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總結

學習型x建設穩步推進。出台了《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的實施細則》,啟動了學習型社市建設。舉行了第六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全市11萬人次參加。

五、兩支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

教師專業化發展確立了新格局。召開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會議,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關於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意見》,確立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市以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為主體,以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和班主任隊伍建設為兩翼的教師隊伍建設新格局。發揮骨幹教師引領作用,共評選市級骨幹712人;市級骨幹120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7人。骨幹教師數量比十年前翻了兩番,為全市教育質量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校際結對幫扶和支教工作有序開展。積極爭取市市優勢教育資源對我市部分農村校校開展幫扶,共有32所學校與市市優勢學校形成“手拉手”關係。選派骨幹教師37名到農村16所學校支教,為提升了農村地市教育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師教育工作成效顯著。依託“綠色耕耘”,完成 245名骨幹教師和40名高中英語教師培訓工作。完成第四期、第五期120名農村中國小教師研修培訓工作。開展80名教研組長、137名新任教師和252名信息技術教師培訓。完成國中教師104人脫產培訓。22名國小英語師資專科班順利畢業,213名英語教師參加國際英語教師職業資格培訓,30名國小英語教師赴加拿大培訓,教師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明顯增強。

人力資源得到有效整合。積極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師流動機制,對教師流動進行了疏導、規範。全年補充新教師219人,分流中國小教師68人,新評職稱390人,認定教師資格552人。

師德建設得到加強。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樹新時期形象、展教師風采”系列活動,通過主題徵文、演講和文藝演出活動,帶動了全系統教師形象建設的普遍提升,隗金枝等4人獲得市級勞動模範稱號。加強師德考核和機制建設,制定了教職工違反師德行為處理辦法,為解決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提供了制度保證。

幹部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合理調整校級幹部,最佳化了領導班子結構;強化了素質培訓,通過專題培訓和綜合培訓,提高了幹部的思想水平和業務指揮能力;加強管理,落實四項監督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幹部管理機制和氛圍。

六、標準化建設攻堅取得新突破

我們將抗震加固和標準化建設統籌考慮、捆綁實施,抗震加固的同時實施標準化建設,使校舍達到市頒辦學條件標準。捆綁實施後兩項工程共投入資金13.5億元,比分別實施的預算資金總額節約了4.09億元。

2011年是抗震加固任務是最重的一年,任務量是三年總量的一半,涉及30所學校的50棟建築,總計10.3萬平方米已全部如期竣工。校舍翻擴建項目已經完成了立項審批及財政評審工作。

完成了長溝中學、交道中學基本建設工程,岳各莊中學、龍門台國小等5所學校已經開工建設。

教師進修學校建設完成年初計畫。經過前期調研,完成了土地劃撥和工程設計方案,正在進行概算、招投標。

改善了學校醫療衛生環境,為學校新建醫務室72個並配備醫療設備;為79所中國小建設洗手池及消毒設施,全部工程提前一個月竣工驗收。

七、統籌兼顧,推動各項工作全面發展

加強了校園安全工作。加強技防,為203所學校、幼稚園安裝探頭1500個,建設監控平台,並與市公安分局聯網。加強物防,為各類學校、幼稚園共配備警棍、防割手套406套,警用噴霧器和鋼叉203套。加強人防,配備專業保全406名。加強安全教育、檢查、評價和崗位責任制度建設,為提高學校安全保衛水平,維護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教育系統全年無安全事故,堪稱“平安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