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協會工作總結

2010年,在省郵協和市郵政局黨組的領導下,在各級黨政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莆田市集郵協會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集郵工作,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集郵的正確方向,堅持集郵的普及與提高,堅持集郵“三個服務”的宗旨,藉助社會各界的力量,團結廣大會員和集郵愛好者,在社會多元文化發展的競爭態勢中,堅定信心,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紮實工作,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集郵活動,不斷提高集郵水平,保持集郵旺盛的生命力,滿足集郵者日益增長的集郵文化需求,努力完成上級教育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較的成績。

一、集郵影響在持續的集郵宣傳中得以不斷擴大

一年來,莆田市郵協與各縣區、基層郵協按照按照全國集郵聯及省郵協確定集郵宣傳主題,結合我市實際,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集郵活動以及通過電視、網路、報刊等各種傳媒手段宣傳集郵文化,擴大集郵社會影響,營造集郵氛圍。

1、2010年6月18日,福建省首套全方位展示福建經濟建設成就的郵票——《海峽西岸建設》特種郵票與普通郵資封發行,我們在市區中心最繁華的步行街古譙樓前舉辦首發式。首發式熱烈隆重,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與500多名各界人士、集郵愛好者和學校師生參加,新聞記者雲集現場,形成了極好的社會影響。

2、2010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縣發生芮氏8級地震。 5月15日,市郵協藉助“莆田集郵網”,呼籲全市集郵愛好者向災區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受災同胞共渡難關。並積極協助市郵政局設計刻用兩枚“抗震救災”宣傳戳兩枚、聯體郵戳一枚,用郵戳來呼籲集郵愛好者和社會各界奉獻愛心,與受災同胞共渡難關,早日贏得抗震救災的勝利。受到市委、市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賞。

3、今年我們加大了集郵在全市的宣傳力度,首先結合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軍營文化的開展,抓住一切時機舉辦集郵展覽、集郵徵文、新郵評點、集郵講座等多類型的活動。在與其他文化形式的融合中,宣傳集郵、突出集郵。

4、根據全市集郵發展的需要,先後39次抽調市集郵講師團成員,深入各縣區、基層郵協,深入機關、街道、學校宣傳集郵文化普及集郵知識。

5、繼續加強通過輿論媒體擴大宣傳。今年在全國、省內外各報刊發表的集郵的文章,據不完全統計:《湄洲日報》12篇、《中國郵政報》5篇、《中國集郵報》2篇、《集郵報》5篇、《莆田學院報》6篇、《莆田晚報》20篇、《福建郵花》4 篇、《集郵簡訊》15 篇,莆田市電視台報導5次。加大了在各郵刊郵報上宣傳莆田集郵的份量。同時,發動集郵愛好者撰寫郵文,保質保量辦好郵協會刊《湄洲郵苑》

6、繼續發揮網際網路和電腦逐步普及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市級集郵網“莆田集郵網”的建設與管理,加大在網路上宣傳集郵的力度。

二、集郵氛圍在頻繁的集郵活動中得以日益加深

一年來,莆田市郵協與各縣區、基層郵協注重配合國家重大事件、結合地方或單位大型活動以及郵政與集郵業務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集郵活動,既宣傳了集郵文化,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6月18日,為配合《海峽西岸建設》郵票、郵資封在莆田首發。市郵政局、市郵協聯合在市區文獻路步行街古譙樓上舉辦“媽祖文化集郵展覽”。郵展特邀請山東省版畫家、2010年鼠年郵票設計家於平先生、任憑女士攜帶他們以兩年多時間傾力創作的《媽祖聖跡圖》百米長卷,與與莆田集郵者編排的郵集6部,20個展框一起展出。

2、9月23日,2010年莆田市全國科普日活動開幕式暨福建省科普巡展老區行啟動儀式在仙遊縣金石中學舉行。市郵協組織了8部25框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為主題的郵集參與活動。

3、9月23日至10月23日,為慶祝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進一步普及集郵文化, 推進集郵“五進”和校園“三進”活動的開展。市郵協與團市委、市教育局、市郵政局、市郵協聯合舉辦的“第十屆集郵巡展”。巡展歷時一個月,將在8713部隊、荔園小區、南門社區、笏石鎮以及16所中國小展出,共有近五萬人次參觀郵展,受到所經單位領導高度重視和支持,受到廣大幹群、官兵和師生的歡迎和讚賞。收到了極好的社會效益。

此外,市郵協還經常促進市老年郵協、大中專集郵聯、各縣區、學校郵協結合各區域內的各種文化活動,從集郵與多種文化活動結合,與社會性的學習教育活動結合的角度入手,經常性地開展各種形式不拘、生動活潑的集郵活動。如仙遊縣郵協的小型集郵進社區、進公園半月展,鄉鎮、社區的集郵書畫展、集郵攝影展、集郵詩詞展等等。

三、集郵水準在遞增的學術研討和郵集編制中得到較好的提升

今年,市郵協在抓好集郵普及、集郵文化宣傳、鞏固集郵隊伍的同時,還注重下大力氣抓好郵集編制和郵學研討兩項工作,以期使莆田市集郵水準有所提升。

1、集郵學術研究在去年開始重振的基礎上,今年又有較大的進展。一批年輕的集郵者開始涉及集郵學術研究領域,初步開始改變莆田市集郵學術研究始終局限少數人的局面。今年年會和送省參加研討的論文共十多篇。其中送省研討3篇,陳國榮的《對笏石對剖票研究過程的探討》一文獲得三等獎。同時,復刊後的會刊《湄洲郵苑》也為莆田的集郵研究和集郵宣傳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相互研究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