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的成語

負的成語:不分勝負、背義負信、背義負恩、背恩負義、不負眾望、抱負不凡、地負海涵、遞勝遞負、負罪引慝、負阻不賓、負重吞污、負重涉遠、負重含污、負債累累、負義忘恩、負薪構堂、負險不臣、負險不賓、負土成墳、負俗之累、負俗之譏、負手之歌、負石赴河、負任蒙勞、負氣含靈、負芒披葦、負類反倫、負老攜幼、負老提幼、負荊謝罪、負衡據鼎、負固不服、負固不賓、負詬忍尤、夫負妻戴、負恩忘義、負恩背義、負地矜才、負德孤恩、負德背義、負乘致寇、負乘斯奪、負才使氣、負材任氣、負才任氣、負材矜地、負才傲物、反裘負薪、負擔舍舟、負薪救火

【成語解釋】

(1)不分勝負:分不出誰勝誰負。形容競賽雙方水平、技術相當。

(2)背義負信:指背棄道義,不守信用。

(3)背義負恩:指背棄道義,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德。

(4)背恩負義:指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義。同“背恩忘義”。

(5)不負眾望:負:辜負;眾:眾人;望:期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6)抱負不凡:抱負:遠大的志向。指有遠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7)地負海涵:謂大地負載萬物,海洋容納百川。形容包羅萬象,含蘊豐富。語本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語本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

(8)遞勝遞負:指勝負交替

(9)負罪引慝:謂引咎自責。

(10)負阻不賓:猶言負固不服。

(11)負重吞污:見“負重含污”。

(12)負重涉遠:見“負重致遠”。

(13)負重含污:猶言忍辱負重。

(14)負債累累:形容負債甚多

(15)負義忘恩: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和好處,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

(16)負薪構堂:《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後以“負薪構堂”指繼承先人德業。

(17)負險不臣:猶言負固不服。

(18)負險不賓:猶言負固不服。

(19)負土成墳:背土築墳。古代認為是一種孝義的行為。

(20)負俗之累:因不諧於流俗而受到的譏議。

(21)負俗之譏:見“負俗之累”。

(22)負手之歌:《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哲人其萎,則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遂趨而入。夫子曰:‘賜,爾來何遲也……夫明王不興,而天

(23)負石赴河:河:這裡指黃河。背著石頭跳進黃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負石赴淵”。

(24)負任蒙勞:謂擔負重任,承受勞苦。

(25)負氣含靈:指有生氣和靈性的人。

(26)負芒披葦:猶言披荊斬棘。

(27)負類反倫:和同類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逆。

(28)負老攜幼:背著老人,帶著孩子。形容百姓全體出動,流離失所的悲慘情景。

(29)負老提幼:見“負老攜幼”。

(30)負荊謝罪:見“負荊請罪”。

(31)負衡據鼎:謂身居高位,肩負重任。

(32)負固不服:依恃險阻而不臣服。

(33)負固不賓:同“負固不服”。

(34)負詬忍尤:忍受指責和怨恨。

(35)夫負妻戴:相傳春秋時,楚狂接輿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請為治淮南。接輿笑而不應。其妻以為君命不從非忠,從之又違義。於是夫負釜甑,妻戴紝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見漢劉向《列女傳·楚接輿妻》。故以“夫負妻戴”謂夫妻遠徙避世,不慕榮利。

(36)負恩忘義:見“負恩背義”。

(37)負恩背義: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和好處,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

(38)負地矜才:謂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負驕矜。

(39)負德孤恩:缺少恩義。

(40)負德背義:猶言負恩背義。

(41)負乘致寇:典出《易·解》:“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象》曰:‘負且乘,亦可醜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孔穎達疏:“乘者,君子之器也。負者,小人之事也。施之於人,即在車騎之上而負於物也,故寇盜知其非己所有,於是競欲奪之。”意思是卑賤者背著人家的財物,又坐上大

(42)負乘斯奪:語出《易·繫辭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後以“負乘斯奪”指才德不稱其職會招致禍患。後以“負乘斯奪”指才德不稱其職會招致禍患。

(43)負才使氣:見“負才任氣”。

(44)負材任氣:見“負才任氣”。

(45)負才任氣:謂依恃才學,任性使氣。

(46)負材矜地:見“負地矜才”。

(47)負才傲物:謂依恃才學,驕傲而看不起旁人。

(48)反裘負薪:見“反裘負芻”。

(49)負擔舍舟:身背行囊,離船上岸.

(50)負薪救火:背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