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黨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

第一,是由黨的性質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集中反映了工人階級的階級特徵和優秀品質。"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工人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取得自身的最後解放。因此,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必然把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

第二,是由黨的無產階級世界觀決定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者本身的歷史,是人民民眾自己的歷史;人民民眾的鬥爭推動新舊社會的更替,人民民眾的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黨既然以這樣的世界觀為指導,必然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認定自己是人民民眾的勤務員。黨所領導的革命和建設事業,都是人民民眾自己的事業。黨之所以能領導人民民眾,正因為,而且僅僅因為,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反映了人民民眾的利益和意志,並且努力幫助人民民眾組織起來,為實現自己的利益而鬥爭。現階段,為解決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正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第三,是黨取得革命和建設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我黨的歷史表明,中國共產黨誕生70多年來,就是為著實踐自己申明的政治目的,帶領民眾艱苦奮鬥,為全國人民不斷地創造著美好的未來。在大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人深入工農民眾,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為人民的翻身解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許多人落入魔掌,英勇就義。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鄧中夏、彭湃、張太雷等革命先烈,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冒著槍林彈雨,前仆後繼,轉戰南北,為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據統計,全國有名可查和受到優撫待遇的烈士有370萬人,僅在戰場上犧牲的就達76萬人,其中有32萬名是共產黨員。方誌敏、劉志丹、楊靖宇、趙一曼、董存瑞等同志就是這樣壯烈犧牲的光輝典範。建國以來,廣大共產黨員為了工人階級和各族人民的利益,為了建設繁榮富強的國家,在各條戰線上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譜寫出一曲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凱歌。焦裕祿、雷鋒、趙春娥、蔣築英等同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開放以後,廣大共產黨員為了發展社會生產力、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大膽創新,勇於開拓,作出了顯著成績。70多年來,我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最終能夠戰勝千難萬險,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在新的歷史時期,黨領導人民在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中,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是因為我們取得了人民民眾的擁護和支持,從人民民眾中吸取了無窮無盡的力量。正如《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民眾聯繫的決定》中所指出的:"黨在長期鬥爭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一切為了民眾,一切依靠民眾,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民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歷史經驗反覆證明,什麼時候黨的民眾路線執行得好,黨群關係密切,我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麼時候黨的民眾路線執行得不好,黨群關係受到損害,我們的事業就遭受挫折。"這個歷史性的經驗總結和概括說明,民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離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根本宗旨,黨將一事無成。

因此,必須認真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密切聯繫民眾。無論我們黨所處的環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不能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