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國小五年級班級工作總結

幾乎是一轉眼的時間,一個學期便已然接近尾聲。驀然回首處,諸般往事點點滴滴在心頭。如下,便就工作中的一些得與失作一簡介回顧。 

一、關於“班級管理”的思考日趨成熟。 

因為一直熱衷於班級管理工作,在認真和用心的基礎之上,實踐之餘,慢慢就形成自己的確定性思考。濃縮起來,便是八個要義: 

1、最完善的管理模式,莫過於制度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完美融合。若論出場順序,則是制度管理在先,自我管理在後。道理是:當人之行為不能自發自覺時,唯以相當規矩以拘束。 

2、關於制度管理存在之必要,可引用俗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進行佐證。 

3、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然而,“無為”之前是“有為”。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即為此理。 

4、管理者最大的智慧,莫過於擅長營造“人盡其才”之局面,即善於發現並有效,甚至高效使用被管理者的智慧。 

5、制度管理六要義:目標明確,可望可及;內容簡潔,清晰明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監督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6、完善制度管理的最佳捷徑是:既有獎勵制度,又有懲罰措施。獎勵的意義在於激勵和促進,懲罰的功能在於督促和鞭策。 

7、自我管理的兩個指導要義是:不給別人添麻煩;讓別人因為我的存在而幸福。 

8、人有受關注,且有歸屬感的渴望,方使自我管理成為可能。 

二、關於班級管理的若干制度漸趨完善。 

鑒於上述思考,就現行班級管理所遭遇的諸般現狀,本期在各項相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方面,一直不遺餘力,絞盡腦汁。譬如,截止期末,在《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之外,便以班級名義給學生制定了《安全日常行為規範》《衛生值日制度》《班級幹部日常行為規範》《路隊制度》。制度的確立和執行,明確了學生的行為職責,規範了學生的行為操守,使班級工作一切都變得有序有理有節,而不再隨意。其中,尤值得一提的是,結合本校和班級實際,對《安全日常行為規範》制定的詳盡: 

(一)關於交通安全: 

1、乘車上學,注意交通安全,不坐無牌無照車輛,堅決不坐農用車、三輪車。 

2、乘坐公共、出租等車輛時不將頭或手伸出窗外的,堅持在站點上下客車。 

3、乘坐兩輪機車、電瓶車和電力助動車堅持戴安全頭盔。 

4、未滿12周歲不得在道路上騎腳踏車,未滿16周歲不得在道路上騎二、三輪電瓶車。 

5、不騎無剎、無鈴等“病車”上路。 

6、騎腳踏車時,不雙手離把、扶車並行、車後或車前站人、互相追逐、曲線竟騎。 

7、上、放學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堅持走人行道,不得在馬路上追逐打鬧,更不得做危險遊戲;過馬路走斑馬線,注意路口紅綠燈,堅持紅燈停、綠燈行。 

8、腳踏車或電動車在街道上和校園內按規定停放在固定車棚。 

(二)關於公共安全: 

1、上、下午上學時間分別是八點整和十四點整,任何學生不得提前至半小時以前到校。 

2、上、下午放學時間分別為十點四十五分和五點零五分,所有學生均在班主任帶領下整隊離校,離校後不得在校內外作長時間逗留。 

3、在校期間,自學遵守各項日常行為規範,不打鬧,不做危險遊戲,不得以任何理由進入施工工地。 

4、家長接送,門前止步。沒有特殊情況,上、放學高峰,不得以任何理由進入校園。 

5、如果有事有病不能堅持正常上課,須有書面請假條提交班主任處,經批准方可請假。因病不能及時提交請假條的,事前家長須以電話形式與班主任取得聯繫,作口頭請假。 

6、在校期間,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離開校園。特殊情況,須經班主任或科任教師批准。 

7、上電腦課前,堅持整隊有序進入電腦教室,不哄搶座位,堅持發揚謙讓作風。上課時,在電腦教師指導下,用心學習,注意用電安全,不擅自動用教室任何電器。 

8、上午、下午放學,以班級為單位集中整隊,然後路隊離校,堅持出校門才散。 

(三)關於上下樓梯: 

1、平時上下樓梯,一律右行,力求“禮尚三先”。 

2、課間操或是其他集體活動期間,上下樓梯,一律路隊(兩列縱隊並行),不爭搶,不擁擠,不踩踏。 

(四)關於課間活動: 

1、課間,不追逐,不打鬧,不攀爬。 

2、課間,不做危險遊戲,不進入施工場地。 

(五)關於健身器材使用: 

1、分班級組織學習相關使用說明,並在指導老師指導下親身體驗第一次正確使用。 

2、增強安全使用意識,在使用之前養成認真閱讀安全使用相關說明。 

3、使用前,養成檢查器材的好習慣,在確保器材完好無損的情況下正確使用。 

4、使用過程中,勿要與外人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