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縣公安消防大隊工作計畫

三、堅持大練兵,進一步提升部隊服務民生能力

(一)進一步夯實戰訓基礎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公安消防部隊深入推進滅火救援勤務實戰化工作指導意見》,全面推進滅火救援勤務實戰化工作。一是強化“六熟悉”工作,每周安排一次“六熟悉”,每季度對轄區市政消火栓和消防水源進行一次普查,制定完善《交通水源手冊》,每月定期組織對城區周邊鄉鎮道路的熟悉工作。二是強化實戰演練,進一步完善高層、地下、化工、化學災害、建築倒塌、交通事故、人員密集所等“七個預案”,結合職能任務、部隊裝備好轄區災害特點,年內提請區政府開展一次多部門、多力量的社會聯動滅火實戰演練,大隊對每個“文字類”重點單位組織開展演練1次,夜間演練達30%,並修訂完善《滅火作戰預案》。三是進一步完善戰訓基礎資料、重大危險源統計、重點單位統計、滅火演練統計、業務訓練與考核登記,實施紙質、電子文檔統一。完善滅火救援基礎資料庫,實行網路資源共享,為滅火救援提供科學依據。

(二)進一步規範執勤備戰和滅火救援行動。修改完善執勤備戰制度,落實指揮長和大隊領導、大隊參謀、中隊幹部值班制度,落實大隊指揮員遂行作戰指揮制度,全面負責滅火救援現場組織指揮工作。嚴格滅火救援程式,建立和完善滅火搶險救援戰鬥和重大節事值勤保衛程式,實現滅火救援戰鬥和值勤保衛行動的科學化、規範化、高效化。認真落實《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戰評規定(試行)》,堅持每戰必評,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強化戰評結果套用。繼續推行滅火救援服務評議回執制度,規範滅火救援行為,接受民眾監督,增強“依法執勤,文明執勤”意識。

(三)進一步建立健全大練兵長效機制。以提高隊伍的政治、業務、體能素質為重點,落實“三個必訓”制度,繼續堅持全員練兵、全面練兵、科學練兵,完善訓練標準,規範訓練內容,創新訓練方法,最佳化訓練管理,量化訓練考核,強化訓練保障,明確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建立科學、完善的練兵長效工作機制。

(四)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步伐。認真落實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精神,努力提高信息化套用水平,完善“三台合一”接處警建設平台,啟動**縣城市消防安全遠程監控系統建設,實現警務信息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進一步規範大隊現有業務信息系統的信息採集、錄入工作,建立完善警務信息動態或定期分析研判工作制度。依託地方資源,加強信息技術人員的培養,增強官兵信息化套用能力,提高信息化在消防監督和滅火救援當中的套用水平。

四、爭取支持,進一步提升大隊後勤保障能力

一是力爭消防業務經費取得新突破。加強向區委、區政府和區財政局的協調溝通,加大經費籌措力度,確保大隊業務經費達到《昭通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決定》人均3.5萬元標準。二是藉助昭陽大發展這一有力時機,確保大隊危舊營房改造任務在年內啟動,並提請區委、區政府加強**縣第二消防中隊建設。三是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進一步加強車輛器材裝備的購置力度,加大處置化學災害、水域災害事故等特勤器材裝備的購置力度,進一步最佳化大隊車輛裝備機構。四是嚴格財務管理,堅持黨委理財制度,確保資產的安全與完整確保有限的經費用到刀刃上,加強固定資產管理。認真落實《雲南省消防部隊固定資產管理規定》的要求,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確保固定資產安全和完整。

五、堅持齊抓共管,進一步完善社會化消防工作大格局構建

(一)繼續深化消防平安創建工作。按照《昭通市創建“消防安全縣(區)”第二個三年規劃實施方案》和《**縣十一五時期消防發展規劃》,積極推動消防安全創建工作。一是全面推進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按照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民眾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格局,建立政府分管領導牽頭,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消防工作協調機制。通過召開消防工作聯席會定期研究解決消防工作中的重要問題,督促各部門和各級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職責,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二是健全消防工作考評機制,把消防工作作為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和領導幹部政績考評的內容,將消防安全創建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內容一併檢查、評比、獎懲。對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的,實行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一票否決。三是大力推進農村消防工作。認真貫徹《**縣社會主義新農村消防工作指導意見》,全面加強農村消防工作,大力推行村村消防隊工程,實現義務消防隊覆蓋率達100%,大力推進農村房屋財產保險,確保覆蓋率達到80%。四是繼續強化單位內部消防安全管理,在83家重點單位已經完成了20%的“標準化、標識化”管理的基礎上,2010年全部達標,落實單位主要負責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會議制度、逐級消防工作責任制和崗位防火責任制,強化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建立“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的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機制,推進火災公眾責任保險,提高投保率,切實加強火災防範和風險管理。六是繼續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政府負責、落實規劃、快補舊帳、不欠新帳、健全設施、加強管理”的要求,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老城區公共消防設施改造布局合理,北部新區、工業園區的消防設施與城鎮建設同步發展,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