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演講的入題、破題、點題

二是使用點出主旨的警句。以期留下難以磨滅的餘響和值得咀嚼的東西。警句得來並不容易,但是,如果我們注意將情感和理智融為一體,並輔以反覆、倒序、排比等多種加強論證的言語力度和感染力的手段與方法,也是有可能留下警句名言佳句的。甘迺迪總統的就職演說,開頭並沒多少新意,更不用說警句了。但快結束時,他連續使用了兩個重複的呼告語,使那警句立即凸現了出來(不僅新意盎然,而且頗有深刻寓意,仿佛黃鐘轟鳴,餘音不絕於耳----

不要問你們的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麼,而要問你們能為自己的國家做些什麼。

不要問美國將為你們做些什麼,而要問我們共同能為人類的自由做些什麼。

三是藝術地運用熟語,以期聽眾受到感染並樂於接受自己的觀點。熟語,包括成語、民謠之類,通俗易憶,人們耳熟能詳。對此,切不可視之為下里巴人而妄加輕視與貶低。如果演說時,我們對此能藝術地加以改造和利用並糅進其他修辭手段加以強化,也有可能賦以新意並鑄成警句,從而給人以藝術享受與心靈震動。朱熔基在去年當選為總理後的記者招待會上,有一段講話就頗有感染力至今為人津津樂道,念念不忘。其實,推究起來,也大都不過是一些熟語罷了;可是,由於將它們導人連續的排比句式之中,再輔以形象生動的比喻,因此,既點出了題旨,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又因其強烈的節奏感和陳中見新的造句手法,而使人感受到了一股排山倒海的言語張力和氣勢----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元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