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專業畢業論文下載

目前在氣溫嚴熱、豬病高發季節,養殖場須要高度重視豬病防控工作,把防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作為重點,確保發生疫情時,能夠及時診斷,及時處置,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做好防控豬病各項應對準備工作。防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關鍵是抓好免疫工作,免疫是落實“預防為主”防控方針的首要選擇,是防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有效措施。其主要措施如下:

3.1 做好豬場免疫預防

3.1.1 制定嚴格免疫程式

疫苗接種並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根據當地的疫情情況,制定適宜免疫程式,嚴格按程式接種,尤其要做好高致病性藍耳病、豬瘟、氣喘病、偽狂犬等病的預防工作。免疫程式可參照農業部發布的(《豬病免疫推薦方案》)。

3.1.2免疫接種時應嚴格按照操作

免疫接種時應嚴格按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技術規範》操作,並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必須選用經國家批准生產或已註冊的疫苗,以減少免疫接種產生的應激與免疫失敗的干擾。

3.1.3定期進行免疫抗體監測

定期進行免疫抗體監測,抗體水平不合格時,應儘快實施一次加強免疫。

3.1.4 配合使用免疫增強劑

免疫接種時可配合使用免疫增強劑或在接種疫苗前三天后四天添加抗應激藥物,增強免疫效果,防止疫苗免疫失敗。同時要求做到“一豬一針頭”,防止交叉感染。

3.1.5緊急免疫。

當發生動物疫情時,應對受威脅的豬進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緊急免疫。

3.2 全方位的落實生物安全措施,加強消毒工作

3.2.1防止疫情擴散

發生疫病時,要立即封殺疫區,隔離病豬,對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做到“不宰殺、不食用、不出售、不轉運”,防止疫情擴散。

3.2.2防止疫情擴散

堅持自繁自養原則,把好檢疫關。人們常說:抓好種豬檢疫工作,禁止引進病源豬,從根本上減少傳染源。

3.2.3做好消毒工作

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做好消毒工作。消毒是切斷疾病傳播和殺滅病原體的有效方法。由於有些病毒對普通消毒劑不敏感,消毒時應選擇新型、廣譜、刺激性較小的消毒劑,如用複方戊二醛溶液1:800倍稀釋進行環境、器具和空氣消毒,同時防止人員串欄。飲水消毒按1:3000倍稀釋。疫病暴發時,應提高消毒藥液的濃度,降低稀釋倍數,對疫區及疫區附近外部環境每天進行2次嚴格消毒,以防止本病擴散蔓延,對控制疫病的傳播能起到較好的效果。或選用最新研製的過硫酸氫鉀複合粉1:400倍稀釋,利用強氧化性及高酸性,對病原微生物,特別是病毒產生強大的破壞作用。

3.3 加強飼養管理,做好藥物保健,減少易感動物

3.3.1 改善飼養環境

豬場在夏天要做好防暑降溫,冬天應注意保溫,並保持豬舍乾燥,合理的飼養密度,降低氨氣濃度,建立良好的飼養環境,減少各種應激反應。

3.3.2 保證飼料質量

營養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豬的免疫功能、成活率、產仔率及生長速度。因此要積極推進規範化、標準化飼養方式,保持較高的營養水平,嚴禁飼餵霉變和劣質飼料,保證充足營養,增強豬群抗病能力。

3.3.3 進行合理的藥物保健預防

3.3.3.1 定期做好豬場殺蟲滅鼠工作

眾所周知,體內外寄生蟲能夠吸收豬體營養,傳播疾病,降低豬群的抵抗力,成為威脅畜禽養殖業最嚴重的病害之一。因此日常生產管理中要定期進行豬場殺蟲滅鼠工作,加強豬群免疫功能,提高飼料報酬,減少經濟損失。目前規模養殖場一般採用“四加一” 驅蟲模式,可選用 伊維菌素、芬苯達唑、莫西菌素等驅蟲藥進行定期驅蟲。

3.3.3.2 提高豬群健康水平和免疫抵抗力

根據豬場情況採用聯合用藥的方法,從母豬到生長豬進行系統的藥物保健。①懷孕和哺乳母豬。在母豬分娩前後各1周,切斷母豬到仔豬的垂直感染。可選的用藥方案,氟苯尼考500ppm加支原淨150ppm或金黴素300ppm。②保育仔豬和小豬群。仔豬斷乳前後1-2周,保育出欄前後的各1周(8周齡),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或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輔助性藥物,有利於切斷小豬群中個體之間疾病的水平傳播。也可選用氟苯尼考500ppm加利高黴素來增強仔豬的抵抗力,促進生長。③生長育肥豬群。在呼吸道疾病多發12-13周齡和17-18周齡,可選用氟苯尼考400ppm和泰樂菌素1000ppm交替使用。④同時在飼料中可添加抗應激藥物和免疫增強劑 ,如黃芪多糖、鹽酸左鏇咪唑可溶性粉,儘量減少應激導致豬群抵抗力下降而發病的機會。⑤飲水及飼料中添加葡萄糖、電解多維等,防止繼發感染。

4.小結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並沒有想像及傳說中那么可怕,養殖業者完全可以通過積極的防控措施,來避免疫情再次暴發,做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工作,不僅是保障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