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基層組織工作總結

三是全面啟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為加強對XX年下派到村工作的77名大學生的管理,使其安心工作,儘快成長,制定了“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幹部管理辦法。人才辦正在制定提升村幹部學歷的實施方案,結合“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的實施,有計畫地提高村幹部素質和改善村幹部結構。

四是組建一批專業協會組織。對我縣原有的21個協會的工作進行了一次普遍督查,在規章制度、管理形式、利益調整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規範,結合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在八堡鄉新開村、小屯鄉大田村等地,進一步完善和總結“支部 基地 遠教 農戶 協會”等經驗。要求每個鄉鎮年內至少要建立1個以上的農民專業協會組織。

五是培養一批“雙培雙帶”能手和一批實踐“三個代表”示範行動黨組織、黨員。結合農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組織力量對“雙培雙帶”活動、農民黨員“設崗定責”和“實踐‘三個代表’示範行動”等進行調研,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辦法和完善措施。要求每個鄉鎮年內至少要完成培養10名以上“雙培雙帶”能手的培養任務,作好迎接地委組織部、地區基層辦的授牌管理。制定了全縣XX年發展黨員計畫,加強黨費收繳和黨組織黨員基本信息庫建設工作。

六是形成一套“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和管理民主的運行機制。配合縣委先進性教育辦公室,做好長效機制的收集整理工作,目前全縣已建立1433個相關制度。36個鄉鎮正在陸續召開黨代表常任制年會,有的鄉鎮還對代表學習、提案、質詢等九項制度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下發方組通(XX)12號檔案,對鄉鎮和縣直部門開展黨委黨組決定重大事項制定了科學統一的試行規定。我縣結合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紮實開展了“雙培雙帶”活動和黨員實踐&ldqu

o;三個代表”示範行動,黨員服務實行公開承諾制度。

2、立足“四抓四求”,開展“三創三強”。在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各項工作中,我縣立足於“抓點求突破、抓面求鞏固、抓調研求創新、抓督查求落實”的工作思路,以農民民眾滿意為標準,以提高農村黨員幹部素質為關鍵,以健全村民自治機制為重點,以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為目的,切實開展上下聯創、示範帶創、城鄉共創和強基礎、強素質、強機制的“三創三強”活動,認真學習借鑑織金縣最佳化村級組織管理機制的經驗和安順市實施“四有”工程(支部活動有陣地、幹部工作有報酬、組織運轉有經費、提升素質有遠教)的經驗,積極探索“兩推一選”、“公推公(直)選”、村兩委幹部交叉任職等村幹部選拔培養工作機制。並在百納、雨沖、黃泥、馬場等鄉鎮進行試點。

3、進一步加強重點工程項目區基層組織建設。我縣緊緊圍繞“抓黨建、促遷安”這條思路,採取“五抓五加強”的工作措施。一是抓關鍵,加強鄉村領導班子建設;二是抓隊伍,加強移民工作“主心骨”建設;三是抓動力,加強移民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建設;四是抓保障,加強移民工作的制度建設;五是抓發展,加強移民工作的物質基礎建設。努力把洪家渡庫區、火電廠、小屯煤礦、綠塘煤礦、五鳳煤礦等重點工程項目區建設成為“黨建工作先進區”、“社會治安模範區”、“開發式移民示範區”。

4、做好黨員發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我縣堅持以《黨章》和《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試行)》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工作方針,有領導、有計畫地搞好黨員發展工作。制定了《XX年發展黨員工作計畫》,全縣計畫年內發展黨員550名。目前全縣有22866名黨員,其中女黨員3776名,占16.5;農民黨員14591名,占63.8;35歲及以下黨員5483名,占24;高中以上文化的7243名,占32.9。全縣有入黨積極分子3681名,其中女性868名,占入黨積極分子總數的23.6;少數民族1141名,占入黨積極分子總數的31;35歲以下的2296名,占入黨積極分子總數的62.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586名,占入黨積極分子總數的43.1;非公有制經濟組織8名。

(七)在“管、學、用”上下功夫抓落實,切實加強遠程教育工作

1、認真落實全區會議精神。年初,召開了由鄉鎮黨務副書記、組織委員、遠教管理員、中心校校長、中學校長、遠教成員單位領導等220多人參加的全縣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會議。印發了《XX年大方縣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要點》,對基礎設施建設、骨幹隊伍建設、教學組織管理、教學資源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2、認真抓好“村校結合”和“一校兩教”工作。制定了《關於在全縣農村中國小開展“村校結合”和“一校兩教”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村校結合”和“一校兩教”工作中必須做到“五個結合”(一是鄉鎮黨委、村黨支部和中國小遠程教育工作的結合;二是學校教師與村黨員幹部民眾之間的結合;三是在校學生與家長或其他農戶之間的結合;四是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學、用轉化的結合;五是遠程教育與農村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結合)和“六個一”(一個遠教信息宣傳欄、一塊試驗基地、一支科技輔導隊伍、一批小遠教郵遞員、一張便民服務卡、一批結對幫扶戶)。同時建立了檢查匯報制度,要求每個站點必須定期向鄉鎮黨委匯報“村校結合”或“一校兩教”工作的開展情況,縣遠教辦定期不定期進行檢查和督促,保證工作正常、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