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作計畫思路

2、創新教育方式。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在監管執法檢查中,對企業安全生產違法違規和“三違”人員的查處,堅持“首查不罰”,除必須給予經濟處罰外,重點是要堅持對企業和職工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而達到防治效果。二是突出重點內容。安全宣傳教育要重點突出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國家、省、市、縣有關加強安全生產的重大決策、部署;安全工作中湧現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經驗;安全生產典型案例及事故教訓。三是樹立典型,激勵先進。對典型案例進行解剖、分析、舉一反三,吸取教訓,對安全生產先進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採訪報導,樹立榜樣,宣傳典型,塑造“人人講安全,事事重安全”的理念。

3、健全培訓機制。一是抓好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資格培訓,掌握安全管理技能,增強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素質,保障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二是加強安全生產培訓基地建設,規範安全生產三級教育,充分利用培訓基地,加強各類人員安全和技能培訓。開展職工日常安全教育,繼續開展全員安全培訓,使各類從業人員熟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熟練掌握相關的安全操作技能。三是嚴格執行未經安全教育培訓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嚴肅查無處證上崗和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等“三違”行為,堅決打擊違法非法生產經營活動。

(五)依法行政,進一步規範安全生產行為

1、加強監管監察。一是強化專項監督檢查、綜合監督檢查、聯合執法檢查以及舉報案件查處等監督檢查制度化,定期檢查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情況、存在問題等,及時督促企業排查事故隱患並做好整改。要不斷有針對性地採取有力措施,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和經濟處罰力度,促進企業在生產中履行安全主體責任。二是強化安全監管,強力推進行政執法工作。堅持“首查不罰、整改不罰、不改必罰、重犯重罰”的原則,將執法重點從事後查處、事故處理向日常監管、現場監察轉變,加強執法檢查的計畫性,開展打“三非”、反“三違”、防“三超”活動。三是加強執法監察,不斷創新工作思路、體制機制和手段方法,完善規章制度,提高安全生產監管監察的執法效率。

2、嚴格追究責任。一是建立“黑名單”及警示制度。為督促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履行職責,我們要建立安全生產“黑名單”制度,對存在安全生產不良記錄而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並在有關媒體上公布,實施停產停業整頓,實行重點監管,取消評優評先資格和一切優惠政策,推動各行業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全面落實。實施安全生產警示制度,採用黃牌警示、紅牌警示、通報批評三種形式,對安全生產責任單位及其責任人實施安全生產監管警示。二是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度。按照《雲和縣安全生產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辦法》的規定,加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查處力度,對發生人員傷亡的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必須嚴格調查程式,從嚴處理,真正做到“四不放過”。不論哪個地方、哪個部門、哪個企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要從嚴追究,嚴肅處理。三是加大監督執法力度,狠抓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工作,及時發現、整改事故隱患,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對查出的隱患和問題,要認真制定具體的整改措施,限期完成。一時難以整改到位的,要加強整改過程的監管,專人負責,確保整改過程不出事故。隱患整改期間無法確保全全的,一律停產停業整改,隱患不排除,不能恢復生產經營。對整改後仍達不到要求或整改無望,無法保證安全的,要採取斷然措施,堅決予以關停。逾期不改或故意拖延不改,除堅決予以停產整頓或關閉外,還要根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嚴肅追究企業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