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10月,以固體物理和固體電子學研究為主要學科,由復旦大學物理系謝希德教授親自創辦和主持工作。1961年1月單獨建制,隸屬中國科學院;1964年1月,研究方向調整為紅外物理與光電套用技術研究;1968年3月,劃歸國防科工委第十五研究所,稱1510所;1970年6月,又回歸中國科學院,並恢復原稱至今。現以紅外物理與光電技術套用基礎、開發為主要研究方向,重點發展先進的空間遙感、小衛星、紅外凝視成像、紅外焦平面、光學薄膜、微型致冷、以及光電信息處理與網路等技術,設有相應的研究室及國家重點實驗室 10個,為國家航天、航空、國防工程等領域,以及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是一所實力雄厚的高技術發展型研究所。

目前,全所職工總數776人,現有中科院院士5人湯定元、匡定波、沈學礎、薛永祺、陳桂林,工程院院士2人(龔惠興、方家熊),正副高級研究員199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164人。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博士後站,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四個博士點,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光學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凝聚態物理、光學九個碩士點。目前在站博士後12人,在學博士187人,在學碩士134人。

本所研製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甚高解析度掃描輻射計分別於1988年、1990年、1999年、2002年4次發射成功,其攝取的雲圖照片達到美國第三代業務氣象衛星水平。2000年風雲一號C星被世界氣象組織列入世界業務氣象衛星序列;研製的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多通道掃描輻射計分別於1997年、2000年發射成功,其獲得的可見、水汽和紅外雲圖照片達到九十年代中期國際水平;近幾年來,我們又拓展了空間科學試驗儀器裝置的研製,步入新世紀,研製的儀器分別隨神舟二號、三號、四號飛船發射成功。尤其是神舟三號主載荷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的圓滿成功,得到各方高度稱讚;2002年又研製完成我國首顆海洋衛星主載荷水色儀並發射成功;航空遙感研究的開展為我國資源環境遙感建立了先進技術手段,先後研製成功不同型號多種用途的航空多光譜遙感儀器,在水文地質調查、尋找油氣田、海洋污染監測等方面獲得套用。多年來,本所開展 紅外光電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尤其是碲鎘汞已由單元、線列器件發展到焦平面器件,其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建所45多年來,本所秉承求實、創新、合作、守信之精神,共獲得60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重大科技成果近300多項,1985年以來申請國家專利180項,已獲專利權120項,(僅實施知識創新以來收錄SCI論文近百篇)。

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窄禁帶半導體物理、光電子物理等方面共發表科學論文近千餘篇,已連續4次被國家評為A級實驗室。1995年美國《科學》雜誌在首次發表《亞洲科學-中國》特刊中,紅外物理實驗室被列為中國11個一流實驗室之一。

本所重視推進高新科技成果的轉化,先後創辦上海德福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中日合資上海尼賽拉感測器有限公司等12個高新科技企業,銷售總額逐年提高,產業的穩步上升,有力地促進了研究所的發展。其中,上海尼賽拉感測器有限公司已列入全國科技企業百強、中科院科技企業十強之列。

本所是中國光學學會紅外、光電器件專業委員會、中國空間學會遙感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宇航學會遙感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受中國光學學會委託,編輯出版國家優秀期刊《紅外與毫米波學報》,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高校基本信息
學校名稱: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高校代碼:99999
所在省市:上海
學校地址:上海市玉田路500號
聯繫電話:
學校傳真:
學校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