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五)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組織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年、種子生產許可證大檢查和“綠劍”農業行政執法活動,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推廣標準化生產,不斷提高農業安全生產水平。在專項行動中全市已累計出動檢查執法人員11458人次,檢查生產主體5352家次,發放宣傳資料1.7萬份。全市農資監管信息化已覆蓋155家農資店,累計錄入農資產品信息4614條;智慧畜牧業信息系統已覆蓋70個鄉鎮、150餘家生豬規模場,累計錄入畜牧業相關信息450萬條,已有327家養殖場實施生豬準出制度,占同期出欄生豬總量的75%,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密度達到100%。上半年共完成部省市三級農產品質量監測6次,其中畜禽產品合格率為100%,地產農產品質量監測總體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全市新增無公害農產品67個,綠色食品5個。

(六)進一步規範和創新農村“三資”管理。繼續完善“三資”管理制度,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創建,強化監管檢查,農村經營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今年指導督促各地健全完善各項“三資”管理制度,確定了22個“三資”管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創建目標任務,實施網路實時監管和定期財務公開檢查。目前,全市近一半的村開始將原始憑證、經濟契約等資料掃描錄入財務處理系統,全市村級財務統一公開日公開率繼續保持在99%以上,並探索和實踐了網際網路、數位電視、觸控螢幕等多種公開方式,公開內容不斷豐富。同時,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農民負擔監管機制建設穩步推進,確保了農村社會穩定。

(七)積極構建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今年以來,全市各級農業部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為黨委政府做好參謀,不斷完善農業政策框架。目前,已為市政府代擬了三個政策意見,其中《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加快推進我市現代種業發展的意見》已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與市財政局聯合制定的《xx市示範性家庭農場財政引導資金申報指南(試行)》已開始施行。這些已成為當前我市現代農業建設的重點和亮點。今後三年,《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將成為我市統領各項惠農強農富農政策的綱領性檔案。

總體來說,上半年農業發展的基本態勢是穩健的,工作推進紮實有效。但還存在著一些明顯制約農業發展的因素。

一是農業出口企業經營壓力增大。我市農產品出口主要以初級產品為主,在國際上的比較優勢不強,波動彈性較大。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我市農產品出口成本加大,國際競爭力減弱。1-4月,我市農產品出口額4.55億美元,同比減少1.9%,農業出口企業陷入訂單縮減、利潤下滑的困境。

二是種糧大戶生產成本急劇上升。近年來,隨著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農業產業檔次提高,導致土地租賃流轉費大幅上升。如寧海縣長街鎮土地租賃均價超800元/畝,漲幅達20%,給種糧大戶生產成本造成明顯影響。同時,農業季節性僱工不斷減少,農業用工價格連年增長。從今年春耕生產情況看,一般用工價格已漲到每人120-150元/天,且部分地區出現一定程度的用工荒。

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難度增大。市、縣兩級部門之間的監管責任難落實,農業部門監管隊伍不健全,監測能力跟不上,生產主體質量意識、法制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比較淡薄。加上周邊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頻發,安全監管難度和壓力日益增大。

四是涉農類大學生引進難。受傳統的思想觀念和社會輿論的影響,大學生在就業時不願意選擇農業領域,即使迫於就業壓力到農業領域就業,也是“緩兵”之計,缺乏穩定性。同時,農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相對艱苦,交通、通訊、信息等設施條件相對落後,與大學生的需求之間有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