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公司財務部工作計畫

8.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對所屬部門、工作崗位均實行規範化管理,使每個員工人人肩上有壓力,心中有藍圖,前進路上有方向,工作行程有目標。各個部門均要制訂周工作計畫、月工作計畫。並要制訂切實可行的考核方案,跟蹤考核,以利提高。

(1)建立和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以狠抓管理制度落實來帶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是要建立和健全各項管理基礎工作制度,促進企業管理整體水平提高。企業內部各項管理基礎工作制度,包括:財務管理制度、財產物資管理及清查盤點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根據各項管理制度的基礎工作的要求,實行崗位責任制,規定每個員工必須做什麼、什麼時候做、在什麼情況下應怎么做,以及什麼不能做,做錯了怎么辦等細則。這樣,每個崗位的每個責任者對各自承擔的財務管理基礎工作都清楚,要求人人遵守。通過實施這些制度,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整體水平。

二是建立和健全自我約束的企業機制,確保企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嚴格審核費用開支,控制預算,加強資金日常調度與控制,落實內部各層次、各部門的資金管理責任制。儘量避免無計畫、無定額使用資金。

三是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管理的客觀要要求,嚴格執行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會計監督。落實企業內部責任。建立內部責任會計制度,對各部門的經營收益、成本費用、部門利潤進行分別核算。使

各部門對自己的任務、目標做到心中有數。這對於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努力做好做足生意,節約費用開支是有促進作用的;建立一套內部的約束機制,在內部制度中明確規定各部門的權力責任,做到分級負責、職責分明、相互制約。會計監督。會計監督不單純是對一般費用報銷的審查,而應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從企業的經營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費用開支、收入實現,一直到財務成果的產生。嚴格按照制度辦事,正確核算,如實反映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維持投資者權益,強化會計監督職能,保證制度的落實和有效執行。

(2)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執行力。

企業的執行力決定企業競爭力,執行力,就個人而言,就是把想幹的事乾成功的能力;對於企業,則是將長期戰略一步步落到實處的能力。執行力是企業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好的執行力,當企業的戰略方向已經或基本確定,這時候執行力就變得最為關鍵。戰略與執行就好比是理論與實踐的關係,理論給予實踐方向性指導,而實踐可以用來檢驗和修正理論,一個基業常青的企業一定是一個戰略與執行相長的企業。提高執行力的具體措施:

首先,要設立清晰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進度表:這個目標一定要可衡量、可檢查,不能模稜兩可。再者,目標一旦確定,一定要層層分解落實。

其次,找到合適的人,並發揮其潛能:執行的首要問題實際上是人的問題,因為最終是人在執行企業的策略,並反饋企業的文化。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中特別提到要找“訓練有素”的人,要將合適的人請上車,不合適的人請下車。

其三,修改和完善規章制度,搭建好組織結構:企業做大之後,只能通過規則來約束,規則是一個組織執行力的保障。“pdca循環”說的就是制度制訂與執行、檢查和績效四者間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