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工作計畫

要求每個教師自覺做到精心備好每一節課,用心上好每一堂課,悉心輔導每一個學生,細心批改每一次作業,真心評價每一個學生,精心研究一個課題。

二、科研工作 

依據我校課題“弱勢群體中學困生的轉化研究”的研究架構,組織各部門融合主題分解子課題,確立與“主課題”匹配的的專題研究內容,形成課題樹,與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生教育、與學校管理整合研究,側重有效教學、有效學習、有效管理探索實踐,指導制定個人或小組微型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加強研究過程落實,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⑴選題。從學科教學薄弱點、教師發展點、方式方法創新點著手,堅持宜小不宜大原則,逐步引導幫助教師選擇適合本人特點的研究內容。

⑵立項。與校本研究、學科課程、教學實踐和學生教育緊密結合,從學科教育教學實際出發,選準理論的立足點和實踐的疑點。

⑶操作。堅持主管校長負責,個人課題由學科主任負責指導。圍繞“微型課題”研究,通過“問題定位—探討策略——團隊培訓—專題研究”,從教學預設與生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預習設計、練習層次與容量、作業布置與批改等方面進行研究,落實課堂教學效率,落實學困生的學習提高。最佳化評價制度,進行促進學生多元成長評價探索,重在平時科學調控,為不同層次孩子搭建成長、成才的平台。

⑷保障。建立主課題和微型課題獎勵機制,確保不同層次研究的經費投入、學歷進修投入,業務學習投入,提高研究效率。

三、真抓實幹,常規工作不放鬆。

1、抓好畢業班工作。以夯實雙基,促進全面發展,對每一位學生負責。最後一學期,畢業班的教學更應注意把握好教學的幾個環節:教師要做到精講和精心備課,並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注意指導學生學法;練習應“精練”;講評習題要及時解決學生暴露的問題;答疑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進一步思考,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同時,注意協調好幾個關係:時間緊與內容多的矛盾;抓基礎與提能力的關係;教師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教學與注重學生情緒心態的關係。

2、注重宣傳,集思廣益做好一年級的招生工作準備,想方設法保證學校的生命線—一年級的生員質量和數量。

3、嚴格執行“課程計畫”,繼續執行推門聽課制度。不斷深化落實“興小崗位職責的補充規定”。

4、繼續開展與萬全道國小的互動校活動,確保一、二年級的教學質量。

體衛工作

1、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把加強體育運動、提高體育課質量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保證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

2、保持鞏固體育、衛生工作取得成果。規範體育訓練,強化體育鍛鍊、體育教學、校本體育課程開發等工作,拓展提高身體素質的鍛鍊空間,嘗試小型多樣體育活動項目的開發。利用“微型課題”健康教育課,不斷創新健康講座、自救自護、心理保健等教育活動。通過有效的檢查評比引導班主任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師生健康素質。

3、加強“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強化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工作,做好兩操,以防齲、防近視為重點。建立特殊學生心理檔案,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成長中的心理教育。以人為本認真做好計畫生育工作和創衛工作。

4、加強日常學生飲食衛生工作的監督檢查,消除安全隱患。加強午餐文化教育,提倡節儉節約的科學飲食習慣。

安全與總務工作:

一、依法治校,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規範辦學行為。

切實加強學校的安全工作,從課堂教學、課間活動、學生進離校、各種器械和食品衛生等各個細小環節入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應急措施,責任到人。德育處要經常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自護自救能力。學校的安全工作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二、總務、後勤工作

1、  後勤人員認真落實“興小崗位責任補充規定”的具體內容。強化責任意識,提高服務意識、節儉意識、增收意識,力爭師生、家長和學校“三滿意”。

2、  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管好水用好電,切實減少辦公費用,增強工作的計畫性,科學合理地安排各項工作。

3、  進一步完善購物、領物工作,切實建好材料賬和託管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