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執法監察室工作總結

在市紀委、監察局指導下及縣紀委、監察局領導下,按照中紀委二次全會、省紀委八屆三次全會、市紀委二屆三次全會和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的要求,緊貼我縣經濟中心工作,全面履行職責,認真開展好執法監察工作。現將全年開展執法監察工作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加大工作力度,落實好執法監察工作的各項任務

(一)加強和改進對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執法活動的監督檢查

為使我縣招投標活動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 督促行政主管部門完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行政監督機制,強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政府投資工程招投標活動的監管,規範建築市場交易行為,推進招投標制度建設。會同發展改革、建設等部門認真總結招投標統一平台和有形建築市場建設的經驗,積極探索廉潔、高效、公開招投標的有效形式。上半年我縣共進行招投標55個,其中公開招標25個,邀請招標30個,共涉及工程金額3399.4萬元,節約資金61.4萬元。簽定《工程廉政契約》55份。對在招投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建議2條。

(二)加強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會同安監部門加強對安全生產管理和生產單位的人員履行職責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促進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為防止事故背後有腐敗問題,積極參與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加強對責任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的監督。督促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大責任事故調查處理力度,規範和完善事故調查處理和責任追究工作的機制和程式。我縣與20個鄉(鎮)、重點部門和重點企業簽訂了安全責任狀,明確了政府的監管責任和企業的主體責任,形成較為完善的安全生產目標管理體系。XX年年至2009年4月全縣開展了地毯式隱患排查整治行動3次,排查隱患及時整改。

XX年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縣共發生工礦企業生產安全責任事故12起,死亡人數12人,經濟損失305萬元。現已結案3起,處罰罰金33.8萬元。在責任事故調查處理中,注重調查在事故中是否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失職瀆職或事故背後有無腐敗等問題。提出建議2條。

(三)對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工作落實情況監督檢查

我縣成立了城鎮廉租住房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和城市住房保障領導小組。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檔案。制定了《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城市住房發展規劃》、《XX—2010年度房改租金標準》和兩個配套辦法《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城鎮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城鎮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管理辦法》。把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問題,納入我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住房家庭建設規劃。

我縣2009年止建設廉租住房120套,投資1006萬元。廉租房建設工程嚴格按照招投標程式擇優選擇了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的企業開發廉租住房建設。提出建議2條。

(四)開展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情況專項清理工作

此次專項清理工作由縣監察局、國土資源局、財政局、建設局、審計局共同組織清理工作,共同對本縣轄區內XX年1月1日至XX年年月12月31日期間供應的所有建設用地供地情況、宗地供應前規劃情況、供地方式的合法性、供地過程的規範性、土地出讓金徵收、管理和使用情況、供地後宗地使用情況進行了逐宗清理。通過檢查存在著協定出讓宗地多,招標掛牌拍賣出讓宗地少;檔案管理不規範,部份檔案無編號或部份檔案資料不齊全的問題。提出建議3條。

(五)加強政府採購工作的監督檢查

督促行政主管部門:一是完善採購制度,規範採購程式。建立和完善我縣政府採購配套制度,逐步實現政府採購的法制化、透明化、規範化管理。二是規範操作。進一步擴大政府採購範圍和規模,使採購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從源頭上得到控制,有效地防止採購資金的監督失控。通過對政府採購工作的監督檢查,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提高採購活動的透明度,促進了廉政建設。提出建議2條。

(六)對“6·3”地震恢復重建項目工程質量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瀾滄縣“6·3”地震恢復重建項目工程和資金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民房恢復重建項目,資金總額為450萬元。其中恢復重建410戶。實際撥付民房恢復重建資金69.1萬元;修復加固1500戶,實際撥付民房恢復重建資金380.90萬元。另一部分是公共設施項目,資金總額為275萬元,其中衛生監督所綜合樓項目120萬元;縣中醫院醫技樓項目95萬元;縣第二中學學生食堂項目60萬元。通過對“6·3”地震恢復重建項目申報、審批、實施、變更及驗收情況、款物補助發放卡簽字認可情況、恢復重建的基礎和公共設施項目管理情況、恢復重建資金管理情況等進行檢查,督促民房恢復重建項目實施鄉鎮及時報帳,進一步完善報帳手續;督促恢復重建項目實施單位及時辦理工程竣工結算,做好相關資料的歸檔和整理;建議項目建設單位和項目監管單位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督促檢查,確保建設項目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

二、執法監察工作中困難和問題

(一)執法工作範圍廣、領域寬、任務重、人力少,造成顧此失彼的現象。如項目資金檢查,項目多、資金大,不可能逐一地檢查,只能靠單位自查,自查又不能實事求是地反映和揭露問題,導致檢查流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