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四學生入黨自傳範文

敬愛的黨組織:

我叫陳某,今年23歲,出生在洞庭魚米之鄉湖南嶽陽一個普通民眾家庭,現在是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06級廣告專業的學生,1993年9月加入少先隊,1999年9月加入共青團,xx年5月在黨校光榮結業。

我的家庭情況很簡單,爺爺奶奶去世得早沒多少記憶,據說我們四姊妹的一手字是爺爺手把手教的。父親在去世之前一直是村里受人愛戴的村長兼組長,也因此曾經我的家鄉是一片富庶的蠶桑重地。父親為人慷慨大方、熱情樂觀,結交了很多老少朋友。他喜歡家裡熱熱鬧鬧的,不管誰有什麼事都會挽留吃飯並為他好好辦事。雖然報酬很低,但他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甚至可以說是到了連家都不顧的地步。記得母親說我們降臨的那個時間,父親都不在身邊,都是在外開會或是採購良種,或是充當勞力幫人家幹活、上公堤。自己家孩子沒錢買校服,給困難家庭孩子幫助,總是早出晚歸。我不知道父親為何沒有加入黨組織,,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一直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賦予的職務,熱愛這份工作,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無愧於大家對他的信任和期許。母親是一位勤勞勇敢的典型的中國婦女,他支持父親工作,很少聽到她的抱怨即便有了委屈,也只是稍微地發發牢騷,很少發脾氣,與每個人都是和和氣氣地,在我印象里母親沒留過長發,每天都是聞雞起舞,忙裡忙外。每到了春耕、雙搶、秋收的時節,不管父親在與不在,她從沒想過依賴誰,所有的事情都能獨自扛。特別是父親離開後,更加堅定瞭望子女成龍鳳的信念,從未有過讓我們放棄學業的念頭。不論多苦,也儘量讓我們吃好穿好,而自己卻節衣縮食,獨自撐起了一個家。新農村建設、取消農業稅等等黨和國家的有關三農政策的出台,福澤了千家萬戶農村人,一路是黨帶著我們農村人奔向了小康,母親也得以靠著幾畝地供養我們上學。

還記得兩年前,當我剛進大學享受無憂無慮的校園生活時,父親生病住院,直到我放假回家才得知不是真相的病情。第二學期當我為著父親的身體祈禱、抱著一定會好的信心時,卻傳來他去世的噩耗。這就是我父母,不想讓子女擔心、操心、分心,隱瞞了如此重大的只有我們不知道的秘密,在家庭如此困難的時刻,身心承受著那么多的負擔與痛苦,而強顏歡笑著。

偉大的父母教會了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善良陳懇的對待身邊的人,友好和睦地相處,懷著一顆赤子和有責任的熱心腸去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倒下屈服,要迎難而上。堅強堅定、樂觀、勤懇、勇敢,這幾個詞就是他們教會我們優秀人格的結晶。曾經的我沉默寡言,屈服於命運,安於現狀,膽小怕事,如今的我明白更加明白生活的艱辛,更加勤奮努力,堅強生活,堅定目標,勇敢地去面對以後的人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闖出想要的人生。

在普通而溫暖的家庭里成長著,1992年9月開始了我的學生生涯。母親是我的第一位音樂老師,她很喜歡唱歌,簡單而高亢的民族歌曲是她的最愛,譬如《北京的金山上》、《東方紅》等諸如此類。沐浴在這樣的歌聲下,我初次知道了共產黨這個稱謂。國小期間,我們陸續又學了《時刻準備著》《少先隊歌》等,我在各科上努力刻苦、爭當先進;在各項勞動中處處爭先、不怕苦、不怕累;在各種活動中踴躍參加、積極表現。在國小二年級首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當我戴上紅領巾面對國旗宣誓的時候,有種說不出的激動,當然那個時候的我比較驕傲,因為簇擁在老師家長親人的稱讚中,感覺所有的努力只要有這些讚許就行了。得到老師的器重,同學的信任,連續六年擔任班委、三年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更讓人興奮的是五六年級擔任學校少先隊大隊長,我撫摸著胸前的紅領巾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更加進步,更加努力。

帶著這些榮耀進入國中是在1999年9月,前兩年的時間裡,學習生活一切都比較順利。第一年擔任班英語課代表,不知為何應該是英語老師講課效果很好,班上英語成績全校第一,數學老師兼班主任因班級數學成績的下降怪罪於我,並把我英語課本丟在教師一角,無奈之下放棄了英語課代表的職位,學期末在同學推舉下很榮幸的加入了共青團,在團校學習使我加強了對黨的認識並告誡自己要做一個黨的好孩子,並且時刻督促著我自己一定要戒驕戒躁,要繼續努力,將來向黨組織靠攏。初二的分班考試成績可能比較突出,班主任直接任命我為學習委員,為不愧於這個責任,我除了加緊自己的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帶動全班同學成績的進步。向老師建議,每周的寫字訓練,發揮課代表的帶頭作用,主動幫助後進生學習,期末全班成績均衡發展,排名較前。由於特殊原因初三成績直線下滑,沒考上重點高中,那次是自己第一次哭並且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哭。那是第一次讓家人讓老師失望,是人生中第一次失敗,也經歷了一次生死,倖免於一場火,讓我恍惚到生命多可貴,親情多重要,是家人的包容體諒讓我釋懷了曾經的失敗,從火的陰影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