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縣婦聯半年工作總結

為銘記百年婦運歷史,鼓舞廣大鶴城婦女與時俱進,在新的歷史時期再創新業績,齊市婦聯開展了系列紀念活動,並以此為媒介,大力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紀念、宣傳、回顧婦女運動百年歷史,宣揚鶴城女性在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後所做的卓越貢獻,為凸顯婦運百年的特徵,齊市婦聯的紀念活動彰現了“十最”特點:

——活動內容最豐。齊市婦聯搶抓百年婦運紀念之機,以組織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0周年暨“鶴城百名巾幗功勳、巾幗模範”頒獎大會為主體內容,開展了系列活動,內容之豐富為歷屆之首。3月2日,市婦聯在市藝術劇院隆重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0周年暨“鶴城百名巾幗功勳、巾幗模範”頒獎大會,市領導高環、王鐵靜、馬占江、鄧曉軍、李逢春、孫傑、田國梁、曲秀麗、吳剛、范天成、張敬先、黃力、孫建平出席大會。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高環在大會上致辭,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全市廣大婦女工作者和婦女民眾致以節日的問候,對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在市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黨聯繫婦女民眾的橋樑紐帶作用,團結和帶領全市廣大婦女,以維護婦女權益、促進婦女進步為己任,以實現兩性平等、推動社會發展為目標,勵精圖治,開拓進取,撐起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半邊天”的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廣大婦女同志以百名巾幗功勳、巾幗模範為榜樣,繼續發揮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勤奮學習,提高自我,在推動全市又好又快發展、更好更快發展中大顯身手、建功立業。會上,對一個世紀以來為全市婦女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百名傑出女性進行了表彰,市委、市政府授予朱國斌等35人“鶴城巾幗功勳”榮譽稱號。其中,萬國勤等15人為“建國前巾幗功勳”,馬德雲等20人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巾幗功勳”。授予吳晴等65人“鶴城巾幗模範”榮譽稱號,授予杜貴紱等10人“鶴城百年婦運特殊貢獻獎”。整場晚會熱烈、凝重,極富感染力,以“紅色婦運、激情歲月、盛世輝煌、展望未來”四大板塊將鶴城巾幗的事跡與百年婦運和諧相融,詩朗誦《世紀風—巾幗旗》展現鶴城巾幗的胸中丘壑,當台上台下人員共同用手語表演《國家》時,全場感動。最後,伴隨著《祝你生日快樂》的音樂聲,會場點燃了巨型生日蛋糕上的生日蠟燭,為婦女運動的百歲慶生。

為凝固百年鶴城婦女運動史,齊市婦聯組織了“回眸百年·巾幗風采”圖片展,共分建國前、新中國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之後三個歷史時期,四大版塊,8個板面立體呈現了鶴城婦女運動的百年歷史。第一版塊集中展現了建國前鶴城廣大婦女在民族解放的進程中奮勇前行,爭取平等和獨立的圖片。包涵了劉王盛第一個興辦幼女學堂、女子師範學堂;張秉彝第一個女詩人、女慈善家;朱國賓、趙新蓮組織婦女讀書會,創辦了進步刊物《蕉葉集》,宣傳抗日救國思想;進步婦女積極參加北滿地下革命鬥爭,積極倡導女子教育;婦女給抗日聯軍當交通員、送情報、掩護抗聯戰士;為支援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市婦聯組織婦女絮軍服、做軍鞋、做軍衣;護理傷病員,婦女拆洗衣物11萬件;婦女參加反封建鬥爭、參加鎮反運動、取締娼妓、參加反奸清算鬥爭等珍貴歷史圖片。第二版塊集中展現了建國初廣大鶴城婦女在新中國建設事業中以貢獻求發展。包涵了我市婦女參加掃盲識字班、動員參軍、擁軍優屬;參加城鄉工農業生產勞動;參加創高產、爭先進、當模範活動;開展紅姑娘運動,工業戰線女職工提合理化建議1.7萬條,湧現出婦女先進班組331個、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和勞動模範2418名、有6名女勞模參加國慶觀禮受到毛主席接見;全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軍;全國第一個女機車調度員孫孝菊等圖片。第三版塊集中展現了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鶴城廣大婦女展風采、做貢獻。包涵了婦女參政議政;在全市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科技等各項事業發展中的半邊天作用;百名巾幗功勳·巾幗模範;鶴城出席全國的三八紅旗手、盛市十大女傑代表;市、縣區三八紅旗競賽典型活動及典型群體及個人等圖片。第四版集中展現了各級婦聯組織“娘家人”的不懈追求。包涵了九十年代和新世紀初期,全市的婦女工作圍繞黨政中心,開展富有社會影響、富有婦女特色“三大主體活動”;近年來市縣婦女組織圍繞“四大行動”開展的系列活動;新時期圍繞和諧社會建設,組織開展的“三八紅旗志願行動”、“潔淨新風進萬家”、“和諧魅力家庭建設”、“四進社區”、“六進家庭活動”、“婦女健身活動”、“婚育新風進萬家”,“農家女大講堂”、“婦女創業帶就業”等活動及典型;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婦女組織作用,開展的“母嬰親子歡樂嘉年華活動”;婦女思想政治教育、婦女維權工作、救助春蕾女童、親職教育工作等圖片。立體視角的圖板展示,真實呈現了鶴城廣大婦女1XX年來在各條戰線,用不畏艱險、勇於奉獻的實際行動求平等、促和諧、謀發展,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巾幗奮鬥史篇,展示了代代婦女姐妹的時代風采和為鶴城的發展所做的貢獻。為提升宣傳效果,展板在表彰會展出之後,在“三八”節期間分別在市主要商業區、黨政辦公中心、北三區等地巡迴展出,最大強度地營造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