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字是曲的成語

第四個字是曲的成語:聱牙詘曲、聱牙詰曲、撓直為曲、扭直作曲、清辭麗曲、千里一曲、藪中荊曲、桃蹊柳曲、同工異曲、彎彎曲曲、武斷鄉曲、形枉影曲、羊腸九曲、淫詞艷曲、質傴影曲、周郎顧曲、側詞艷曲、委委曲曲、鄭衛之曲、知音識曲

【成語解釋】

(1)聱牙詘曲:形容文辭艱澀難讀

(2)聱牙詰曲:聱牙:不順口;詰曲:曲折。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3)撓直為曲:將直的拗成彎的。比喻變剛強正直為阿世取容。

(4)扭直作曲:比喻是非顛倒。

(5)清辭麗曲:同“清詞麗句”。

(6)千里一曲:比喻舉止隨便,不拘小節。

(7)藪中荊曲:比喻品質不好的人,處在惡劣的環境中會變得更壞。

(8)桃蹊柳曲:指春景艷麗的地方。同“桃蹊柳陌”。

(9)同工異曲:工:細緻,巧妙;異:不同的。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

(10)彎彎曲曲:曲折不直的

(11)武斷鄉曲:指憑藉勢力在民間橫行霸道。

(12)形枉影曲:東西的形狀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彎曲了。比喻有什麼原因就會有什麼結果。

(13)羊腸九曲:羊腸:像羊腸一樣崎嶇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許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嶇曲折的小徑和彎彎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艱難。

(14)淫詞艷曲:黃色的、不健康的詩歌、詞曲。

(15)質傴影曲:身體傴僂影子也就彎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16)周郎顧曲:原指周瑜業於音樂。後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17)側詞艷曲:側:不正;艷:艷麗。文詞艷麗而流於輕佻

(18)委委曲曲:指曲調、道路、河流等曲折或人處事屈身折節

(19)鄭衛之曲:鄭衛: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20)知音識曲:指通曉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