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站半年工作總結

20nn年,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人大、政協等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在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經辦機構的共同努力下,本著"政府組織引導、農民自願參加、以大病統籌為主、兼顧門診小病補償、互助共濟"的原則,全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紮實推進、平穩運行、態勢良好,再次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基本情況

(一)、參合情況

20nn年,全鄉有25847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05%。

(二)、補償情況

截止20nn年6月30日,全鄉共有29557人次得到補償,補償金額為:806486.80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387人次505112.40元。其中:門診補償28998人次,補償金額為:357613.90元,占總補償金額的44.34%,人均補償12.33元。鄉衛生院住院補償429人次,補償金額為:146089.10元,占總補償金額的18.11%,人均補償340.50元。縣境外住院補償130人次,補償金額為:302783.80元,占總補償金額的37.54%,人均補償2329.10元。

(三)、工作情況

20nn年,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繼續本著"一切為了參合農民的利益、取信於民、惠及於民"的服務宗旨。嚴格執行縣委、政府制定的《松桃苗族自治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施方案》及其相關檔案,具體工作如下:

1、機構組織

進一步完善了三個組織:一是以鄉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領導小組;二是以鄉長任主任,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三是以鄉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管理領導小組,使全鄉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得到了組織保障。

2、制度宣傳

為力爭達到宣傳面100%、知曉率100%的目標,按照:宣傳內容有針對性;宣傳形式多樣性;宣傳工作細緻性的原則,採取常年宣傳、處處宣傳的方式,及時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相關政策、調整方案。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做到了家喻戶曉,大大提高了農民自願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資金管理

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我縣實施補償報銷以來,我站對補償報銷資金始終堅持專戶儲存、專賬管理、專款專用的原則,及時下發,無一截留農民補償報銷資金。

4、內部管理

站內實行定期理論和業務學習,要求每位工作人員必須熟悉和掌握相關政策和制度。

5、醫療機構管理

要求各定點醫療機構必須積極配合新農合工作的開展,繼續設定專門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結算視窗,落實了專職人員,制定並公開辦事流程,將辦事流程張貼在醒目位置,使就診參合農民一目了然。設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意見箱,廣泛接受社會各界和人民民眾的監督,嚴格執行相關藥品目錄和價格。

6、監管工作

為保證定點醫療機構用最低廉的價格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不定期對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督查。協調衛生院加強醫務人員素質教育培訓28人次,建立和完善了醫療機構年終考核、獎懲制度。

7、審核工作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行過程中,農民最關心的是醫療費用補償兌現的公開、公平問題。為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核和督查工作,嚴格實行"三級審核"制度,即:定點醫療機構負責人初審、衛生院、合醫站分別覆核,縣合醫局終審制度。加大對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行為、合理用藥、因病施治等管理力度,始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讓廣大參合民眾真正得到優質、高效、便捷、價廉的醫療服務。

二、存在的問題

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隨著人民民眾醫療保健需求的日益提高,運行中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1、合醫站工作經費嚴重不足(20nn年合醫站還沒有工作經費撥入,完全靠站長墊付!),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削弱了對各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指導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