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班主任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德育教育的思路為指導,結合本班學生個性特點,以讓學生管理目標,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行為與學習習慣,努力提高教育質量。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2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8人。孩子們都很聰明,女孩子普遍乖巧聽話,男孩子絕大多數頑皮好動。雖然已經四年級的孩子,可對這幫孩子來說,他們顧及多的是自己,而很大程度上忽視了班級是一個整體,班委則更需要在這方面加強,對於其他孩子們,貴在於養成良好學習與行為習慣。因此,在本學期我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高效高質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建設良好的班集體作為主要目標。

三、主要工作及目標:

1、時時處處有計畫、有步驟地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教育。

2、擬定以管求不管,努力以生管生為工作思路,儘快培養一批得力助手,協助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3、繼續加強與家長間的多方聯繫。重在做好家委會活動的組織協助工作。

4、重視特殊生的管理工作,嘗試採用不同的方法,使特殊生的學生態度、生活習慣都能保持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不斷關心他們的成績,關注他們的成長,以心換心、熱情關愛,多表揚鼓勵,使他們取得進步。

5、認真完成學校分配的各項任務,搞好校教導處、少先隊大隊部、教研組等部門組織的主題教育和各項競賽。

四、具體措施:

a、常規教育:

(一)開闢多方位的常規教育的陣地

由於做班主任不久,對於班級管理缺少必要的知識與管理手段。對於班主任工作還很陌生,缺少對特殊學生群體的改變策略,更多的想法與做法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進一步去驗證。當然,我會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好班主任工作,慢慢改變班級現狀,努力實現學生自管的遠大目標。具體工作從以下幾點入手:

1、發揮家長的作用。家校聯繫冊與校訊通是與家長溝通的主要平台,學生的教育需要即時性,因此一旦出現問題,或在學校的各方面表現都及時反饋給家長,發動家長有針對性地配合老師進行教育。

2、充分利用班隊會及晨會的時間繼續學習《一日常規》,《國小生守則》和《班級衛生細則》等規範的具體實施,從孩子在校的生活細處著手,努力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過,針對四年級孩子的特別,簡單的說教與灌輸效果並不理想,需要多講,多引導,多示範,多鼓勵,讓孩子能辯明簡單事理,能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心中能中班級大家庭的概念,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3、合理利用升旗儀式,重大節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這學期利用感恩日等重大活動舉行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隊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4、發揮家長學校和家委會的作用,積極組織與開展系列主題活動。

(二)常規教育的內容

1、班級紀律方面

一個班級,要想有良好的班風,必須要有良好的紀律才行。因而,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a、課堂紀律:先抓班委自己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再讓班委影響與指正他人的不良行為。樹立教室是安靜的學習場所的概念,讓孩子明白在教室里,你只能安靜地學習,不得大聲喧鬧,影響其他孩子的學習(這是本學期要重抓的一項工作)。

b、課間紀律:課間是學生輕鬆休息的時間,良好的課間紀律將會給整個校園帶來活躍而輕鬆的氣氛。多關心留意學生的行為,讓學生的課間行為變得可控、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