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匯報

XX年是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xx”規劃建設目標的重要一年,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現階段全國人民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

一個社會的本質、特徵和理想追求集中表現為該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典型特徵,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我們要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正是一個經濟富強、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會和諧的國家。這一價值理想鼓舞人心,滿載我們對於祖國未來的美好期望。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從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改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黨和政府不斷重視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會的公正和法治。近年來,我們黨在實踐中不斷踐行這一崇高理念,正是為了早日實現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使人民得到更加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社會主義社會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其涵蓋了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行為各個環節,貫穿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都應當樹立的基本價值追求。只要每一位公民都能做到熱愛祖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友愛善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社會一定更加和諧幸福,國家一定更加富強文明。

通過三個層次理念的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了政治理想、社會導向、行為準則的統一,實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在價值目標上的統一,兼顧了國家、社會、個人三者的價值願望和追求。可以說,這一表述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要求,昭示了中國共產黨長期奮鬥的一貫主張,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汲取了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共性又涵蓋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個性,既堅守國家社會的目標又張揚了人的主體性,既有深厚的傳統底蘊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符合歷史、合乎實踐,貼近民情、順乎民意,能夠發揮出廣泛的感召力、強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導力。

國家公務員是黨的幹部、人民的公僕,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表現之一,是每個黨員幹部應帶頭履行的。

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尚思想道德,是我們黨贏得人民民眾擁護的重要法寶。幹部的思想道德對全社會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導向作用;黨的幹部要做追求社會進步的模範,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積極追求先進生產力、追求先進文化、追求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為人民服務的模範,自覺與人民民眾打成一片,對民眾的酸甜苦辣、安危冷暖感同身受,盡心竭力為廣大民眾排憂解難,放下身段傾聽他們的所需、所思、所想、所盼和面臨的困惑。

我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都要認真履職、忠於職守、清正廉潔,帶頭遵守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一切行動要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為基本原則,切實做好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遵守者;我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都要時刻做好帶頭示範作用,切實做到帶領人民民眾做事情要以社會主義道德為準;要堅定自己的立場,堅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做到維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一切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在今後的工作中,以蘭輝精神為榜樣,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真正為廣大民眾服好務,帶好頭,重塑 “人民公僕”在廣大人民民眾心中的美好形象!

歷史證明,一個國家和民族,貧弱落後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虛。沒有核心價值觀,再豐裕的物質生活也難免讓國家社會迷失。中國夢的重要內涵,就是尋求國家的價值核心、實現社會的共同理想、構建國民的精神家園。因此,我們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宣傳活動,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為國家發展助力,更為民族進步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