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學校師德師風大討論策劃方案

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教師是關鍵。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需要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最佳化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更需要教師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根據市教育局《關於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活動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做好師德師風大討論的各項工作,對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大討論活動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當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造和諧校園為要求,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為重點,造就一支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二、大討論活動的重要意義

1.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活動是教師職業特點的內在要求。

師德師風是指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中,思想和行為所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行為規範,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中華民族素有崇尚師德,倡導師德的優良傳統。師德是中華優良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優良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宋代思想家、教育家胡媛說的好:“治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者在教化。”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個性修養、道德情操都會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教育過程中,都會感染被教育者。葉聖陶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教師既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引導受教育者健康成長的靈魂工程師,直接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高素質人才的任務。其綜合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水平的高低,不僅關係到能否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關係到黨和國家教育路線、方針、政策能否貫徹執行,同時還將關係到能否培養出全面發展的跨世紀人才,關係到社會道德風尚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水平。

2.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活動是現實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我國現在的主要任務。經濟振興的關鍵在科技,科技進步的根本在人才,人才培養的基礎是教育,而發展教育的主導力量是教師。美國專家指出:在對未來的高科技的挑戰中,只有教師才能最終實現我們設計的藍圖。要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呼喚著具有更高素質、更高師德的教師隊伍。如何保持自身權威,承擔更加豐富的職業角色,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是必不可缺的路徑選擇。

3.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活動是教育工作者肩負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教師是自奴隸社會以來與學校共始終的一種古老而永恆的職業。天下不可一日無政教,人類不可一日無教師。在綿延幾千年的社會發展歷史中,教師是人類科學文化承上啟下的橋樑和紐帶;是“創造未來人”的“特殊雕塑家”。他肩負著傳播文化、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的重大使命,為人類文明、社會進步、文化科學發展、人才成長建立了不朽功勳。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言:“教師是克服人類無知和惡習的最活躍、最積極的成員,是過去歷史上所有崇高而偉大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間的中介人,是那些爭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神聖遺訓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節……他的事業,從表面上看來雖然平凡,卻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業。”教師的事業直接關係到個人和祖國、民族的未來,這必然要求教師是德行高尚、學識淵博、時時處處能起表率作用的優秀人物。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學校的教育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它與現代化建設能否順利進行,與中華民族復興能否勝利實現都休戚相關。因此,是否具備高尚的師德師風對於一個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來講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