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小安全工作總結

三是每學期結束及重要的節假日等,學校都要組織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進行專門巡查,及時發現在使用過程中損壞或有隱患的設施和器械,並立隨時進行維護,假日中安排專人進行值班巡查,切實預防校園安全故事的發生。

學校建立了安全月查制度,通過安全月查,安全領導小組發現校門周邊200m內一直存在無證經營或不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要求的小攤、小店、流動攤販,對學生的食品衛生安全管理造成了嚴重隱患。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消除學校周邊的安全隱患,學校在加強學生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的同時,多次向上級工商、城管等部門打了書面請示報告,請求取締學校周邊無證經營的小攤、小店、流動攤販,目前未能徹底根除,但情況有所好轉。

四、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在狠抓安全管理的同時,我校針對農村學生安全意識差的問題,將安全教育作為中心任務,注重學生安全意識的提高和良好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從根本上防止人為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是通過周一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和每日晨會、黑板報、校園宣傳櫥窗、班隊活動、法律知識及交通法規講座、消防安全逃生演練,每日“放學前一分鐘安全教育”等,對學生進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xx國小學生禮儀》、《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安全知識教育,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如“安全知識競賽”、 “自辦安全手抄報展評”、聘請法制輔導員為師生“以案說法”、觀看安全教育圖片展、作文競賽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擴展了學生的安全常識。

二是加強家校聯繫,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對學生實行在校時間的監控和上學、放學時間的監控,印發《告家長書》、開辦家長學校等形式,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和聯繫,共同做好如傳染病防治、國小生寒暑假的教育和管理等,與學生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向家長及監護人宣傳學生校外安全注意事項、家長如何管理好子女在家庭的各種安全行為及學生校外安全的防護措施,增強學生家長重視子女安全的自覺性和防範意識。

三是學校每學期開展“安全衛生節”活動。為了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學校每學期都利用“安全衛生節”,組織全校師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並結合創建“健康促進學校”開展系列活動,讓全校師生在活動中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豐富自己的安全衛生知識,同時學校指定專人在宣傳欄的相關專門欄目中定期進行安全衛生知識的宣傳和討論。

四是強化養成教育。為了培養良好的學風,確保校園無安全事故,我校結合校本課程《成長的足跡》,持之以恆地在全體學生中開展“做好‘三管’(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腳),爭當‘五好’(文明禮貌好、安全行為好、遵紀守法好、學習習慣好、勤儉節約好)”教育活動,重點抓了交通安全教育、上下樓道“輕聲慢步,文明謙讓”教育、課間活動“四不”教育(不追、不跑、不打、不鬧)、放學路上“八不”教育(不在放學路上逗留,不亂買零食吃,不損壞民眾物品和莊稼,不進電子遊戲室和網咖,不與社會閒雜人員或外校生結夥,不私自下河游泳,不準打架鬥毆,沒有經過家長的允許不到同學或親戚家)等,並做到周周有安排、有重點、有檢查、有評比、有總結,嚴格訓練,反覆要求。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校還以評比“星級班級”為槓桿,利用紅領巾監督崗對學生早晨上學、課間紀律、上下樓梯、交際禮儀等實行自主管理、評價,逐步讓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要這樣做”,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