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動方案

2、國旗下講話:誠實守信,從我做起。

六、活動要求

1、各年級、各班級要根據學校的活動方案,結合本年級、本班的實際,制定好本年級、班的活動方案,並開展卓有成效的活動。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各班級要樹立以月促年,常抓不懈的思想,在活動月結束後,對此項工作繼續予以高度重視,抓長期,長期抓,建立起長效機制。

3、活動期間,將結合開學工作,學校對各年級、班級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活動結束後,各班要及時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書面總結材料上交校政教處保存,做好資料整理。

七、活動的預期成果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是貫徹《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通過活動使全體教師增強“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歷史責任感,讓全體學生真正有所觸動、有所感悟。幫助青少年學生,充分認識我們民族的歷史和傳統,深入了解近代以來我們民族的深重災難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英勇鬥爭,深刻理解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性進步和光明前途,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愛國情感,激發報國之志。

講稿

弘揚愛國主義立志為國進取

愛國主義,這是一個多么光輝的字眼。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傑,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學偉人,有多少文學巨匠為它而拼搏,為它而奮鬥不息!

大家都熟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他牢記母訓“精忠報國”,帶領岳家軍,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馳騁疆場,威震敵膽,擊退敵人的一次次進攻。南宋末年,宋朝江山土崩瓦解之際,文天祥奮起衛國,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他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詩句,表達了他的愛國之情和誓死不屈的決心。

古羅馬有一位叫馬塞爾的英雄,當祖國遭受敵人的侵略時,他帶領人民奮勇殺敵,在戰鬥中不幸被俘。敵人威脅他如不投降,就把他燒死。面對窮凶極惡的敵人,馬塞爾臨危不懼。他慷慨陳辭:“為了祖國免遭強盜的蹂躪,我即使葬身火海也在所不辭。”馬塞爾的生命被火神吞噬了,可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激勵著羅馬人民努力奮鬥。

正如俄國偉大評論家車爾雪尼夫斯基所說:“愛國主義的力量是多么偉大呀,在它的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就連人本身又算得了什麼呢!”

讓我們看看,從解放戰爭中的董存瑞到抗美援朝中的黃繼光、邱少雲,從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獻身的英雄到新長征途中的雷鋒、王傑,他們哪一個身上不閃爍著愛國主義的爍爍光芒?就說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吧,他立志為祖國、為人民摘取那顆數學桂冠。在“文革”期間,棍子向他打來,帽子向他扣來,這位向“哥達巴赫猜想”進軍的人,躲在一間僅十平方米的陰暗潮濕的房子裡,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不屑的奮鬥,默默地夜以繼日工作著。“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幾年的汗水,換來豐收的碩果。一位外國科學家看了陳景潤的工作成果,驚奇地喊道:“他移動了群山!”是的,他為祖國和人民搬動了受欺挨打、積弱百年的群山,為祖國贏得了崇高的榮譽。