關懷、集體的溫暖、家人朋友間的親情等等。對給材料作文題目中提供的材料,更應當注意運用概括、引申、類比等方法,加以認真分析,理解題目的比喻或象徵意義。

3 提綱要仔細斟酌。在文章的中心確定下來之後,寫作之前要先給文章搭個架子,考慮選用哪些材料,怎樣組織材料,怎樣結構全文。把審題、立意、構思中落實下來的東西用文字條列出來,清理思路、安排材料,組織結構。提綱要確實反映自己的思路,要做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簡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點。至於文章細部的安排,可在寫作過程中進一步落實。在寫作過程中,發現提綱有不當之處,還可進一步修改。

4 遷移要恰當巧妙。應對考試作文的好方法:學會遷移。遷移不是造假,更不是抄襲,而是材料的靈活運用。是指如果考試的作文題和你平時練過的某一篇有些關聯,要毫不猶豫的參照寫過的那篇文章,必須要加以修改,儘量把文章的開頭、結尾、主體部分的敘述、描寫往題目的中心靠,往題目上扣,這樣寫過的文章再寫一遍,文章便會更精煉、更完美,還會節約你的時間。

5 語言要生動形象。生動形象的語言是提高我們作文等級的一個法寶。我們可以恰當引用名人名言佳句、格言警句、古詩文名句,展示自己的積累,擴大文章容量,增強文章的辭采。我們可以巧用修辭,充分調動讀者的種種感受,甚至調動起讀者的想像和聯想,讓閱卷老師眼睛一亮,收到較好的表達效果。在這短短的備考中我們語言可以速成,有目的性的分類背誦積累一些好句子,如:春夏秋冬景物描寫的,人物描寫的,寫勤奮、創新、信任等等的名言佳句警句。在寫作文時恰當的調動平時積累,扮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