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局2011年工作總結

2011年,我局以鄧小平理論、“xxxx”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和市第十次黨代會的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推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發展體育產業、加強機關建設等方面,全面完成了今年各項工作任務,切實做到大眾健身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舉,為我市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將2011年工作總結和XX年工作思路報告如下:

一、2011年工作總結

(一)努力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民眾體育蓬勃發展。

全民健身支部網路初步建立。我局改變以往民眾體育以條條為主的管理模式,突出社區和鄉鎮在民眾體育中的作用,積極做好體育進社區工作。截止目前,全市所有的街道社區、80%的鄉鎮都成立了文體活動站、體協等體育支部,大多數採用會員制的形式,將轄區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納入其中,體現了大家的事情大家辦,社會事業共同辦的指導思想,逐步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以社區、鄉鎮為主線,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為骨幹,以文體活動站為支撐的規範、有序的全民健身支部網路,吸引了更多的民眾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動中來。加快為民辦實事步伐,2011年新建全民健身路徑150條,其中城區120條,鄉鎮30條;新培訓二、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730名,新增老年體育會員單位3個。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已達400萬人,占總人口數的39%。湧現出一批國家、省級“體育先進社區”和“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我局還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民健身活動周優秀支部獎”。

民眾體育活動品牌影響逐步擴大。一年一度的元旦越野賽新增加以社區為單位支部的市民廣泛參與,虹口漂流活動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雙流舞龍、舞獅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大邑、崇州、彭州風箏活動也在向國際化賽事邁進。這些活動的開展,調動了民眾積極參與的熱情,同時也為企業的參與提供了商業平台,使傳統體育賽事影響逐步擴大。

青少年體育活動參與人數進一步增長。青少年學生參加傳統的“桌球活動月”、“百日游”、“排球活動月”、“田徑班級賽”、“三棋” (中國象棋、西洋棋、圍棋)、“足球”、“三模”(車模、空模、海模)等七大活動和參加41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日常活動的人數達1500萬人次,有力地促進了青少年素質的提高。

“非典”過後掀起全民健身新的高潮。“非典”對體育部門既是疫情,更是機遇。針對“非典”過後,民眾健身意識普遍增強,健身需求逐步增大的契機,我局積極因勢利導,開展各種健身活動。配合市級機關工委,培訓了180餘名廣播體操領操員,推動機關幹部和企事業單位職工健身活動;克服“非典”影響,啟動旅遊健身消費市場,支部了有省市主要領導參加的青城山登山活動;支部專業教練在公園、社區廣場向民眾免費培訓、推廣太極拳、太極劍等,培訓愛好者上萬人;新建成的“成都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面向市民開展測試服務,通過綜合評估,為測試者開出“運動處方”,指導民眾科學健身,截止11月,參加測試的民眾已達10447名,初步建成了我市市民健康資料庫。各區(市)縣體育行政部門也因地制宜,開展各具特色的體育活動,掀起了“非典”過後民眾體育健身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