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工程部工作總結

關鍵線路法在施工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套用最早的網路計畫技術是關鍵線路法(cpm)和計畫評審法(pert)。我們在abc施工區深基礎施工時,經認真研究,決定在地下一層頂板上立設mc480型行走式塔吊,一方面是得到了施工方案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也是總體進度計畫中關鍵線路所決定的。因為淺基礎砼結構必須在鋼管柱吊裝完成,並將與砼結構相連線的箱形鋼樑焊接固定後,才能進行施工。通過詳細編制的網路計畫不難看出,鋼管柱不安裝,就無法焊接箱形鋼樑,箱形鋼樑不安裝,淺基礎砼結構就無法繼續施工。因此,位於關鍵線路上的鋼管柱能否按時完成吊裝工作,直接制約到了整體砼結構澆築時間,所以,我們在進行整體施工部署時,決定先確保關鍵線路上的工序,將深基礎地下一層頂板上的apm軌道梁和零售橋結

構等次要工作安排在鋼結構吊裝完成後再行施工,從而確保了整體工程的施工進度。通過科學編制網路計畫所確定的關鍵線路,便於管理者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確保工期,避免盲目施工,同時可以更好地調配人力、物力,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生產計畫提供的是管理者的施工部署和決策思路,如何能夠確保計畫和整體部署按期進行,提高計畫的嚴肅性,減少網路計畫破網的風險,加強生產計畫的動態管理,加大檢查和監控力度是非常必要的。監控的內容是全方位的,從巨觀的施工部署到微觀的工序穿插,每一個環節都不容錯過。我們主要從以下四方面進行控制:1)以關鍵線路為線索,以網路計畫起止里程碑為控制點,在不同施工階段確定重點控制對象,指定施工細則,保證控制節點的實現。2)以總進度為依據,明確各個單位的目標,通過契約責任書落實分包責任,以分頭實現各自的分部目標來確保總目標的實現。3)在不同專業和不同工種的任務之間,進行綜合平衡,並強調相互間的銜接配合,確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強化工期的嚴肅性,保證工程進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誤。通過對各道工序完成的質量與時間的控制,達到保證各分部工程進度的實現。4)按總進度計畫的時間要求,將施工總進度計畫分解為季度、月度和旬度、周進度計畫加大監控力度和深度。

生產計畫的對比分析及糾偏控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動態控制過程。施工現場的條件和情況千變萬化,我們要及時掌握與施工進度有關的各種信息,不斷將實際進度與計畫進度比較,一旦發現進度拖後,要分析原因,並系統分析對後續工作會產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指定調整措施,以保證項目最終按預定目標實現。施工計畫的對比,主要是將計畫期內實際完成情況與計畫指標進行比較,找出差異。本工程計畫對比的主要內容是:計畫期實際完成及累計完成的工程量、工作量占計畫指標的百分率,計畫期實際參施人員、機械設備數量及生產效率等內容,以及計畫期發生的對施工進度有重要影響的特殊事項及原因。本工程施工進度控制計畫是採用網路技術,利用目前國內較先進的專用工程施工網路計畫程式進行編制的,因此,採取在網路計畫圖上畫前鋒線的方法進行計畫對比是最實用、最快捷的方法。

二、施工生產協調與工程分包管理:

工程部在狠抓生產進度管理的同時,積極為各分部和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