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大學生思想匯報範文4篇

xx年8月大學生黨課思想匯報:學習雷鋒好榜樣

敬愛的黨組織:

8月1日晚七點,數院08、09黨支部在9203教室開展了本學期第一次黨組織生活。同學們對“暑假故事”、“學習雷鋒精神”,“關注世博會”三個主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積極發言。下面就雷鋒精神談一下自己的感想: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是《雷鋒精神》中廣為傳頌的一段話。“雷鋒精神”影響並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當代“志願者精神”就是對“雷鋒精神”的繼承與發揚。xx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徐本禹大學畢業,放棄了掙錢養家和讀研的機會,志願去貴州山區支教兩年。xx年他再次踏上了志願支教的路,這次是去更遠的非洲,臨走時他送給心儀女生的禮物是一本《雷鋒日記》。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多去參加一些志願活動,不為積累學分,不為評優評先,不為名利得失,真正發自內心的志願的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尋求生命最原始最純潔的源泉。我覺得“雷鋒精神”不僅僅是“志願者精神”,它還包含很多,正如一首歌里唱的“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1、忠於國家忠於黨忠於人民,堅決不做有損國家,有損黨有損人民的事,要有赤膽忠誠;2、愛憎分明,對一些不好的現象要批評指責,及時制止,要勇敢同惡勢力作鬥爭;3、不忘本,不要走得遠了就忘記自己如何出發,不要把最本質的東西丟掉;4、立場堅定,利益和榮譽最能考驗一個人,做人要正派,在困難和誘惑面前要站得住腳,堅定信念;5、鬥志強,溫總理曾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我們中華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作為當代大學生,國家未來的接班人,更應經常地仰望天空,要保持昂揚的鬥志,做一個有志有為的青年!

xx年8月思想匯報:君子有所取,有所不取

敬愛的黨組織:

前幾天學校發放了一次針對於貧困生的“助學金”,這樣的事情一直都是在學生中較有影響的事情,它對於貧困生而言固然是一件好事情,因為這給了他們一個更好的學習機會,也減輕了他們家庭的負擔,雖說對於他們的家庭並不能有完全的改善,但至少;給了他們孩子以學習的機會,給了一個家庭以更好生活的機會。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問題一直困惑著我。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我記得在我們剛進入大學的時候,班上的貧困生不足十人,到現在班上超過三分之二的同學都變成了貧苦生,我一直都在想這個問題,是什麼使我們這樣一個班的貧困生人數越來越多呢?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問了班上一個學習成績十分優秀的學生,他跟我說:“國家給的錢,你不拿別人拿,不拿白不拿啊”,在我將要進行辯解的時候,他說了一句更讓我崩潰的是另一句話“你以為我們這個班級有多少的貧困生?有幾個人真的窮到連飯都吃不上了,有幾個人真的是上不起學的?”這話無疑令我很震撼,是

什麼使他能夠說出這句話呢?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班級的貧困生評定竟然是和成績掛鈎的,也就是說,你成績好,就可以拿到補助,成績不好就不行,這一點我是知道的,國家似乎推出助學金是和“勵志”有關的,但是如果太過於考慮“勵志”而忽略了真實的情況,那確實不是一件什麼好的事情,助學金的發放,最大的目的畢竟是為了讓那些讀不起書的人有書讀啊!

第三個問題是在助學金的發放過程中,我們很多的班委,都是鼓勵我們申請助學金的,說這個是名額,更有甚者說“分配給我們的名額,我們不拿掉也是給別人的 ”,這種情況下,我們班的人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貧困生,你說他們貧困吧,我也是這么認為的,買不起汽車,買不起阿迪耐克,學校發給他們的錢,剛好可以給他們添幾件體面的衣服,甚至於積攢下來還能用作購買電腦的費用,我在寫這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究竟問題是出在什麼地方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貧困生的行列,他們其實並不窮啊,比如我認識的一個大四的同學,使用的是nokia的e71手機,ibm的電腦,但是他年年都不忘向學校申請助學金,甚至還還申請助學貸款,實在是匪夷所思。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我很久,近來突然如有所悟,這個問題的存在,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是助學金的金額實在是十分的巨大,對於我們這些學生而言也很具誘惑力,畢竟在大多數人眼裡,能白拿兩三千塊的人民幣,確實是一件極好的事情;第二是學校的一些鼓勵措施,這些措施究其出發點本來是好的,但是他們卻忘了我們學生是人,人終歸是有貪慾的,雖然古話常說“君子有所取,有所不取”,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在大把金錢的面前毫不動搖呢?再說這錢要是取了,也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畢竟“君子不奪人所好”,並不代表君子不能拿份內的錢啊。只是很多人卻都忘了,他們這個錢本是給那些窮苦的孩子的,這些錢若是用在他們的身上,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使他們不至於飽一頓,餓一頓,也能減輕他們家庭的負擔,而用在我們某些人身上呢?那無疑是飽口舌之欲,使他們能夠多一份金錢去揮霍,去瀟灑他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