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第二學期班級工作總結

五、努力做好家長工作,建起家園友誼之橋。

教育好孩子,單靠幼稚園一方是萬萬不行的,而對於這些出遠門來打工的家長來說,他們想能在這個大城市賺到更多的錢,讓他們的孩子也同樣受到較好的教育,也有的覺得能有個好點的幼稚園讓孩子有個地方呆,自己可以安心工作就不錯了。但是他們普遍缺乏一種親職教育重要性的意識,所以,常常會有家長對孩子說:“不聽話,告訴老師,讓老師來管你。”其實,不聽話,家長也要想辦法去引導孩子的,或者可以把疑惑告訴老師一起想辦法。

本學期,我們的孩子不多,所以,對於孩子發現的狀況,我們都會一一細心詢問家長孩子在家情況,並建議家長運用什麼樣的辦法對對待。從家長的口中和行為中,發現,他們還都是能配合好的。對孩子的狀況,我們也常會跟蹤一個階段,直到改變為止。比如,對於劉藝凡吃奶瓶現象、殷梓城的吃飯慢現象、針對黃亦博的內向現象、凌民翔的不善言語現象、梁錦瑤的不禮貌現象、王樂琦用哭作為法寶壓玩具現象、葛靜玉能做的事也不肯動手現象等等,我們都會及時把情況向家長反映。通過各種辦法來解決。有時面談來不及,我們常常在放學後打電話給家長,比如針對王樂琦的哭法寶一事,一打就是半個小時。通過電話,我們了解了孩子在家的很多情況。從和家長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許多的家長,她們很想教育好孩子,但苦於沒有科學的方法,常常搞得自己精疲力盡。於是,我也不定期通過校訊通給家長發一些有關小班育兒經驗。希望通過這些,家長能有所收穫。今年十月份,蔣老師還寫了一篇案例《飯前愛哭的寶寶》,刊登在《健康娃娃》XX 一月期刊,這也說明了我們的工作是實實在在的,對孩子是有價值的。

我們發現,我們的家長不太看到孩子的優點,喜歡說孩子的不是,我們覺得這也是教育非常忌諱的。我們也常會在校訊通里告訴孩子的點滴進步和優勢。並且在這個學期的小舞台之前,我請每個家長寫一寫孩子的進步和優點,沒想到,每個家長都寫出了孩子的優點和進步,這讓我很欣慰。在小舞台上,當我們把爸爸媽媽寫給孩子的話念一念時,孩子們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你想讓孩子成什麼,只要你實施怎樣的教育,孩子就能成怎樣。科學教育孩子是一項大工程,很辛苦,但有了回報,很開心,這種回報,很小,就是看到孩子的變化,家長的笑容。

但是,我們還覺得自己並沒有做得很好,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努力,包括老師的學識,希望我們平時多看各類書籍,包括育兒類書籍,從書中不斷吸取養料,也許我們的腦海中的某個角落,還存在一些並不科學的理念,哪怕是小小的,但都會影響我們的教育,所以,多看有益的書籍,多學習別人好的做法,將會使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