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業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XX年,我局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農牧業局的關懷支持下,緊緊圍繞今年全市、全旗農牧業工作會議精神,本著“牧業穩旗”、“生態立旗”的發展戰略,以牧業向產業發展、生態向可持續建設為目標,以肉業發展為基礎,以乳業發展為主題,加大草原的保護與建設力度,積極開展農牧業各項工作,為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畜牧業生產進展情況

(一)抗災得力,保畜有效

今年春季我旗出現兩次較大的暴風雪天氣。對全旗接羔保育、交通運輸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雪災中部分棚圈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我局及時出動654型等抗災車輛150多台次進行破雪開道、調運飼草。累計出動破雪開道車輛150多台次,出動人員近400人次,破雪開道近2400公里,在旗內共調劑飼草1900多噸,外購飼草300噸;投入抗災資金50萬元。解決抗災貸款250萬元。由於領導有方、措施得力、行動及時,牧民抗災經驗豐富,基礎設備比較完善,飼草飼料較充足和調運及時,未造成大的損失,畜群結構調整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奶牛頭數的增長尤為突出,牲畜良種率明顯增長,呼倫貝爾羊種羊擴繁場、巴爾虎絨山羊基地、肉牛基地也較去年有了長足的發展。

(二)畜牧業產業化發展勢頭良好

1、乳業發展呈現出好的態勢

由於雙娃乳業、明英乳業、呼和哈達乳品廠的拉動作用,我旗鮮奶產量迅速攀升,截止目前,共產鮮奶10275噸,全旗乳業實現總產值1101萬元,產量為1012噸。出現快速發展的良好勢態主要表現在:一是畜牧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效初步顯現,去年進一步加大了對乳業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嵯崗鎮發放了300萬元的奶牛貸款用於扶持乳業,極大地刺激了當地乳業的發展。吉蘇木、新蘇木和阿鎮也在發展高產奶牛方面有所動作。今年初,以中部蘇木鎮為主的牧民,從錫盟引進高產奶牛419頭,從吉林引進西門塔爾育成牛62頭。獸醫、畜牧站對其新引進的奶牛、肉牛進行了檢測、立檔。牧戶思想觀念的轉變較快,使奶牛養殖區域不斷擴大,養殖戶逐漸增多,奶牛頭數和奶產量也隨之增長。

二是奶源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嵯崗地區以“一區、一村、一帶”為特點的奶業發展“三個一工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為該地區乳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雙娃乳業第一奶牛繁育場和育成牛小區紐西蘭高產奶牛總頭數達到940多頭,企業奶源基地建設顯現成效,已基本形成高產奶牛聚集的小區。三是乳品加工企業的拉動作用日趨明顯。XX年始,雙娃乳業日處理150噸鮮奶生產線投入使用,日加工鮮奶能力達到180噸,鮮奶需求量加大,鮮奶收購得到保證。明英乳業開始投入生產,日加工處理能力達120噸,通過改造,該企業加工品種比較齊全,增加了脫脂粉、全脂粉、奶油、甘露素等品種,能適應市場需求,初步形成企業與牧戶之間“企業+基地”的循環拉動關係,既刺激牧戶飼養奶牛的積極性,又為企業擴大生產能力奠定了基礎,拉動效果十分明顯。

2、穩步發展肉源基地建設

冬羔和早春羔生產有所突破。隨著我旗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提高,冬羔和早春羔的效益優勢被越來越多的牧民所認可。新寶力格蘇木在接冬羔、早春羔方面走在全旗前列,今春共接冬羔和早春羔4萬多隻,冬羔、早春羔數量較去年大幅增加。這是打破傳統畜牧業經營方式的有效途徑,並已逐漸從小規模的嘗試向產業化的運作模式發展,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3、重視和培育特色產業

一是特種動物養殖發展迅速。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巨觀政策引導下,特色養殖方面以吉蘇木為主要生產區,現已逐漸推廣到嵯崗鎮和阿鎮地區。目前僅吉蘇木、嵯崗鎮地區就有養殖戶163戶,養殖品種以狐狸、獺兔、貂、貉為主,存欄達到8430隻,在以上地區養殖戶的帶動下,目前阿鎮也正在積極運作,引導居牧民搞特種養殖,特種養殖業已逐步成為一項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