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2010年上半年黨建工作總結

二、以制度建設為切入點,進一步規範幹部的從政行為。

為了將黨員幹部經常性教育切實落到實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鎮黨委在調查研究,認真討論的基礎上,重新制定了《幹部首問責任制》、《幹部過錯責任追究制》、《重大事項集體研究討論制》、《民情日記制》、《黨員承諾制》、《流動黨員管理制度》等六項制度,重新修訂完善了《黨內民主生活制度》、《黨風廉政制度》、《發展黨員責任追究制度》、《黨員聯繫和服務民眾工作制度》等二十一項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制度體系,為加強黨員幹部隊伍建設和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證。同時,為了進一步規範服務中心(站)和辦事大廳的科學管理,確保工作有序運轉,達到履職到位,民眾滿意的目的。鎮黨委、政府依據《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崗位職責新修訂了《xx鎮服務中心資產管理辦法》《xx鎮經濟社會服務中心及人員管理辦法》《xx鎮經濟社會服務中心及人員考核辦法》《xx鎮縣駐鎮單位管理辦法》《農村經濟社會服務中心主要職責》等十多項制度,研究制定了《xx鎮辦事大廳職責》《xx鎮公開辦事大廳工作制度》《xx鎮公開辦事大廳服務公約》《xx鎮公開辦事大廳行為規範》等,統一製作了制度展示牌、崗位職責顯示牌、工作程式和結構圖,為民眾印發了《xx鎮公開辦事大廳便民服務聯繫卡》,通過建章立制,我鎮新整合的社會經濟服務中心、公開辦事大廳和人口與計畫生育服務中心各項工作運作有序。全鎮黨員幹部、職工服務大局、服務民眾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從政行為和內部管理逐步規範,辦事效率和工作質量明顯提高,為鎮政府職能轉變,建設責任型、服務型、法制型和廉潔高效型政府提供了組織保證。

三、以創新載體為突破口,全面加強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紮實開展了“三爭”活動。鎮黨委把開展“爭創富民村支部、爭當富民村支書、爭做富民好黨員”活動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載體。在具體工作中做到了“六個結合”:一是把“三爭”活動與“三級聯創”結合起來。用“五個好”黨支部的推薦評選掛鈎,充分調動農村廣大黨員幹部參與“三爭”活動的積極性。全鎮確立了5個村為富民黨支部,5名富民村支書、100名富民好黨員的工作目標。並制定下發了“三爭”活動的工作安排意見,“三爭”活動爭創標準,“三爭”活動考核辦法,進一步深化和豐富了“三級聯創”活動內容。按照鎮上制定《關於在“三爭”活動中紮實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通知》要求,積極開展了“十個一”主題實踐活動,為“三爭”活動的開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把“三爭”活動與“四培雙帶”活動結合起來。鎮黨委統一製作《幫帶責任卡》,由各支部黨員與幫帶農戶簽訂《幫帶責任卡》460份,使有能力的黨員與農戶建立了幫扶對子。三是把“三爭”活動同開展機關黨員“聯姻接對幫扶”活動結合起來。鎮機關27名黨員聯繫貧困黨員27名、貧困民眾27戶,計生雙女戶27戶,積極開展上門“送溫暖”活動,深受廣大民眾好評。四是把“三爭”活動與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結合起來。全鎮各支部緊密結合各自實際,結合新農村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設立了衛生監督崗、道路維護崗、護青保糧崗、糾紛調解崗等20類崗位,380名無職黨員對號入坐,通過設崗定責、黨員認崗、公示明崗、考核評崗和黨員公開承諾,使“三爭”活動與農村各項工作緊密結合,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五是把“三爭”活動與黨員幹部、職工的培訓教育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鎮黨校和村級活動場所的主陣地作用,按照電教片播放月活動的安排精神,針對我鎮產業結構,黨員幹部素質的不同,爭取多種形勢,進行分類培訓。鎮黨校以以會代訓的形式舉辦黨員幹部培訓班7期,培訓黨員320人(次),黨員、幹部的培訓率分別達到85%和90%以上。全鎮共播放電教片82場次,觀看人數達3260人次,舉辦泥瓦工、電焊工、電工、民族刺繡等勞動技能培訓班4期,培訓勞務工396人(次)。同時,為了增強村幹部和黨員的黨性觀念和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民眾的能力,在加強黨員幹部培訓教育的基礎上,鎮黨委組織18名村幹部到北京等地進行考察學習,使他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為今後進一步搞好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針對農村社會經濟服務中心、人口與計畫生育服務站工作人員業務生疏,專業知識欠缺的實際,鎮黨委、政府及時研究制定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業務知識培訓計畫和年度實施計畫,並充分利用六月份,服務中心(站)工作人員工作相對輕鬆的有利時機,安排部署了服務中心(站)工作人員業務知識培訓月活動,採取請進來講,走出去學、專業知識比較豐富的工作人員親自備課授課等方式,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強化對服務中心(站)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期間,有33名幹部赴北京、江蘇等地考察學習,有4名幹部進行了親自備課授課,從涉農部門先後聘請6名講師進行了業務知識培訓。通過培訓,使服務中心(站)工作人員接受了一次涉農知識全方位培訓,為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奠定了基礎,也為培養服務中心多面手人才紮下了根基。六是把“三爭”活動與創建“誠信農戶”、“平安村”、“平安農戶”建設活動結合起來。共建誠信村3個,誠信戶430戶,平安村18個,平安農戶4897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