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動機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積極投身到這一偉大事業中去,在實踐中磨練自己的意志,錘鍊自己的才幹和情操,即是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的重要途徑,也是為入黨後能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奠定基礎。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們在校學生尚未走上社會,怎么在實踐中錘鍊呢?應當看到,發展高等教育,搞好教育改革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學生在搞好學習的同時,關心教育改革,為搞好教育改革獻計獻策,用自己的模範行動支持和推動教育改革,同樣可以錘鍊和提高自己。還應看到,學校為了培養、錘鍊學生,不僅支持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自我教育活動,還組織大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加這些活動,同樣可以增長才幹、錘鍊意志和情操。只要養成了在實踐中錘鍊、提高的自覺性,也就是善於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注重主觀世界的改造,就可以為把自己錘鍊成自覺的共產主義戰士奠定基礎。

實現共產主義的美好理想需要長期的、艱苦的奮鬥。因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一代代具有高度共產主義覺悟、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始終不渝的獻身精神的共產主義戰士為之艱苦奮鬥才能實現。在奮鬥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黨性修養,自覺進行自我反省。我們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為實現黨的理想而奮鬥的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艱難和曲折是難以避免的,要在艱難時不氣餒,在曲折時明方向,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意志。還應當看到,共產黨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會上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也會影響我們。因此,共產黨人需要加強黨性修養,經常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以便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逐漸去懂得客觀世界的規律。正確的入黨動機的樹立,不會是一勞永逸的。如不注意人生觀的改造,也是會發生變化的。所以,嚴格要求自己,經常地審視自己的入黨動機,不斷加強自己的黨性修養,不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思想成長的基本規律。周恩來同志曾說過,"活到老,學到老,思想改造到老",正是共產黨員不斷追求進步的寫照。

三、堅持共產黨員標準

(一)共產黨員標準的主要內容

共產黨員的標準,就是十五大黨章規定的第二條和第三條。黨章第二條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黨章第三條規定的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則是黨員標準的具體化。這裡,僅就第二條作一闡述。

1.共產黨員是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

這句話,集中地概括了共產黨員標準的主要特徵,本質地、鮮明地反映了共產黨員應該是什麼樣的人。黨章總綱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是對黨的階級性質的高度概括。由此,共產黨員不能把自己混同於一般老百姓。這不是說黨員可以凌駕於民眾之上,而是說共產黨員的覺悟必須高於一般民眾。如果黨員不是工人階級中最有覺悟的先進分子,那么,我們黨就不可能成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組織,從而也就不能承擔起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重任,成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

大學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學習是大學生的根本任務。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光是學習上優秀、工作上能幹,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共產主義的覺悟。所以,共產黨員不僅應該是學習、工作上的模範,更應是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

2.共產黨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因為"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這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先進性質所在。由此,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必須為人民利益而奮鬥,為了人民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口號。積極要求入黨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就應從點滴做起,身體力行,把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化為學習動力,關心廣大學生的利益,關心學校的發展,在學習、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熱心地幫助周圍的同學,積極主動地參與集體的工作和社會實踐,維護學校的改革、發展、穩定,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和帶動廣大學生成為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人才。

3.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

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這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共產黨員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沒有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權利。共產黨員應具有比普通民眾更高的覺悟,但不應享有任何高於民眾的特權。共產黨員"應該是民眾的朋友,而不是民眾的上司,是誨人不倦的教師,而不是官僚主義的政客"(《毛澤東選集》,1991年版,第二卷,第522頁)。積極要求入黨的同志應當懂得,社會主義事業是民眾的事業,需要作為勞動人民普通一員的共產黨人團結和發動千千萬萬人民民眾去共同完成。因此,共產黨員在任何時候都要相信和依靠民眾,向民眾學習,和民眾打成一片,一刻也不脫離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