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所上半年工作總結

XX年以來,在渠縣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在農業局黨委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下,渠縣農科所紮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牢固樹立為“三農”服務意識,認真研究工作思路,發揚團結奮進精神,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活動,著力提高我所的科研水平,增強科技實力,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的要求,引進作物新品種,發展新技術,努力為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持。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具體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一、科研工作

今年以來,我們努力保持和發揮好自身的科研優勢,進一步加大科研力度,拓展新的研究領域和方向,使我所科研工作保持較好的連續性和創新性。XX年我所制定安排的《XX年農業科研項目計畫》安排開展的自設試驗研究項目有4個項目13個品種。其中,引進青貯玉米4個品種、高粱7個品種、土豆1個品種、葛根1個品種,目前,各項試驗都在按計畫要求貫徹實施中,進展順利。

1、冬作洋芋雙膜高產栽培技術試驗。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我所在渠南鄉李壩村進行冬作洋芋雙膜高產栽培技術對比試驗,解決了我縣冬作洋芋易遭霜凍而減產的現狀,提高土地利用率,真正實現農民增產增收。

2、青貯玉米試驗。今年3月,我所在望溪村灣燕村,渠南鄉小山、鶴林鄉陽山村分別種植了群策5號、群策8號,蜀玉201、勁單42、正青貯38號五個品種,進行對比試驗,研究玉米的適應性、豐產性及可飼性,目前該玉米長勢良好。

3、高梁高產栽培試驗。我所於今年3月從四川省農科院高梁研究所引進高梁品種9個,在李復鄉高石村做品比試驗,研究分析適合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出酒率高的品種做為推廣性種植,力爭使新品種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加強科技推廣、提供科技服務

1、陽光工程培訓。作為農業科技部門,我們始終以“三農”服務為己任1-3月,我們參與了“陽光工程培訓”科技服務活動,與農民面對面指導、交流,為農民提供實實在在的科技服務。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素質,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我所今年培訓《農業技術、技能操作專業》學員150人。通過嚴格而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技能培訓,使參訓人員具備系統的農作物專業知識,田間實際操作能手,達到現代農業專業套用水平。

2、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在以“三農”服務為己任思想的統領下,今年以來,我們積極參與了“送科技下鄉”、“農業科技幹部入戶”服務活動,到田間地頭為農民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科技服務,深受農戶歡迎,成效明顯。同時,我所開發的冬作洋芋雙膜高產栽培技術試驗,運用於推廣體系建設中,使農民實現高產、達到增收的目的。

3、參與“掛包幫”活動。為貫徹落實渠委辦[XX]48號檔案精神,在農業局黨委組織下,從今年六月開始,我所與執法大隊一起幫扶鶴林鄉安全村劉玉碧家,根據她家的具體情況我們認真對待,具體分析、研究其貧困原因,對其採取相應措施進行幫扶,使其在三年內儘快脫貧致富,推動全村經濟社會發展。

4、接受技術諮詢,參加技術指導。我縣是農業大縣,農經作物蔬菜基地很多,但有關技術專家尚少,有些農民朋友有經濟意識,但缺乏種植經驗和栽培技術,今年我所接受來電、來訪技術諮詢上百餘次,工作人員到現場技術服務數十次,真正體現了為農民站崗服務的作用。

三、學習教育

1、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明確業務職責,搞好自身建設。學習是提高的唯一方法。我所建立健全了黨員幹部職工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的長效機制,每個星期至少有一次集中政治和業務理論學習,通過政治理論學習,使全體工作人員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科學發展觀,發揚先鋒模範作用,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創建廉潔高效的科研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