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紀班主任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三年一班的班主任,我沒有帶過高年級,怕帶不好,耽誤了孩子們,深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心裡壓力更大了,但我把壓力變為了動力,不斷超越了自己。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班級常規管理方面。

1、繼續加強班風建設,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充分利用班隊會及晨會的時間學習了《汪清四國小生行為養成教育細則》、《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108個好習慣》等。學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每一個學生沒有掉隊,稍差的孩子有了不同的進步。

2、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注重學生的文明習慣教育。經過一學期的強化學生達到了“三別”“四帶”“五無”“五有”要求,使學生將文明習慣內化為自身的需求,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我還利用“每周一教育主題”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坐如鐘,站如松”“學會傾聽”“學會思考”“學會回答”“學會舉手”“學會書寫”“學會讀書”等這些都是本學期的教育主題,每一周進行一主題,不斷循環,直到學生養成習慣為止。您現在閱覽的是,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3、加強班級衛生,開學初設立了許多崗位。如:板長、水利部長、台長等。讓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崗位,要求是“我是班級小主人,我的崗位,我負責。”

4、加強班級的紀律教育。我利用了開學前二周的時間好好整頓了班級的紀律,並在班幹部的帶領下民主地制定出了“班級公約”。並在班級設立“小小監督崗”,專門負責監督檢查學生的日常行為,並在晚點時間進行一日總結,通過監督崗的匯報,評出“最佳表現獎”。對表現不夠好的學生,及時進行點撥、指導,加強教育。

在課堂上,我多使用讚揚的語言,樹立了孩子較強的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班風。現在人人都能做到課堂上遵守紀律,下課後不打鬧、不吵架、不打架。曾多次獲得“紀錄流動紅旗”,也被評為“溫馨班級”和“文明班級”。

5、合理利用升旗儀式、讀課外書、重大節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這學期利用了婦女節、清明節、端午節、五一節日、影視教育和六一節等重大活動舉行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隊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了愛國主義情感。6月16日帶領全體學生到“西崴子教育基地”進行了體驗、實踐了一天,學生回來後寫出了自己活動的真實感受。學生寫到:如果每天都這樣上課該有多好鴨!同時,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了合作,學會了生活。

6、充分利用了“校園之星”的評比的活動,激勵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不斷上進。本學期評出了5位“校園之星”,她們都起了模範帶頭作用。

7、繼續培養班幹部。本學期改變以往讓優生當值日班長,從同學當中選出了五名調皮生,來擔任值日班長,帶領得好將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要求他們將部分方面工作情況向班長匯報,班長做好記錄,存在的問題一起商量,可以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就報告老師,由老師處理。每天班長向老師匯報當天班上發生的事情,並要求班幹部要發揮模範作用,與老師一起把班級管理好。

二、抓好讀書教育活動

1、繼續開展 “書香班級”主題教育活動。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積累好詞、句、段的活動。激發孩子讀課外書的興趣,逐漸培養讀書的好習慣。本學期人均讀了4本書,至少寫了4篇讀書筆記。學生在博覽群書中提高了語文能力。

2、充分發揮了班上“天高任我飛”、“讀萬倦書,行萬里路”評比欄的作用。針對學生的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進行了評比,並每周都評出了“班級之最”和“先進小組”。由於學生好勝心強,這樣充分調動起了他們的積極進取之心。現在已經是一片紅彤彤的豐收景像。

三、做好了尖子生的培養工作 您現在閱覽的是,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教學中,我既要培養優生,又考慮到了學困生,著重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側重於補缺補漏,培養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能力,做到活學活用。 

盡力挖掘了學生的課外興趣,並培養學生的特長,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競賽,在活動中都取得了好成績。在校“藝術展”上獲得“美展”總分第一名,“文藝展演” 獲得第二名,“我健康,我快樂” 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四、做好了學困生轉化的工作。

對待學生,原諒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每天都抽出休息時間(中午和放學後的時間)來“補差”。並開展了“一幫一”活動,讓優生幫助學困生,促進了學困生的進步。使每個學生都瀟灑,快樂地度過了每一天並能把知識都牢固的掌握住了。

五、認真做了好家訪工作

我與家長經常溝通,建立了密切聯繫,還增進了情感的交流。我班莊佳悅同學因年齡小、個子小,學習非常吃力,我接班後,平時注重多鼓勵和自信心的培養,並與家長取得聯繫。雙方面幫助,孩子有很大進步,家長也來表示致謝:我應該向李老師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對學生的教育不僅贏得學生對我的愛,也贏得了家長的信任、鼓勵和支持。班上的勞動工具壞了,家長主動捐獻勞動工具;班級的設備沒了,家長主動買;班級的評比欄,也是家長主動重做的。以上事實說明,家訪是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