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學期班主任工作計畫

2.2班以前的班主任周緣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很好,而且學生也都適應了她的管理策略。對於我這個“橫空出世‘的班主任,無疑難度很大。為了能讓學生們能夠儘快適應我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讓學生們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特制訂計畫本學期工作計畫

一、觀察了解

對於我這箇中途接手的班主任而言,立刻按照自己的思路管理班級,顯然不現實。所以前一個月主要按照原班主任管理方法按部就班的就行。通過觀察,了解班委會成員、課代表的工作態度、方法和能力,了解每一位同學的行為習慣、個人愛好和特長、家庭情況以及對學習的態度等,並且積極與學生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在對班級整體情況以及個體情況後,以及自己平時了解的學生渴望,具體實施自己的管理理念。

二、習慣養成教育

初二是個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很多習慣都沒有具體成型。因此必須做好相關引導教育工作。

1、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首先要求學生,按照常規方法學習。既課前預習,標註疑慮。課堂上帶著問題,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跟著教師思路,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課後獨立研究或探討課堂中疑難知識,在確保知識真真理解後,及時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對於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和老師同學交流。在常規方法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必要改革創新,找到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

2、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小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成功的捷徑就是做好身邊每一件小事。結合教導處提出的要求,我要求如下:學生吃小食品只能在教室和商店,而且只能在大課間、上午放學至十二點半和下午眼操後課間休息可以吃,強調早餐必須在家解決,早自習時間絕對不允許吃早餐;課間,靠走廊右側通行,且不能並排前行;為自己製造的垃圾,準備一垃圾袋,不能隨地丟棄;放學後,凳子放於課桌下面。

三、集體榮譽感教育

軍訓、運動會和元旦聚會等集體活動為契機,對學生進行集體榮譽感教育。教育每位學生以班為家,積極主動為“家”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體現自己在“家”中的價值。讓每位學生意識到,2.2班是一個團結、積極向上的集體,每位同學都是班級一名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只要每位學生都以班為“家”,一定會愛會自己的“家” ,自然也就會好好表現的。

四、珍惜時間,提高效率

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有限的,但卻是公平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更好、更多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呢?我想主要就是合理分配時間。因此我要求學生的作業必須當天完成,早自習時間可以背書或為今天要上的內容作準備等,絕不允許抄襲作業;中午十二點半進教室午休或自學;自習課時間要積極研究課堂上遺留的問題,必要時可以和周圍“鄰居”探討並解決問題,如果出現自己的狀態不佳或犯困等情況,可以在不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基礎上,通過閉目養神,甚至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的方法調節,不能只做表面現象。其它課餘時間可以放鬆心情,同時根據自己具體情況,分配這些業餘時間,絕不能只顧一味的放鬆了。

五、擬定集體與個人的遠、近期目標

有目標才有動力。這學期我根據學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實際情況,分別讓學生在學期初,期中等時間段擬定班級與個人在學習、德育等方面的遠、近期目標,讓每一個學生明確自己正在努力奮鬥的目標是什麼,避免盲目、低效地學習和生活。然後,要求每一個學生認真切實地執行自己的遠、近期計畫,將集體的目標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幫助和鼓勵每一個人進步,使每個人都在明顯而又易於承受的壓力下自覺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