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半年來,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局工作會議精神,我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根據市質監局和縣委、縣政府的總體安排,按照市局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緊扣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加強政治思想,突出特色服務,強化監督管理,完善制度和最佳化隊伍建設,在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前提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實現了我局年初確定的半年工作任務目標,現就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狠抓食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

(一)食品質量安全監管

1、加強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我局重新修訂了《**縣食品加工小作坊暫行管理辦法》和《**縣食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警預案》,制定了關於繼續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與《食品監管安全工作安排》。實施了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措施明確的食品安全“四明確”工作責任制和食品安全工作過錯責任追究制,使食品安全問題始終能夠保證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早查處”。在我局同責任區負責人、局內各股室簽定責任書的同時,與11家食品生產企業和29家證照齊全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簽定了食品質量安全生產責任書和承諾書,使我縣食品生產企業取證率達始終保持100%,食品生產企業責任書和承諾書籤訂率始終保持100%,食品添加劑備案率始終保持100%,生產企業質量檔案建檔率始終保持100%的目標。

2、強化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為了從根本上杜絕食品質量危害,確保食品質量安全。我局一是面向11家食品生產企業推行了電子網路化監管,並繼續實施了“三保”工程,即:保產品原材料質量安全、保產品添加劑使用安全、保產成品出廠質量安全。二是完善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在普查的基礎上,對全縣11家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分類分級管理,按照企業規模、設備及生產條件、產品的安全風險程度、日常監督檢查情況及年審情況綜合進行質量安全評價,分為a、b、c、d四類,採用程度不同的監管方式和頻次,對5家a類企業,5家b類企業,1家c類企業,按照“疏導、扶持、幫助、規範”的八字方針,實行分類幫扶,目前已有10家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和採用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生產;三是繼續開展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了三次食品安全突擊檢查,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了兩次節假日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對所有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進行了兩次全面巡查和認真回訪。查處了2家超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小作坊,2家未制定食品添加劑使用登記記錄的企業,1家標註生產日期與實際出廠日期不符的含乳飲料生產企業。

通過不間斷的監督檢查,有力的打擊了食品生產違法現象,極大的規範了食品生產企業的生產行為,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

3、加強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我局採取市場監督檢查與監督抽查相雙管齊下的方法,以“兒童食品、日用食品和實行食品許可證制度的產品”為重點,對全縣食品銷售市場進行了整頓規範。共出動檢查人員140多人次,開展了一次綜合性市場食品質量大檢查,兩次節假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查獲假冒偽劣食品貨值金額16000餘元。並對市場銷售的6類17種食品進行了質量抽查,抽查食品綜合合格率98.4%,與上年度同期相比增長了0.6個百分點。

(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

我們本著安全無小事的宗旨,採用定期巡查、定期回查、專項檢查、重點排查和加強安全監察網路建設、安全責任考核、安全宣傳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以特種設備的安裝、運行、受檢和操作人員的操作資格和安全隱患,以及安全生產制度為重點,全面加強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的力度。半年來,同29家擁有特種設備的單位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和安全生產承諾書,責任書和承諾書籤訂率100%,並建立了較為詳實的特種設備檔案。出動安全監察人員120多人次,組織開展了一次以鍋爐、廠車、起重機械和安全閥、壓力表為重點的專項檢查,一次以石油液化氣瓶、乙炔瓶和氧氣瓶受檢狀況的重點排查,兩次以確保節假日安全為目的安全大檢查,對29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進行了一次安全巡查和一次設備運行狀況排查。查出事故隱患4處,已責令其全部整改,並通過了整改驗收。按照縣政府和市局的要求,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積極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網路建設。

二、強化了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力度,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

(一)我局堅持“源頭與流通抓質量,源頭與流通抓打假”的工作方針。認真落實打假責任制,切實把行政執法工作推向龍頭地位,在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中,繼續發揮者打假主力軍作用。年初,受省、市質監工作思路的啟發,結合我縣的具體情況,我們在充實、壯大行政執法力量的基礎上,從保護投資環境、規範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上入手,在劃分了兩個打假責任區的同時,定責任、定任務、定目標,繼續明確了以石油市場為行政執法工作的主軸,以服務石油產業開發為重點,以確保食品質量安全為中心任務的行政執法工作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